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法国“红五月”事件:一场决定了东西方冷战胜负的政治风暴

高哥贯通古今 2024-03-17 19:50:52

1968年,法国爆发了著名的“红五月”运动,又称五月风暴。这一事件与当时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反越战运动,以及日本的赤军事件、意大利“红色旅事件”等等,构成了一场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强大政治风潮。

这一系列事件堪称西方世界在二十世纪后半期遭到的最严峻的挑战。事件的结局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东西方冷战的胜负。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发生在1968年的法国“红五月”事件。

(一)

首先,我们要说一说当时的法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把事件的背景给大家讲清楚。

二战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第四共和国与战前的第三共和国在政治体制上如出一辙,都是内阁制。结果法国政坛依旧动荡不休,政府如走马灯般频繁更换。

1958年,法国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爆发独立革命,第四共和国政府应对无方,一时间法国竟然出现了军人发动政变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的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兰西民族的大英雄夏尔·戴高乐再次挺身而出,拯救了这个国家。

戴高乐制定了新宪法,并且在全民公决中获得通过。于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就此诞生了。

第五共和国实行独特的“半总统制”,总统由全民直选产生。内阁总理由总统提名,议会通过。这样一来,法国总统就变成了有实权的人物,法国的政坛变得稳定起来,再也不会出现政府一年要换好几次的局面了。

戴高乐当选为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并且在1965年获得连任。(法国总统的任期以前是七年一任,到2002年被法国总统希拉克改为五年。)到了1968年,在戴高乐的治理下,法国一片欣欣向荣,国富民强,繁荣昌盛,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时的法国在经济上是发达富庶的资本主义强国,人民生活水平世界一流;政治上戴高乐走独立自主路线,法国成为了世界政坛的重要角色;军事上戴高乐搞出了法国的“两弹一星”,法国的国家安全有了彻底的保障。

因此,在戴高乐这样的老一辈法国人看来,如今简直就是多少代人苦苦追求的天堂胜境了,再接下来真的不知道该干点啥好了。所以,戴高乐在连任总统成功后不久就对身边人说:“我已经把该做的事都做完了。”当1968年来临之际,戴高乐已经认真地开始思考自己如何光荣退休的问题了。

然而,戴高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太平盛世里居然还隐藏着一股看不见的潜流,在1968年它会像地震一样猛烈爆发,几乎颠覆了整个法国。

(二)

像许许多多的重大历史事件一样,“红五月”事件也是由一件微不足道的屁事儿而引发的。

1968年1月的一天,法国青年与体育部长弗朗索瓦·米索福来到了巴黎大学南泰尔学院,为这里新落成的游泳池剪彩。

剪彩仪式嘛,当然少不了领导讲话、群众鼓掌这些套路。米索福也长篇大论地讲了一通,谁知他刚讲完,就有一伙学生凑了上来。为首的一位,名叫丹尼·科恩·邦迪,他即将成为世界闻名的大人物,但此时他自己还不知道。

丹尼走上前来劈头就问:“部长先生,你为什么不谈一谈性隔离的问题?”

原来,此时法国的大学是不允许男生随便出入女生宿舍的,宿管大妈对进入女生楼的男生一向都凶得很。因此,有些学生就不满意了,认为这是中世纪的做法,应该废除。

米索福部长怎么说也是个高级领导,被一个小青年指着鼻子质问,这让他非常恼火,于是他口不择言地说道:“你要是控制不住,就跳到这个池子里败败火吧。”

丹尼一下子也火了,厉声喝道:“当年的希特勒青年团就是你这种说法!”

学生们被激怒了,开始高呼口号:“打倒性别隔离区!”

米索福部长见势不妙,急匆匆地溜走了。

这下坏了,整个南泰尔学院都骚动了起来。以丹尼为首的一些学生开始四处串联,想要搞一次罢课。到了2月14日,以巴黎大学为首的多家法国大学开始罢课,要求废除现行的宿舍管理制度。

此时的法国教育部长是阿兰·佩雷菲特,日后他将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佩雷菲特得知巴黎的学生因为男生女生之间不能随便串门就发起了罢课,便立即拍板:按照学生们的意思去做,今后各大学女生宿舍晚上11点之前男生随便进。

佩雷菲特做出了如此让步之后,本以为这帮小爷就能消停了,没想到还是没完。学生们又把目标转向了反越战。

3月21日,包括南泰尔学院的学生在内的一批法国青年上街游行抗议美国越战。有一些学生抄起板砖把美国一家新闻社的窗户给打烂了。因此,法国警察抓了几个人,这其中就有南泰尔学院的学生。

3月22日,又是那个被称为“红毛丹尼”的丹尼·科恩·邦迪带头,他领着二百多学生一举占领学校的办公大楼,学生们用这种方法向法国政府当局表示抗议,要求释放被捕的同学。

教育部长佩雷菲特一看就火了,心想不给你们颜色看看是不行了。于是,他当即下令派警察包围了办公楼,勒令学生必须立即退出去。23日凌晨两点,学生们被迫唱着《国际歌》退出了办公楼。随后,南泰尔学院宣布暂时关闭。

(三)

4月1日,南泰尔学院重新开放。开放后,学生们无心学习,而是到处奔走串联,谋划新的抗议活动,成立一个又一个政治组织。其他大学的学生也都纷纷参与进来,整个巴黎的大学圈子里风波不断、局势紧张。

对于总统戴高乐、总理蓬皮杜以及教育部长佩雷菲特这些老家伙们来说,他们无论如何也搞不明白学生们到底为什么要造反?

你说如今大家都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过得像天堂一样,为什么还要没事儿找事儿呢?事实上,学生们也没啥像样的要求,基本都是想起一出是一出,随便找个理由就要大闹一场。看上去,他们就是想闹事儿,就是吃饱了撑的。

因此,戴高乐发了狠:熊孩子不能惯着,该打屁股就得打!

5月2日,在教育部长佩雷菲特的授意下,巴黎大学校长宣布再次关闭南泰尔学院。如此一来,火山可就爆发了。

5月3日,巴黎各大高校的学生云集到索邦大学的校园里集会抗议。佩雷菲特立即派去大批的警察进行镇压。警察们手持警棍和催泪弹,学生抄起桌椅板凳,双方混战成一团,从下午五点一直打到晚上十点半。有二百多名学生被捕。

这一下事情就闹大了。全法学生联合会和全法教师工会集体宣布罢课。5月6日,数以万计的巴黎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

到了晚上,学生们和警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学生们是有恃无恐的,因为他们知道这里是巴黎不是莫斯科,戴高乐也不是勃列日涅夫,这老家伙虽然看上去凶神恶煞,但是他能采取的手段是非常有限的。学生们没有生命之虞,即便被警察逮捕也很快就能释放。所以,学生们往往都主动挑衅警察,特别是一些男生,为了赢得女生的喝彩,他们会主动冲击警察队伍,即使被打得头破血流,也对此引以为傲。

“红毛丹尼”挑衅警察,这是当时很有名的一张照片

5月6日这一天,有422名学生被捕,六百多人受伤。第二天,戴高乐发表措辞强硬的讲话,表示决不允许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法国政府也下令,禁止学生们组织游行。

然而,这一切都压制不住学生们的激情。5月9日,全法学生联合会与全法教师工会再次号召组织示威。10日,数以十万计的学生涌上街头,巴黎几乎所有大学的学生都参与了,甚至一部分中学生也加入了进来。

学生像一个世纪以前那样,筑起了街垒,制作了燃烧瓶与警察对抗。5月10日的夜晚,整个巴黎变成了战场,到处都是警笛长鸣,到处都是发射催泪弹的枪声。戴高乐被迫调动了共和国保安队这样的准军事力量,经过一个晚上的激战,这才最终攻克了所有的街垒,把学生们赶回了校园。这一夜,有五百多学生被捕,有三百多人受伤,188辆汽车被焚毁。自从二战之后,巴黎还从来都没有这样狼狈过。

(四)

虽然巴黎的学生们满嘴的大道理,什么革命啊,什么民主啊,但是实际上,他们的行为也不过就是一场青春期叛逆情绪的集体释放。

年轻人都有叛逆心理,很多时候都喜欢和长辈的教诲对着干。你不让我干什么,我就偏要干什么:长辈们都说苏联不好,我就偏偏认为苏联的制度比法国强;长辈们都说做人不能放浪颓废,我就偏要滥交放纵;长辈们都说年轻人应该衣冠楚楚,仪表堂堂,我就偏要学摇滚歌手满头长发、遍体纹身;长辈们都说吸毒有害,那我就一定要尝两口……由意大利著名导演贝尔多鲁奇执导,法国著名女星伊娃·格林主演的《戏梦巴黎》,可以说是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这部影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年轻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心态。

电影《戏梦巴黎》

由于法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一代年轻人成长得过于顺利,衣食无忧的他们丝毫也不知道对于现实环境的珍惜。他们只是以为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出现这样一种任性胡为的败家子作风那也是毫不奇怪的。

与此同时,法国又有一批“公知”跳出来煽风点火了。萨特、福柯、利奥塔、波伏娃等一批原本就专门和法国政府对着干的知识分子此时跳得一个比一个高。他们经常到学生中间去发表演讲,用充满蛊惑性的言论把学生们的情绪调动得更加强烈。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被学生们视为偶像,言听计从,一呼百应。

另外,法国的各家报纸也普遍站在学生一边。各家报社为了吸引读者,都抱定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宗旨,什么话吸引眼球就说什么。在报纸的诱导下,法国的很多民众也都积极支持学生。戴高乐政府变成了孤家寡人。

萨特与福柯在群众中宣传鼓动

对于萨特他们这些“公知”,还有唯恐天下不乱的媒体,戴高乐实在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所能采取的最强硬的手段也不过就是把学生领袖“红毛丹尼”驱逐出境,因为他本来是个德国人。但是丹尼此后又偷偷跑回了巴黎,而且巴黎即使没有丹尼,热衷于挑头闹事的学生那也是一点都不缺。

5月11日,法国总理蓬皮杜从国外出访归来。他连夜觐见戴高乐,经过一番苦劝,终于说服戴高乐点头,向学生们让步,同意释放被捕学生,同意不再关闭校园以及撤走警察等等。

但是,这些让步已经不能使得学生们满足了。而且,在此危机时刻,一个更可怕的敌手站了起来,那便是法国的反对党。

5月13日,法国社会党的领导人弗朗索瓦·密特朗,还有法共领导人乔治·马歇,以及著名的前任总理居伊·摩勒,孟戴斯·弗朗斯等人也都上街了。

反对党的活动能力那可是巨大的,在他们的组织下,上百万法国人走上街头示威。大家一致要求戴高乐下台,要求重新组织政府。

与此同时,法国的工人也趁势发动了罢工行动。雷诺汽车公司于13日宣布罢工,17日,罢工人数达到了20万,20日就达到了100万,29日接近了1000万!整个法国都陷于一种瘫痪的状态。

(五)

5月28日,教育部长佩雷菲特宣布辞职,其他的内阁部长们也都人心惶惶。各种谣言不胫而走。

反对党的领袖们都暗自欣喜。社会党领导人密特朗声称政府已经无力管理国家,应该立即成立临时政府。法共领导人马歇则组织了四十万人的大游行,向着戴高乐逼宫。

当时的戴高乐漫画

5月29日,戴高乐本来预定要举行内阁会议,但是却突然宣布取消,随即,他乘坐着直升飞机离开了巴黎,去向不明。

这个消息立刻轰动了整个法国。难道戴高乐像很多国家的独裁者一样,在人民的抗议洪流下逃之夭夭了?学生和工人们都开始欢呼胜利,反对党的领袖们则纷纷表态要出面组织临时政府。

然而,当天下午,戴高乐又回来了,而且当天晚上,他就发表了全国电视讲话。

原来,戴高乐还有最后一张王牌可以用,那便是全民公投。在打出这张牌之前,他需要确定一下,法国军队是否对自己忠诚。所以,他乘坐直升机飞往德国的巴登-巴登,到那里会见了法国驻德国军队的司令马絮将军。马絮将军向戴高乐保证,法国军队绝对忠诚于戴高乐。在得到这个保证之后,戴高乐回到了巴黎。他发表讲话,宣布解散国会,提前举行大选。

在戴高乐讲话之后,法国执政党也组织了数十万民众的大游行,对戴高乐表示支持。

此时,无休止的动荡已经闹腾一个月了,学生们虽然还劲头十足,但是成年的法国人却都渐渐地明白过味儿来了。他们开始讨厌骚乱,渴望秩序,走上街头的人越来越少,五花八门的政治组织开始慢慢地自动解散。

6月10日,法国开始全民公决。在这次投票中,戴高乐所在执政联盟获得了国会四分之三的席位。这表明,法国人民还是支持戴高乐,支持法律与秩序的。如此一来,戴高乐彻底地扭转了局面,无论是学生、公知、反对党,他们都无法与强大的民意抗衡,只能是知趣地后退。法国的秩序慢慢得到了恢复,整个社会也开始走向了平静。

法国的“红五月”与美国反越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等形成了六十年代西方国家特有的风景线。在那几年里,西方国家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示威抗议事件,声势之浩大,可谓空前绝后。但是,各个西方国家的政府普遍采取法治手段,最终渡过了危机,恢复了平静。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样是在1968年,苏联阵营的捷克斯洛伐克出现了“布拉格之春”改革,结果在8月23日,苏联纠集华约小兄弟,出兵布拉格,用武力征服了这个国家。

布拉格事件给了西方国家的左翼势力一记重重的耳光,也让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的竞争分出了高低。“红五月”事件与布拉格事件可以说是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一次特殊的较量,二十年后苏联崩溃、华约解散,西方国家最终赢得冷战胜利的这个结果可以说在1968年那个时刻就已经确定了下来。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