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杜海峰(整理:白杨)
我叫杜海峰,72年生人,老家在东北一个偏僻的农村,这个村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有二百多户人家。
我们家里兄弟姊妹七个,我排行老三,上面有一个哥哥和姐姐,下面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那时候每家每户人口都不少,能去生产队干活挣工分的却没有几个,因为外在因素,生活条件比较差,填饱肚子成了一种奢望。
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母亲天天去山上挖野菜,拿回来洗干净剁碎,将一个红薯捏碎放在里面,之后煮稀粥喝。
这样的苦日子,大家伙都受够了,可是又无法改变,被迫承受着。
我五岁那年,迎来人生的转折点。
那年夏天,住在山东鲁南地区的大伯跟着爷爷来到我家。
大伯和大娘在一起生活了十年,大娘一直没有为他生下一儿半女,到省城医院做了检查,大娘有先天性生理缺陷,这辈子无法成为一个母亲。
在大伯他们老家那边,要是膝下无子女,死后不让进主坟,因为这件事,大伯和大娘郁闷了很长时间。
我父亲那一辈兄弟姐妹六个,我父亲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大哥,下面有两个和两个妹妹。
我父亲祖籍也是山东那边的,后来跟着亲戚们闯关东误打误撞来到了东北,然后就在这里扎了根,其他的弟弟、妹妹还有大哥,一直留在那边。
爷爷告诉我父亲,本来说好是三叔家的儿子过继给大伯,可是那孩子在大伯家里呆了几个月,自己偷偷跑回了自己家。
“青林(父亲的名字),你大哥和你大嫂是从小夫妻,总不能让你大哥抛弃你大嫂再娶一个女人吧?”
爷爷坐在炕头,与父亲拉家常。
“爹,你别说了,我懂,我让海峰跟着大哥回去。”父亲抽了一袋旱烟,红着眼眶答应爷爷。
当我父亲要把我过继给大伯说给母亲时,母亲当即炸了锅。
“杜青林,是不是你养不起儿子,就要把他送人,早知这样,当初你要他干嘛?”
被母亲数落一顿,父亲蹲在门槛上面,一言不发。
父亲和母亲在屋里发生争吵的时候,爷爷和大伯就坐在另一个屋里,因为屋子里隔音不好,所以他们听得一清二楚。
大伯起身拉着爷爷的手要回山东,走到门口碰到了我,我哭着拽住大伯不要走。
大伯来了两天,给我们几个晚辈买了不少好吃的,我嘴比较馋,知道大伯走了以后,再没有人给我们买吃的了。
“海峰,你给回来。”母亲走到走廊那里,招呼我回去。
“我不,我要跟着大伯走。”我躲在大伯身后,把头探出来看向母亲。
母亲看到我这样,说了一句口不对心的话“你要是走了,就再也别回来。”
我父亲知道母亲说的是气话,不过为了让我能过继给大伯,他赶紧就坡下驴说道“你要是走了,就别再回来。”
就这样,五岁的我被过继给了大伯。
我来到大伯家里,大伯和大娘对待我像对自己亲儿子似的,走到哪里都带着我。
我来到山东不久,爷爷把家族里的亲戚都喊了过来,说我从此以后就是大伯和大娘的儿子,以后要称呼他们为“爸、妈”。
在那一刻,我才后悔跟着大伯来到山东,可是木已成舟,我反悔也来不及了,望着坐在两旁的大伯和大娘,我许久才喊出一句“爸、妈。”
大伯和大娘听到这句话,两个人当即哭了,然后蹲在我面前,把我搂紧怀里,哽咽的说道“孩子,我的儿。”
大伯和大娘把我当亲儿子,可是他们村里人可不这么认为,每次我要是独自一个人走到街上,会有好几个小孩过来欺负我。
“你抓紧哪来滚哪去,这里不欢迎你。”
我要是无视他们的警告,他们几个人会围在我周围,狠狠的殴打我。
我回到家里,脸上被打的鼻青脸肿,把大娘心疼的要命。
“这是谁把我儿子打成这样。”
我不敢向大娘说出实情,我害怕那些孩子对我展开第二次报复,只能谎称是自己在路上不小心摔倒造成的。
“海峰,你告诉妈,是谁把你打成这样的。”
“妈,真是我自己摔的,没有骗你。”
我说完这句话,大娘没有再说话,我以为她信以为真,谁知第二天在我放学的路上,大娘气势汹汹提着一把菜刀拦在路中间。
“你们要是再欺负我们家海峰,我拿菜刀把他劈了。”
大娘在村里可以说是响当当的人物,嗓门大,力气大,与她交过手的家庭妇女都败下阵来,只要在村里提起她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被大娘这么一吓唬,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欺负我了。
大娘担心自己震慑起不到作用,每天骑着二八大杠接送我去学校,要是赶上刮风下雨,她就套上毛驴车来学校。
大伯和大娘是勤劳朴素的农民,他们除了种自家分到的田地,还养了几头山羊,只要得了空,他们就拿着镰刀去山上割青草。
我每次写完作业,都会跑出去接他们,帮着他们往家里背捆好的青草。
“妈,我来帮你。”我跑到大娘面前。
“你写完作业没?”
“写完了,老师留的作业,我在学校就写了一半多。”我背上一捆青草,晃晃悠悠走在大娘前面。
在学习方面,大伯和大娘对我约束比较严厉,他们说自己没啥本事,农民的儿子想要出息,只有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
在八十年代中末期,农村的日子还不是特别的好过,有很多人家,家里孩子多,根本拿不出那些钱供他们上学,没办法,只能牺牲一些学习不好的孩子回家里务农。
在村里,和我同龄的孩子有三四十个,他们大多数只念了小学,念到初中的只有那么几个,我庆幸在大伯家里,他们舍得出钱供我去上学。
大伯和大娘嘱咐的话,我一直铭记于心,为了不让他们伤心,在学习方面,我不敢有一丝的懈怠。
苍天不负有心人,我苦读近十年,终于在高考时,迎来了人生高光时刻,我以全县第六十三的成绩,考上了南方某知名理工大学。
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们一家三口激动坏了,小心翼翼拆开录取通知书。
当时上大学,除了交伙食费以外,其他的费用基本没有。
我家住在山东,大学在沿海城市,往返一趟火车票也需要不少钱。
为了给我凑够上学的费用,大伯狠心将家里的十几只山羊卖掉,换了钱供我去念大学。
不得不承认,要不是大伯和大娘,我估计还在穷山沟里刨食,脸朝黄土背朝天,累死累活干一天,挣的钱却不够一家人的开销。
等到大学毕业以后,我本来有机会留在那边工作,可是因为离家太远,一番思想挣扎后,决定回到离家里近一点儿的地方工作。
当初我和媳妇结婚,婚房、彩礼钱全部是大伯和大娘出的。
记得有一回我不打招呼回老家,当时大伯和大娘正在饭桌上吃饭,他们吃的就是咸菜和上次剩下来的饭菜。
在我的记忆里,我每次回来,大娘总是做很多饭菜,当时我以为自家条件好了,顿顿吃这么香的饭菜,谁知他们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了我。
我经常回来看大伯和大娘,大伯总是说我,离家这么远,不要总往回跑,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他们在农村好着呢。
等我在城里站稳脚跟,有了稳定的收入,我想把大伯和大娘接到家里照顾,可是他们二老就是不肯来,他们说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要是突然离开这个生他们养他们的地方,去了城里,用不了几天,肯定会憋出来病。
既然老人不肯来城里,那么我们只好抽空赶回去看望他们。
去年四月份的大早上,大伯打来电话催促我抓紧回去。
我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儿,不敢有一丝耽搁,火急火燎赶了回去。
大伯告诉我,老家要搬迁了,按照他们家的占地面积,应该能分到45万的补偿款。
“海峰,我和你妈岁数大了,经管不了这么多钱,我和你妈商量好了,把这些钱都给你们。”
“爸,老家房子拆迁,给的这笔补偿款就是你和我妈的养老钱,要是都给了我,以后咋办?”
“我跟你妈已经商量好,明年我们就去附近的养老院住,我们去过那里,环境挺好。”
大伯和大娘虽然不是我的亲生父母,但这么多年待我这个侄子如亲生一般,现在他们老了要住养老院,传出去好说不好听,我当即言辞拒绝了他们。
“爸,妈,你们要是想把这笔补偿款都给我,可以,但是我有个条件,就是必须和我进城里生活,要不然我一分钱不要。”
在我的逼迫下,大伯和大娘总算同意了我的要求。
现在我们家的状态是,我和媳妇每天去上班,大伯和大娘在家里照顾孩子,每天我们下班回来,大娘已经把饭菜做好,这样温馨的家庭,我希望能永远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