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6月某日,军委副主席叶剑英未事先通知,亲自前往探望朱德同志,意在就某事项征询其宝贵意见。
叶剑英抵达朱德家门口,下车后察觉到异样:身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朱德家门前竟无警卫,他能畅通无阻地进入院子,这让他满心困惑。
康克清走出屋子,见是叶剑英,便热情地领他进客厅。朱老总正读报,见状笑着起身,热情地与叶剑英握手。
叶剑英对进门时畅通无阻感到疑惑,便询问朱老总为何门口无岗哨,警卫何在。朱老总微笑回答,说警卫们今天都放假了。
康克清端着水走出,恰闻叶剑英询问此事,便笑着回应道:“没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叶剑英认为此事关系重大,持续询问放假缘由。康克清见状,便向他说明了实际情况。
今晚礼堂有文艺演出,朱德考虑到战士们日常忙碌且值勤辛苦,便决定今天下午让全体工作人员休假观演。连门口的警卫员也去了,故而暂无站岗人员。
叶剑英闻言,眉头紧锁,严肃地对朱德道:“老总,我得说你两句,这样做不行,要是有个闪失,那可如何是好。”
朱德微微一笑,摆手对叶剑英说,不会有事的,让工作人员稍微放松下也好,不必如此紧张。
叶剑英听后立刻站起,对朱德道:“朱老总,不管怎样,此举均不可取。这关乎中央,非你个人之事,你需对中央负责。”
朱德见叶剑英确是指向自己,脸一下红了,连忙保证下不为例,绝不再犯。叶剑英听后,情绪这才平复,重又坐下。
朱老总实为红军创立者之一,备受全军尊崇。叶剑英同为老帅,但在资历上,相较于朱老总,仍稍逊一筹。
然而,他勇于起身直言批评朱德,此举众人皆能理解,实则是出于对朱德的深切关怀,内心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确实如此,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安全保卫至关重要。朱德在受到叶剑英的批评后,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妥,因此诚恳地接受了叶剑英的指正。
两人一个勇于批评,一个虚心纳谏,这体现了他们的革命情谊。自革命战争初期,他们便携手合作,历经风雨,共谋大事,既是志同道合的战友,也是情同手足的兄弟。
鉴于朱德年岁已高且长期统帅解放军,叶剑英对他极为敬重。故而,尽管叶剑英敢于批评朱德,但朱德明白其善意,仍虚心接受了批评。
叶剑英拜访朱德,原因是毛主席与他谈话,提及需考虑接班人,要选能掌控大局且获各方认可的同志。叶剑英随即表示,他认为小平同志最合适。
毛主席听取汇报后点头赞同,表示大家的意见都是希望小平同志出山工作,这反映了小平同志的能力和品格得到了广泛认可。
毛主席吩咐他再去听听其他老同志的看法。于是,叶剑英亲自前往拜访朱老总,转达了毛主席的旨意,并诚恳地征求了朱老总的意见和建议。
朱老总认为,国家和军队亟需能掌控大局的人才,应尽早安排。他推荐邓小平同志,大家意见一致。这体现了开国将帅和元勋们胸怀祖国和人民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