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绍的两个字也是只有一笔之差,一个是“笔”字,另外一个是少一笔的“笔”字。
笔,读作bǐ(读音:比),繁体写作:筆
《说文解字》曰“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意为:笔,秦国称之为“笔”。字形采用“聿、竹”会义。
《说文解字》
“聿”是“筆”的本字。“聿”的甲骨文字形由表示抓持的“又”字和表示一小截竹管的半边“竹”字组成。整体字形表示手握竹管,即手执末端撮兽毛的竹管在写字。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又”(抓)和“竹”(笔)连写。
当“聿”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竹”另造“筆”代替,强调“筆”的竹子材质。籀文字形为“竹+毛”的组合,强调毛笔以竹管和兽毛为材料制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采用籀文字形。
简体的“笔”字少一笔,读作dùn(读音:顿)
据《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中解释,这个字同“囤”,指用竹篾、荆条等编织成的或用席箔等围成的存放粮食等农产品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