华为很多项硬件设施制造都放在了全球化产业链,通过全球化分工合作的方式,实现业务的长期发展。
只是这种常态化的分工合作,变成了需要自力更生,完成众多业务的自主性布局。好的一面是华为已经迎来了转变,自主性持续增强,5G、手机业务、操作系统等等均实现破冰。华为获得了怎样的破冰表现呢?华为全球化分工部署会迎来改变吗?
华为作为国际科技巨头,发展全球化是没有问题的。华为大部分的营收都来自国外市场,真正的科技巨头不会局限在单一的市场阵地。就像华为每年从欧洲,亚洲及非洲等国家地区持续获得百亿,千亿的营收额,助力华为加大研发投入,保障科研人员安心做研究。
可是市场规则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华为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走到现在。余承东表示,华为太相信全球化分工了,所以被现实打脸了。
虽然全球化分工很重要,但也必须提高自主性,把核心,重要的产业规划,技术掌握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从可控的技术去发展全球化,这样一来就不会受到规则过多的影响了。好在华为及时调整布局,接连破冰,华为获得了怎样的破冰表现呢?
5G方面,华为状态表现良好。
中国在5G标准必要专利申请占比世界第一,拥有1.8万件专利族。能有这样的数据成绩,华为是功不可没的,华为凭借6583件5G必要专利排名世界第一。
这几项成绩的背后反映出华为5G强大的影响力和实力,除此之外华为5G获得了超100份商用合同,3000份ToB订单。
任正非说过,华为5G领先世界两三年。现在来看华为此言不虚,华为已经开始收取5G专利费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收益。
有外媒因此表示,对于华为,该收手了。西方国家选择自建5G网络,放弃华为的5G解决方案,因此面临巨大的5G建设成本压力,延长5G网络建设时间。
美国拆除设备好几年还只是停留在喊口号阶段,英国延迟拆除设备,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更好的5G通信设备供应商。
如果不收手,继续一条路走到黑,对华为5G发展根本不会带来什么影响。这么多的专利掌握在华为手中,就算拆除设备,只要发展5G就无法避免向华为缴纳5G专利费。
其实该收手的不仅仅是5G,手机业务和操作系统方面,华为同样实现了破冰。
华为手机解决了供应链的难题,产能状态变得越来越好。操作系统有鸿蒙撑起未来,系统已成,生态稳步发展。基本上不会再像过去一样,过度依赖全球化分工合作了。
换个角度想,出现这样的局面还得“感谢”西方,及时跳出舒适区,意识到自主技术的重要性,打破“买办思维”不切实际的幻想。
华为全球化分工部署会迎来改变吗?华为今时不同往日,尽管同样在发展手机,5G等业务,可是这些业务都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华为接二连三成立了二十个军团部门,对应二十个市场领域。
每一个都是基于自主性发展原则,实现自力更生,持续前行。这种发展情况下的华为会迎来全球化分工的改变吗?答案是肯定的。
可以发现华为目前大力发展的创新业务对国外硬核技术需求没有那么高了,华为入局汽车市场却不造车,估计就是为了避免受供应链限制,影响将来的发展。
华为仅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根本不需要考虑供应链的问题。同时华为大力布局软件产业,发展操作系统,万物互联,这些同样不会被国外规则束缚,有很大的独立发展空间。
5G就更不用说了,作为世界第一的5G必要专利持有者,华为收取5G专利费理所应当。三星,苹果等国外巨头该交的专利费一分都不能少。
总的来说,华为全球化分工部署会迎来改变,这种改变有利于华为发展独立自主的创新业务,塑造长远的未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华为会放弃全球化,反而会坚持全球化发展。
只是和以往不同,华为会推进自主业务的全球部署。等合适的机会到来,鸿蒙可能会走向全球市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技术也有可能遍布世界各地。
外媒表示对华为该收手了,持续下去对国外供应商没有好处。有多少国外巨头失去了做大客户市场生意的机会,只可惜一切已成定局,华为不再是当初的华为了。
华为加大自主性较强的业务发展,5G、手机、操作系统、智能汽车还有二十大军团业务部门等等,这些业务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华为拥有自主决定未来的掌控力。相信华为还会诞生出更多的独立性业务,迈向未来。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和转发。
因为已经用上美国芯片
华为5G领先 ,自己的手机却用不上,来解释下[汗]
等待华为的新5g手机
鸿蒙os,简直是个奇迹[点赞]
布局全球
继续嗨搏情怀带节奏,收割一个是一个。
我决不买华为的手机,一分钱也不买,就这样。
华为由全球分工转化为全国分工
5G专利不是小米第一吗?
支持华为,是国人的责任。
支持华为,用高通4G骁龙芯片自研国家手机
没机会了。现在不是华为一个人的事,现在是国家队搞信创。IBM,思科,oracle这些早晚全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