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有一条青龙街,有2000多年历史,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落榜进士 2025-04-14 11:23:41

“云南十八怪”的民谣中有一句是“云南十八怪,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一句话点名了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在古时人们就开辟了通往国外的西南丝绸之路,这条深藏在崇山峻岭的贸易之路将西南人带到了东南亚和南亚。

有路的地方就有人气,云南保山因路而兴。保山古称永昌,永昌道是南方丝绸古道国内的最后一段,境内板桥镇是其中的重要驿站和集散地,素有“北津烟柳”、“梅花古渡”的美誉。

古镇里人气最旺的地方就是青龙街,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时间沉淀,经过了明清时期的快速发展,如今的青龙街依然是整座镇子最吸引人的地方。

傍晚时打卡青龙街,夕阳斜照,青石砖铺就的地面反射出温润的光泽,街道两侧鳞次栉比的店铺染上金黄,面前的街景瞬间就带上了几分沧桑。

现在的青龙街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布局,虽然遗存了一些当时的建筑和老字号,更多商铺已是后来翻修仿建而成,售卖商品种类也多了很多,美食小吃、日用杂货、手工艺纪念品样样不缺。

只有商铺没有故事的街只能叫商业街,青龙街却是条故事多到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街,而关于它的故事都是从西南丝绸之路而起。这条路起自公元前四世纪,开通时间比北方丝绸之路还要早两个世纪,它从四川成都穿过云南抵达缅甸和印度,是我国最早的对外交通线。

在西汉前这条路被称为唐蕃古道、博南古道,并未经过保山,直到汉武帝时期开辟“蜀身毒道”,从长安出发,翻越秦岭蜀道至成都,又蜿蜒到云南,最终抵达缅甸、印度,所经之处包括保山,保山由此开始享受时代红利,板桥镇和青龙街也随之发展起来。

南来北往的马帮在板桥休整,在青龙街上住宿、吃饭、购买路途所需,各种商铺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尤其是明清时期,许多小商铺都做出了规模,“堂”“店”“号”“记”的招牌抬眼就是一个。

现在青龙街上依然有不少老字号,低调而实力不俗,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冰粉铺子都是百年历史的传承。

吃是逛古街的一大乐事,吃饱喝足了随意溜达溜达,古朴的环境,古旧的建筑都给人穿越时光的感觉。一条街不过千米长,售卖的东西却五花八样,当地特产、非遗文创让人惊喜得走不动路。

街上最打眼的建筑当属跨街而立的魁星阁,最早建于清乾隆年间,彼时这条街还叫板桥街,总是发生火灾,人们便捎资修建了“魁星阁”来切断“火源”,并在街中铺上两道青石板,中置一条拳形卵石,状似龙鳞,从此青龙街的名字就代替了板桥街。

因地处西南丝绸古道之上,云南保山是座历史韵味十足的城市。打卡板桥青龙街,品尝美食,感受时间流过的痕迹,这里的古朴和自带的岁月静好感会让你觉得人间值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