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吃4鲜,夏天病不沾”,4月20日谷雨,哪4鲜?应时节乐过夏

不一样视角 2025-04-24 16:55:0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谷雨,谷得雨而生,雨得时而润,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春天的“尾巴”,往往藏着不讲理的天气和极其讲理的养生智慧。别看它名字温柔,一副文艺小清新的架势,实际上它是藏了一手的狠角色:潮、湿、热,三管齐下,不讲道理地往你身体里灌。

谁身体一虚,立马中招。而这时候,老祖宗早就给我们备好了“通关秘籍”——谷雨吃“四鲜”。

别急着翻白眼,什么“又是四鲜”,这次不一样。不是你想象的那种“清炒四鲜”或“海鲜混合套餐”,更不是某网络养生大V拍脑袋的“神秘四宝”。

这“四鲜”,是中医、西医、营养学三方联合认证过的“节气天选食材”,吃对了,别说夏天病不沾,连蚊子都懒得叮你。

那么问题来了,这“四鲜”到底是谁?它们怎么就能帮你过个不生病、不过敏、不湿气的夏天?别急,掀开这张“春夏交接的健康牌”,你才知道,原来养生也能这么接地气、这么有趣、这么科学!

第一鲜:香椿——野菜中的“春天贵族”,但请你悠着点吃

在一众春天的野菜里,香椿绝对是带着“贵族血统”的存在。它不仅贵(价格动不动上天),还娇气(季节一过就老)。但你要真以为它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小公举,那是真错了。

香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挥发油,其中的香椿酮、香椿醇等天然化合物,抗氧化、抗菌能力一流。

在中医眼里,香椿性平味苦,入肝肾经,有祛风解毒、健胃理气的功效。春末湿气重、肠胃闹脾气,吃点香椿,准没错。

不过注意了,香椿虽好,不宜多吃。曾经有新闻报道,一位大爷春天连吃三天香椿炒蛋,结果急性中毒送进医院。

查出来是“亚硝酸盐中毒”。香椿富含硝酸盐,放久了转化为亚硝酸盐,吃不对,养生就可能变养病。

建议吃法:现摘现吃,焯水去涩,搭配鸡蛋炒、拌豆腐、做香椿酱,少量多次,不要贪嘴。

第二鲜:春笋——“挖出来的纤维精灵”,肠道的清道夫

春笋,是春天钻出来的美味,也是肠道最爱的小帮手。它富含膳食纤维,可以说是“天然的肠道清洁工”。

一口下去,粗纤维直接给你“通畅到底”,那些在肚子里磨蹭不走的宿便、毒素、湿气,被它一撸到底!

从现代营养学分析,春笋低脂肪、低糖分、高纤维,非常适合“三高”人群、便秘患者、代谢慢的人群。

中医则认为,春笋性寒味甘,入胃、大肠经,有清热化痰、利湿通便之功。谷雨后湿热初起,来点春笋,是内调外排的好法子。

但别一高兴吃太猛。春笋再好,也有“竹笋毒”的说法。曾有研究指出,春笋中含有草酸、嘌呤等成分,痛风、肾病患者若大量食用,可能引发旧病复发。

建议吃法:切片焯水,搭配瘦肉、豆腐,清炒、煲汤皆宜。避免空腹食用,搭配温性食材更好。

第三鲜:蚕豆——春天的“蛋白小炸弹”,但不是谁都能吃

蚕豆,外表低调,实则是植物界的“隐形战斗机”。每100克蚕豆含有高达7.6克蛋白质,是春天里天然的“蛋白补给站”。对体虚、免疫力低下的中老年人来说,它简直是“长肉不长病”的代表。

中医认为,蚕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经,有健脾益气、利湿消肿的功效。谷雨节气脾湿重、胃口差,蚕豆正好能“帮胃一把”,让你吃下去的饭菜不再“打水漂”。

但注意,G6PD缺乏症(俗称蚕豆病)的人群,忌食蚕豆!这不是开玩笑,是真的可能危及生命。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广西、广东、云南一带,蚕豆病人群比例较高。2019年《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就曾报道,一名5岁男童因误食蚕豆,三天后出现严重溶血、黄疸,紧急送医抢救。

建议吃法:煮熟后去皮食用,搭配洋葱、胡萝卜炒制,既营养又安全。家族有蚕豆病史者,不碰为妙。

第四鲜:豌豆尖——春天的绿精灵,养肝又养眼

豌豆尖,常被误以为是“草”,实际上它是春天最值得珍惜的一抹绿。它不像菠菜那样铁得发黑,不像油麦菜那样寡淡无味,豌豆尖清香爽口、嫩而不腻,关键是——它是肝脏的好朋友!

现代研究表明,豌豆尖富含叶绿素、维生素A、类胡萝卜素,对视网膜有直接保护作用。中医讲,“春养肝”,豌豆尖甘凉入肝,有清热解毒、养血明目之效。

长期熬夜、眼睛干涩、肝火旺盛的朋友,来一碗豌豆尖汤,胜过十瓶眼药水。

豌豆尖还是天然的“情绪调节剂”。研究显示,豌豆中的色氨酸能促进5-羟色胺(血清素)的生成,有助于缓解焦虑、改善睡眠。谷雨时节阴晴不定、情绪容易波动,豌豆尖是真的能“拯救你的小情绪”。

建议吃法:快炒、做汤、凉拌都可,记得选嫩叶,老的就别硬塞了,嚼不动还伤胃。

谷雨的湿,不只是身体的湿,还有情绪的“湿漉漉”

别以为谷雨只是让你湿鞋子、湿被褥,它还能湿你的心情。这不是矫情,而是医学有据。临床研究发现,在谷雨时节,气压波动大、湿度高、日照减少,极易引发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问题,尤其在老年人群体中尤为明显。

心理学上称之为“季节性情绪障碍”(SAD)。研究表明,情绪与褪黑素、血清素的分泌节律密切相关,而这些激素的分泌,恰恰受光照影响。谷雨时节阳光不稳定,就容易让人“情绪下线”。

所以,除了吃“四鲜”,还要学会“晒太阳、动起来、别闷着”。哪怕是每天出门遛弯10分钟,也能让身体和大脑都“重启系统”。

中医有言:四时之气,各有所主

《黄帝内经》早就写明:“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天是肝气升发之时,谷雨则是春夏之交的转折点,调和肝脾、祛湿养阳是关键。

此时若饮食不当,吃重口、贪凉、熬夜、情绪烦躁,就会导致“肝气郁结”、“湿气内生”。轻则胃口差、睡不稳,重则血压升、湿疹起、三高失控。

所以,谷雨这“四鲜”,不是随便吃个热闹,它们是帮你顺应四时、协调整体的“小药膳”。不是“神药”,但却胜在贴心、时令、科学。

最后一口唠叨:谷雨不是普通的节气,是身体的转弯处

和夏天比起来,谷雨的“杀伤力”更像一场埋伏——你要是没准备好,它就悄无声息地把你“湿”倒。“四鲜”不是灵丹妙药,但吃对了、吃巧了,真的能替你挡掉不少“节后综合征”。

所以,别再盯着养生网红热搜那点噱头,“谷雨吃四鲜”,不是噱头,是老祖宗写给现代人的“身体说明书”。不信你试试,夏天一过,你就知道什么叫“天热不心烦,汗出不湿痒”。

吃香椿、啃春笋、尝蚕豆、炒豌豆尖——不就是一顿饭的事吗?吃对了,夏天就好过;吃错了,医院见。

参考文献:

[1]张富强,李娜.香椿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3,30(06):1-5.[2]刘志敏,赵敏.春笋的营养价值及其食用注意事项[J].食品安全导刊,2022(12):104-106.[3]邓玉红.蚕豆病机制及预防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2):176-17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1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