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德·特朗普深谙谋略。他正试图在加沙、乌克兰和格陵兰(GUG)这三个看似毫无关联的阵线上同时攫取经济、战略和政治利益。虽然这些地区看似互不相关,但深入分析可发现其中贯穿着共同逻辑,折射出特朗普及其代表的美国统治精英阶层秉持的战略、军事和政治目标驱动下的全球观。与前任不同,特朗普表现出避免直接军事冲突的倾向,同时寻求在准战争状态与和平时期都谋取利益。

这三个目标最显著的共性在于获取珍贵自然资源(尤其是稀土元素)带来的经济与战略利益。这种关键矿物几乎应用于所有先进技术领域:半导体、手机、计算机、平板、显示屏、硬盘、电池、风力涡轮机、燃料电池、核磁共振仪、X光机、导弹和战斗机,其应用范围之广可谓无所不包。稀土是当今经济的命脉,失去这些资源世界将陷入停滞。
中国在1980年代美国稀土产业因监管趋严衰退后,通过战略投资稀土技术和生产,成为全球主导者。如今中国不仅掌控着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还拥有该领域75%的专利。所有境外稀土矿(除个别例外)都将原料出口至中国进行加工增值。北京由此形成对华盛顿的卡脖子优势,而特朗普正寻求打破这种垄断,获取替代性稀土来源势在必行。
格陵兰岛巨大的稀土储量自然成为各方(尤其是美国)的焦点。控制该岛稀土矿可使美国在这场关键原材料竞争中占据战略优势。这一目标对华盛顿尤为重要,因为部分格陵兰政界人士将中国投资视为创造就业、经济发展乃至脱离丹麦独立的机遇。

特朗普对格陵兰的兴趣还涉及强化战略军事基地。美国现有的皮图菲克太空基地(2023年初由图勒空军基地更名)是其在北极军事行动的要塞,扩大在该地区影响力有助于遏制俄罗斯野心。随着冰盖融化和新航道开辟,北极正成为军事经济竞争的新边疆,使格陵兰成为美国制衡中俄的重要资产。
在加沙地区,东地中海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已成为焦点。这些资源对以色列的经济发展和美国能源安全利益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确保获取这些资源,可能成为华盛顿战略考量的关键。加沙还能完美融入美国不断扩张的军事网络,为其中东战略影响力提供安全据点,使华盛顿得以加强对动荡地区的监控,遏制敌对势力,并依托设施完备的基地获得关键军事支持。

加沙计划或许仅是谈判策略,但它巩固了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极右翼犹太支持者阵营,增强了他们在各自国内的地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加沙言论引发了法律、道德、伦理和政治争议。历史表明,接管敌对领土的计划往往适得其反(如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惨痛教训),但这无碍其支持者将此举视为"交易大师"的魄力展现。
乌克兰与格陵兰相似,34个稀土矿床中拥有22处。特朗普提议通过促成和平协议获取价值5000亿美元的稀土资源,这体现了其"美国利益至上"的交易型外交观。此外,乌克兰作为俄罗斯输欧天然气的关键过境国,在全球能源格局中举足轻重。控制乌克兰意味着在欧洲能源市场掌握巨大经济杠杆。特朗普戏剧性转变对乌策略——拒绝基辅加入北约的诉求,同意与普京谈判停战——曾令欧洲领导人困惑不已。但无论如何,美国仍将是该关键地区的重要地缘玩家。
乌克兰正滑向"永久战争"深渊,这令地产大亨出身的特朗普难以忍受。其商业本能驱使他寻求速战速决,达成最优交易——即前文所述对乌克兰稀土的索取。此举可与格陵兰资源形成互补,助力美国摆脱中国掣肘。该协议还将确保华盛顿对基辅的持续影响力,这其实延续了卡特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1998年《大棋局》中阐述的战略构想。

即便特朗普的GUG战略仅获部分成功,也将显著提升其国内外声望。通过提出领土控制或深度介入方案,特朗普将自己塑造成具有全球视野(尽管存在缺陷)的果断领袖形象。将美国干预包装为"稳定力量"的叙事策略,可将公众注意力从国内问题转向国际舞台,强化民族主义议程的选民共鸣。这位争议总统究竟会将其野心推行到何种程度?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