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事故车可以做成一项专门的生意。
不仅如此,做这门生意的行业一哥博车网,甚至最近已经在推进赴港上市的事儿了。
残值生意2014年在北京成立的博车网,是目前唯一能够提供覆盖车源获取处置、评估检测、拍卖与配套服务、配件交易等事故车拍卖全流程全链条服务的事故车拍卖平台,也是当前中国最大的事故车拍卖平台。
根据2023年的交易数据,博车网当年拍出了大约10.8万辆事故车,占中国事故车拍卖市场31.3%的份额,在行业里排第一。
与此同时,它还是中国最大的机构二手车拍卖平台,以及第三大的B2B二手车拍卖平台。
博车网的事故车拍卖业务是怎么做的?
它是以中介平台的身份,重点与保险公司合作,以保险公司认定的全损车为主要车源,此外也会以租赁公司等其他机构的全损或报废车为车源,通过拍卖与配套服务将这些车卖给汽车修理厂、拆解厂等下游客户,从中赚取拍卖服务费、交易佣金,以及车辆检测、物流服务等增值服务费用。
事故车拍卖及配套服务业务是博车网的起家业务,也是其当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3年收入3.33亿元,占公司收入比达到64.22%,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2.18亿元,占比53.96%。
其二手车拍卖与配套业务也是建立在中介平台基础上的B2B模式,通过把经销商集团、主机厂、租赁公司以及汽车金融公司手里的二手车资源整合起来,拍卖给授权汽车经销商、独立二手车经销商等买家,并从中拍卖服务费、交易佣金、检测物流等费用。
这一业务在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为博车网贡献了21.68%、22.87%收入。
此外,基于行业资源与事故车供应商的诉求,它也会开展一些车辆经销业务,也就是从授权汽车经销商或租赁公司那儿进购一些受损的新车或者退役的二手车,然后用自家的销售渠道或是在线上卖掉。
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里,这一业务的收入权重也分别有12.11%、20.61%。
虽说其业务有一定多元性,但博车网的业务基石仍然围绕是事故车展开的。
十年盈利难事故车拍卖的生意好做吗?
从博车网的经营数据来看,似乎不太轻松。
2023年,其收入同比增长了33.55%至5.18亿元,但到2024年前三季度,由于核心业务事故车拍卖及配套服务收入同比下滑15.93%,公司收入同比增速大降至3.28%。
利润方面,2022年博车网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了1.8亿元,2023年虽有改善,但依旧亏损1.21亿元,直到2024年前三季度,在收紧销售费、管理费、财务费等费用开支基础上,勉强扭亏为盈至微薄的0.02亿元。
而博车网是一家已经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年且市占率大幅领先的龙头企业。但就是这样一家头部企业,其盈利表现却如此难看,可见这门生意并不是那么好做。
实际上,博车网的毛利率表现还是不错的,过去几年都能达到45%左右甚至接近50%。
然而其高毛利率并未转化为理想的净利率。
作为一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平台型企业,它在宣传、获客和销售团队建设上的开支不少,再加上建设线上平台和扩展线下服务网络所需的种种开支,以及激烈的行业竞争对利润空间的挤压,使得它的净利率表现压力山大。
增量与挑战未来,博车网要想保持并进一步扩大盈利,恐怕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
从有利的方面看,截至202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3.53亿辆,未来还有继续增长的空间,随着保有量增长以及汽车老化,全损事故车的规模理论上也会跟着增长。
作为在上游车源和下游买家资源都非常丰富的行业领头羊,博车网确实有望在全损车市场规模扩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不过,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目前,市面上的事故车车源主要来自于保险公司,特别是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这样的头部保险公司又占据了其中的多数。
如果这些头部供应商选择自建拍卖平台或者终止与博车网的合作,当然这件事当前并没有发生,但一旦出现,那势必将会对博车网的业务产生明显冲击。
另外,虽然事故车拍卖行业的前五大玩家合计占据了约56%的市场份额,行业的集中度看起来已经不低,但在互联网平台型行业中,即使前排玩家只有少数几家,竞争的激烈程度依然会很高。
还有一个潜在的限制因素需要注意。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更加普及,智能驾驶能力提升以及智驾率不断攀升,很可能带来整体事故率、全损率的下降,这对事故车车源规模的增长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制约。
这事故车的生意,令人头疼的事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