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会公正日反思:挑战不公与构建新秩序的可能

远年评世界 2025-02-21 06:40:13

自2009年起,每年2月20日被定为"世界社会公正日",旨在呼吁消除社会排斥、贫困与失业,推动全球公平。然而,若不对主导世界的强权、反人民与环境正义的势力提出根本性质疑,所谓"国际社会公正"不过是空谈。

军备与剥削:全球秩序的悖论当前全球最大单项开支并非民生,而是用于人类自我毁灭的军工业与监控系统——年耗近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独占半数。这些资金助长战争、暴力与镇压,巩固寄生性资本与专制政权的统治。从伊拉克、巴勒斯坦到拉美、非洲,军事干预与监控网络编织的"全球秩序"正加剧不平等与压迫。

南亚困境:发展幻象下的裂痕以孟加拉国为例,尽管独立战争的目标是建立社会公正,但战后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差距扩大,环境破坏与族群矛盾加深,形成"可持续贫困"。印度与巴基斯坦同样深陷不平等泥潭:少数超级富豪与全球最庞大贫困人口并存,国家权力日益军事化,民众权利遭系统性剥夺。

霸权阴影下的世界图景美国特朗普上台后,全球紧张升级,帝国主义扩张引发战争隐忧。在巴勒斯坦,以色列的殖民占领与种族清洗已致超4.5万人死亡,而肇事者不仅未受追责,反获美国支持。尽管如此,全球多地爆发大规模抗议,从美国校园到犹太社区,反对战争与压迫的声浪形成真实跨国团结。

未来的四种可能面对危机,人类或面临四种前景:

法西斯化:以美国为首的单极霸权极端化;多极竞争:权力中心分化博弈;持续角力:变革力量与旧秩序长期拉锯;革命性重构:全球秩序根本性转变。

环境运动:变革的新生力量气候危机正使环保运动成为挑战现有秩序的重要力量。结合反战、反帝与平等诉求,这些运动孕育着建立全球社会公正所需的"人民国际主义"。然而,本应捍卫正义的国际机构屡屡向不公妥协,凸显自下而上斗争的重要性。

实现社会公正需各国人民在本土开展切实斗争,同时构建跨国团结。正如孟加拉国经济学家阿努·穆罕默德所言,面对资本主义疯狂与环境崩溃,这种团结是人类存续的迫切需求。

0 阅读:0

远年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