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中国汽车安全

新汽车 2025-04-01 11:35:50

作者|杨 璐编辑|李国政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进入中国的第50个年头,康明斯还在做着巨大的转变。

2025年3月25日,武汉的樱花簇拥开放。作为献给在华50周年的礼物,康明斯当天在位于武汉的东亚研发中心,发布了50个着眼于零碳战略的行动项。

1975年,带着大马力柴油发动机,康明斯进入中国市场;50年后的今天,全球能源迈向更低碳、绿色的发展道路,康明斯也积极求变。

“创新是康明斯的DNA,我们一直在积极助力中国用户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我们的零碳战略旨在实现净零碳和可持续未来,而康明斯在中国的运营正在为这一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康明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荣湛宁(Jennifer Rumsey)表示。

2024年,康明斯在华企业销售收入达65亿美元。至目前,康明斯在中国取得诸多创新成就,中国是其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随着新能源在汽车行业催生新的需求,康明斯也在中国续写新的能源故事。

多能源技术创新

在研发领域,康明斯将在中国继续推动多燃料发动机平台发展,涵盖柴油、天然气、氢气,并探索甲醇等低碳、零碳燃料。

产品技术升级包括:

康明斯Accelera(零碳品牌)新一代高压燃料电池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更⾼的电堆功率密度和氢安全。另外,新一代本地化电解水制氢技术具备更⾼的电流密度、更低的初始成本。

这两款产品已投入使用。康明斯中国Accelera总工程师纪光霁介绍,目前装配氢燃料电池的公交、渣土车和牵引车已大量投入运营,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超1800万公里。“当下搭载康明斯燃料电池的公交车,氢耗实现了5.4kg/100km的成绩。”

零部件方面,如氢气喷嘴、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电动增压器、700Bar高压存氢系统、电解槽零部件等,均有进化。另外,还有多款主驱多合一功率电子产品、电驱桥、中央驱动电机解决方案。

数字化方面,通过数字孪生及人工智能辅助设计,实现发动机定制化精准研发,依托妙算大数据算法,对发动机进行实时优化。而且,大模型与传统诊断工具服务流程相结合,可远程诊断并提供智能化服务。

过渡技术方面,康明斯混合动力链技术采用P1、P2、P4等不同的混动架构,将传统矿山大马力发动机与电动技术结合,能提升动⼒性能和燃油效率,在运行项目实现约20%的节油效果。同时,还有微电网能源集成管理能力及本地化储能技术加持,让能源系统更灵活可靠。

混合动力是康明斯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近期,康明斯和长城商用车在Hi4-G超级混动系统下实现减碳环保方面,达成了技术合作。康明斯表示,对过渡技术要持续地投入,但难点在于,当前如何对现有核心产品和过渡技术研发进行资源分配,如何确保在各个细分市场都能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紧跟客户需求变化,及时了解市场,是当下一大挑战。

在此过程中,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康明斯在全球的第二大技术中心,它从“在中国为中国”走向“在中国为全球”。

设立近20年来,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参与了中国商用车市场产品应用和标准定制,为中国道路运输、工程设备、矿山、船机等各行各业,注入多元化动力。

目前,部分氢燃料电池示范车在上海投入使用。康明斯在柴油和天然气领域打造的成熟供应链,可以运用在氢燃料发动机产品上。

该中心总经理石磊表示:“不久的将来,我们在氢能源领域不光有氢燃料电池产品,还有氢内燃机产品将投放市场。”

减碳在中国

“对康明斯而言,2024是转型的一年,我们在推进零碳战略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创纪录的业绩。”荣湛宁在2024年财报会上说。

康明斯已经把减碳理念贯穿到整体运营。

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通过太阳能光伏项目、优化测试台架后处理装置、提升空压机和工艺循环水系统效率,电力测功机能量回馈、预处理系统低温清洗以及空调系统优化等措施,实现显著的减排效果。

节水方面,具备工艺循环水系统的智能管理、雨水回用项目以及水泄漏治理项目,这些举措有效减少了水资源浪费。

降废方面,则实施了废水浓缩装置、取消喷漆前处理工艺、废水再利用项目、数字化循环包装管理系统、危险固废减量措施、废弃活性炭回收再利用、再制造技术、减少生产线辅助材料使用、切削液浓缩以及减少VOC排放等项目,显著降低了危险废物的产生和处理成本。

此外,康明斯还通过一系列社区回馈项目,推动节能环保。其中,水资源保护项目让社区一年内水效益超过80万吨,1.3万余人次受益。

面对智能化与低碳化的双重转型,康明斯需要更紧密地跨行业协作。

这次发布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东风汽车、北汽福田、陕汽、柳工、江淮、北方股份、徐工、临工等主机厂相关负责人来到现场,共同纪念康明斯入华50年,并探讨零碳的未来。

半个世纪以来,康明斯见证了中国经济腾飞。

康明斯副总裁、康明斯中国董事长石内森(Nathan Stoner)介绍,最初,康明斯是将产品许可授权给中国本土企业生产;上世纪90年代,在重庆、湖北襄阳等城市设立合资企业,逐步拓展业务版图,同时将全球产品线引入中国,实现制造与供应链本土化。

从最初产品引进,到当下本地化研发与制造,康明斯在中国走过了“三部曲”——从全球到中国、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全球。

东亚研发中心自2005年成立以来,也经历了3个阶段——从产品本地化,到技术本地化,再到人才本地化。2010年后,该中心逐渐加大投入,开发既符合中国客户需求、又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品。

50年来,康明斯与东风汽车、重庆机电、陕汽集团、北汽福田、柳工集团和江淮汽车等中国商用车企合作,组建了6家发动机合资厂。这些合资厂可利用康明斯所有的全球技术平台,根据不同市场需求,为客户定制相应的产品解决方案。目前,康明斯24个发动机系列中,有19个在中国生产。

武汉发布会前一天,即3月24日,重庆康明斯举办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重庆康明斯是康明斯在华本地化生产的起点,是它在华最早的发动机合资企业。当天,重庆康明斯第33万台发动机下线并交付。

次日,东风康明斯也迎来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一台崭新的15N FE天然气发动机缓缓驶下生产线,这是东风康明斯第400万台发动机。

石内森(Nathan Stoner)表示,康明斯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推出更多满足中国市场独特需求的创新产品,并持续拓展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支持中国的碳中和目标。

0 阅读:2

新汽车

简介:有品质的汽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