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挪用9700万公款,却成人大代表,甚至让央视出面正名,究竟为啥

卡门的事 2025-03-17 04:39:37

在两会期间,有这么一个人,总是背着个包,一有空闲就掏出银针,给旁边的人施针,从腰腿疼到心悸,只要经了他的银针,疼痛立马就能缓解。

在两会这么短短的几天内,他就施针300多次,也因此他被不少网友戏称是“行走的两会诊所”。

但谁能想到,再此之前,他曾私自挪用公款将近一亿元,然而,他非但没受罚,反而还成了人大代表。

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为何他私自挪用公款能不受惩罚?

中医世家走出的仁医

1964年,宋兆普出生在河南省汝州市的一个中医世家。

他的父亲宋金庚是当地备受尊敬的中医外科医生,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宋兆普自幼便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5岁时,他正式跟随父亲踏上学医之路,从此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宋兆普从背诵《药性四百味》《汤头歌诀》《医宗金鉴》等经典医书开始,一点点打下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父亲不仅传授他医术,更以身作则,教导他医德的重要性。

“不收挂号费、诊疗费,不多收病人一分钱”,父亲的这句教诲,成为宋兆普一生坚守的行医准则。

随着学习的深入,宋兆普不满足于家传的知识,于是,他先后进入河南中医学院、洛阳白马寺正骨医院深造。

在那里,他系统地学习了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医术,还拓宽了视野,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宋兆普成为了一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全科医生。

他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也传承了家族的医德。

在他的心中,患者的健康高于一切,为患者解除病痛是他的使命。

这份初心,在他后来的从医生涯中,始终未曾改变。

金庚康复医院

2002年,宋兆普在汝州市广成东路与城垣路交汇处,创立了汝州金庚康复医院。

他将父亲的名字融入其中,以此纪念和传承父亲的医术与医德。

医院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一所以服务残疾人群为主,集残疾预防、康复治疗和医疗科研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综合医院。

宋兆普给医院定下了独特的规矩:不收挂号费和诊疗费,对贫困患者减免药费。

这让那些看不起病的贫困人看到了希望,无论是衣衫褴褛的农民,还是身无分文的打工者,在金庚康复医院都能得到平等的救治。

许多患者从偏远的乡村赶来,只为能在这家医院得到有效且负担得起的治疗。

在宋兆普的带领下,金庚康复医院凭借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口碑,在当地声誉渐长。

患者们口口相传,称赞这里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充满了人情味。

医院的走廊里,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都是患者对医院和宋兆普的信任与感激。

为脑瘫患儿挪用9700万公款

1999年,宋兆普在汝州东环路开门诊时,首次接触到脑瘫患儿。

从那时起,他便开始为接诊的脑瘫患儿减免费用,希望能帮助这些家庭减轻负担。

2009年4月,宋兆普应邀到郑州、洛阳等地福利院考察,当他踏入福利院的那一刻,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许多重度脑瘫患儿身体瘦弱、皮肤破损,有的甚至患上了褥疮和肺炎,生活基本无法自理。

这些孩子虽然得到了福利院的照料,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他们的未来依旧黯淡无光。

看到这些无辜的孩子在病痛中挣扎,宋兆普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接福利院的脑瘫患儿到医院救治,尽自己的力量,能救一个是一个。

这个决定,改变了无数脑瘫患儿的命运,也让宋兆普走上了一条充满挑战的路。

随着收治的脑瘫患儿越来越多,宋兆普面临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

每个脑瘫患儿的治疗费用,每月高达30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护理费用和其他杂费。

除了治疗费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开销也是一笔巨大的数目。

光是尿不湿,每天就要消耗1000多片,奶粉每天消耗四五箱,再加上护工费,每个月的生活花销就高达五六十万元。

为了维持孩子们的治疗和生活,宋兆普先是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又发动医务人员和当地学生捐款捐物,甚至将自己的房产和祖传的名贵药材变卖。

然而,这些努力只是杯水车薪,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和生活开销,资金缺口依然巨大。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宋兆普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挪用公款。

他私自挪用了医院9700万元公款,用于脑瘫患儿的救治。

这个决定,让他背负了巨大的风险,但在他心中,孩子们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他说:“再难,总比孩子死了强。”

央视正名

2012年,宋兆普挪用公款的事情被曝光,有人指责他违反法律,滥用职权;有人怀疑他打着慈善的幌子谋取私利。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和指责,宋兆普没有逃避,也没有辩解。

不久后,央视对宋兆普进行了深度采访。

在镜头前,宋兆普眼含热泪,讲述了自己救助脑瘫患儿的艰难历程,以及挪用公款的无奈之举。

他说:“我不是为了自己,我是为了那些孩子。他们太可怜了,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

人们这才知道,那9700万元公款,一分一毫都没有落入宋兆普的腰包,全部用在了脑瘫患儿的救治和生活上。

他不仅挪用了公款,还搭进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医院的收入,甚至变卖了房产和祖传药材。

真相大白后,舆论迅速反转,人们纷纷对宋兆普表示理解和支持,称赞他是“医者仁心”的典范,是真正的英雄。

曾经的质疑声变成了赞扬声,曾经的指责变成了敬佩。

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纷纷留言,表达对宋兆普的敬意和感激:“这才是真正的医者,值得我们敬佩!”“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

救助成果

在宋兆普的不懈努力下,金庚康复医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救助成果。

截至目前,他带领团队公益救治脑瘫弃婴3200多名,其中1500多名患儿身体和智力发育趋于正常化,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

820名脑瘫孤儿被国内外爱心家庭收养,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此外,医院还承担了河南省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救治社会贫困脑瘫儿童7800多名,少数民族患儿7300多名。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被改变的命运,一个个重新充满希望的家庭。

许多患儿家长在孩子康复后,带着锦旗和感谢信来到医院,表达他们对宋兆普和医院的感激之情。

宋兆普的善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感动中原十大杰出人物”等多项荣誉。

他还连续三届当选为河南省人大代表,并于2023年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表彰,更是对他所代表的慈善精神和社会责任的高度肯定。

作为一名中医界的代表,宋兆普在两会上不仅用银针展示了中医的魅力,还积极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建言献策。

他提出的多个提案,都聚焦于中医领域的关键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医者仁心,永不止步

宋兆普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爱与奉献、责任与担当的故事。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展现了一个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他不为名利,不计得失,一心只为患者着想,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为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每个人,要坚守初心,勇于担当,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0 阅读:0

卡门的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