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快递往事

朝不慵 2024-09-26 20:04:18

2024年9月25日,咱们往南太平洋某公海海域试发了一枚东风导弹,根据世界各地吃瓜群众的反映,编号是东风41。

东风快递嘛,大家都是知道的,主要特点是送货比较快,25倍音速。最长三十来分钟,就可以送达世界上任意一个角落。不但送得快,还投得准,投货量也比较大,一发管饱。与美帝的民兵3同为全球驰名的末日速运提供商。

洲际导弹就是一种末日武器,它的弹头上所携带的核武器,可以是当年那个小男孩的200倍。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别人永远不会试图对自己使用,自己也永远不使用它。

这个星球上,只有中美俄三家真正拥有,另外三家暂时是凑数的。俄军在乌克兰打得再糟糕,大家还是得把它当回事,因为跟东风快递这类东西比起来,现在打得火热的一切,都只是在闹着玩。

我们上一次做类似的试验,是44年前,1980年5月18日,东风5号。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1980年我们经济才刚刚起步,为啥能那么早就练成这样的大招?

说到底,要感谢主席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超前的战略眼光,以及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赵九章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及工程人员的巨大奉献。

东风这个项目,聂帅、彭总、总理和主席他们很早就想做了,照那时中国工业基础为零,汽车都无法生产,经济上也一穷二白的状况,谈论这个项目听上去有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但主席他们愣是认为:“国防尖端技术不能停,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

当年在核武器上面,全世界玩得开的只有美苏两家,英法跟着分了一点,但影响不大。主席认为我们必须拥有,这虽然和我们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不太匹配,但和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的历史地位却是相配的。

我们当年也没可能全面开花,在所有项目上一下子赶上发达国家。但如果集中资源搞定了两弹一星,就能够在一个超长的周期内,永久性地保障了自我的安全。两弹一星就是导弹、核弹和卫星,一个负责派送,一个负责打,一个负责信息和导航。

导弹项目是在1956年开始的,当时我们跟苏联还是好兄弟,希望他们可以转移一些技术给我们。苏联当时有一款P2导弹,是德国那个V2火箭的魔改版。

V2作为初代导弹,主要是自控系统不行,乱打一气,基本没几个打得中的。有一次发射出去后没飞往英国,竟掉头飞往柏林,在希特勒头顶上爆炸。要是二战晚几年发生,让德国的V2技术成熟了,说不定盟军会难得多。

苏联一开始的确给了我们P2的部分图纸,送了几个样品,还派了几个专家,一部分操作人员,过来教我们仿制。可是才仿到一半,咱们就跟苏穗宗闹掰了,苏联的专家教到一半,全部都撤走了。

不过国内的科学家们还是非常争气,克服困难,继续完成了仿制。当年主要的困难是工业实在太薄弱了,各种配件都生产不了,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工艺也完全不会。

到了1960年11月5日,仿制终于完成,也就是东风1号。东风1号一把试射成功,它的射程大约是600公里,携带的是常规的炸药,因此既不是洲际导弹,也不是战略武器。

不过有了东风1号的经验后,就可以慢慢将发射的里程变长,带弹量增大,也就是后面的东风2号与东风3号。东风2号试射失败过,就和马斯克的星舰一样,升空后飞行不稳,在头顶上爆炸了。世事本来就是在曲折中前进的,不可能把把一下成功。

1964年10月16日,咱们的超级武器原子弹在地面试爆成功了。试爆成功虽然意味着咱们掌握了原子弹的制作技术,但很可能不会有什么卵用,因为得学会把原子弹送到敌人头顶上扔,才算真正掌握了核技术。

美帝把小男孩送给日本,用的是B29轰炸机。咱们在1965年5月14日便掌握了这种技术,用轰炸机投弹试验,也成功了。不过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导弹跟核弹如果结合起来,弹弹联合,肯定可以威力倍增,坐在家里按个按钮就可以让敌人灰飞烟灭。问题就在于怎样实现它。

初代的导弹载重能力不行,而且得保证弹头在高速飞行的复杂条件下不会出毛病,不会被摇坏以至于客人差评,还得保证到达目的地后能够顺利爆炸……这一系列工程上的问题,只能一次次试,一次次改进。

可咱们当时条件不好。美苏搞定了这些问题,因为人家有能力有条件在公海上做试验,我们当时做不到,只能在本土。

在本土做这种试验,危险之大各位可以想象得到。万一没打准怎么办,万一弹头掉下来了怎么办……要一千个保证一万个小心,一次次模拟试验没问题了之后,才敢真枪实弹地试射一次。

1966年10月27日,这个实验成功了。当时新华社非常谦逊地向世界做了报道:“1966年10月27日,我国在本土进行了一次核武器试验。导弹飞行正常,核弹头在它预定的高度,准确地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亲们没事不要再来惹我哦。

这次试验过后,意味着我们的东风2到东风4都可以装上核弹头,提供升级服务。1987年,从沙漠里来了一帮骑骆驼的客人,要跟我们买东风3。

人家伸手比了个一,咱们的人给高兴坏了,开啥玩笑,一枚1000万这么多?那年头咱们哪见过这么多钱,当即跟他们成交。客人那边也高兴坏了,一枚只要1个亿?纳泥,这么便宜?

后来以35亿美元的价格成交了35枚,装配的是常规炸药。成交后两边人都高兴得撒腿就跑,生怕对方反悔。

2014年沙特人还在展示这批射程为2000公里的东风3,到处问人你害不害怕?

完成了东风4后,我们有了更大的野望,决心要好人做到底,服务送到家。我们要研发洲际导弹,射程要在8000公里以上,把跨太平洋的客户也给服务起来,这就是我们的初代洲际导弹,东风5。

东风5从1966年立项,经历千辛万苦,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更是异常困难,步步维艰。

8000公里的射程意味着我们无法再在本土做实验,必须打向公海,但当年我们的海军从来没有冲出过第一岛链,要到大洋的彼端去寻找靶场谈何容易。

为了东风5的试验,我们把商船长宁号改造为科考船向阳红5号,以科考的名义,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四次出海,寻找从自然环境到政治条件都符合的靶场,从印度洋一直找到了斐济。当然我们也真的做科考,也在顺利累积各种今后有重要用途的经验。

1980年5月18日,东风5号在酒泉基地蓄势待发,而在这之前,一支由18艘舰艇组成的特混编队已经早早出发,一部分守候在赤道,一部分守候在9000公里之外的预定靶点周围。

44年前的那一天,东风5号准时起飞,准确落在靶点上,实验完美成功。那一天,真理在我们身上闪耀。

之后的故事还很精彩,不过咱们省着点说吧。东风5号试验成功后,我们又成功推出了巨浪1号。巨浪主要是在水下发射,极为隐蔽。核武器本质上就是《三体》里的黑暗森林威慑,你只要保证你有,保证你在被攻击后能够对等还击,对手就不敢动你。

巨浪系列意味着即使本土被推平,静悄悄地游弋在海洋深处的某一艘核潜艇,也可以完成同态复仇,这样就能把威慑度拉到维德的级别。

东风5号之后,我们也有了第二代的东风21,第三代的东风31,以及昨天亮相的最新一代东风41。具体升级了啥,美帝也不一定知道。

弹道导弹技术是多用途的,跟航天上的火箭技术基本是重合的。正如大家所见,随着东风快递事业的发展,我们的航天事业和卫星发射技术也芝麻开花节节高,跟着一块快速发展。

后来,我们还把弹道导弹技术用到了反舰导弹上,也就是打航母专用的鹰击系列高超音速导弹。鹰击系列目前领先得有点多,以至于有些人说你又没试打过,速度那么快肯定打不准,速度太快有黑障的嘛。可这些人又不肯把航母开过来给我们试打一下,只是远远地开嘲讽。

后来我们的嫦娥六号以31马赫的速度,准确降落在预定地点,于是嘲讽的声音也变少了。

武器不分善恶,主要看在谁手上。如果在爱好侵略的人手上,它会变成战争。如果是在爱好和平的人手上,则反过来,它的威慑力是在减少战争发生的概率。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