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西南联大旧址,追寻文化记忆,历史深处的辉煌,教育的不朽传奇

落榜进士 2025-04-08 13:07:20

战火中诞生的西南联大是我国高校史上的一个特殊存在,她包含着国难当头时知识分子义无反顾的选择,延续着中国的文化命脉,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一段传奇。影视片、书籍对这所高校、这段历史都有真实动人的记录,然而看再多也不如亲自到旧址走一走。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昆明市的云南师范大学内,主要建筑有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门、“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纪念碑、图书馆旧址、西南联大博物馆等。如果想详细了解这所学校在昆明的八年历史,不妨先进博物馆参观。

入口处可见联大校训——刚毅坚卓,是联大师生一直引以为傲的共同价值追求。

展厅内对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所高校均有详细介绍,包括简单的历史、校训、校徽、建筑模型,黑白照片等。

清华大学前身为清华学堂,1928年更名清华国立大学,1931年梅贻琦任校长后积极延聘名师,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学校教学和学术空前发展,成为蜚声中外的高等学府。

许多人对西南联大的历史都不陌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被占,南开被炸,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被迫南迁至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随后战火蔓至长沙,师生再次被迫迁至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校歌《满江红》的前几句写出了师生的南迁路程——“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其实短短一句话道不出其中的艰难困苦。从长沙到昆明的3500里,包括闻一多、袁复礼等教授在内的300多名师生基本是徒步而行,历68天之久,跋山涉水,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创举。

从1938年到1946年,西南联大师生在昆明度过了8年,时间不能算长,环境艰苦却人才辈出,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西南联大所代表的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代学子。

西南联大成立后的三位校长——清华的梅贻琦,北大的蒋梦麟,南开的张伯苓。

走出博物馆可以看到联大学生上课的教室,黄色土胚墙,屋顶由铁皮做成。电影《无问东西》里有如此片段——大雨打在铁皮屋顶上,声若雷鸣,盖住教授讲课的声音,教授索性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四字。他静静坐着,肩头已被屋顶渗下来的雨水打湿,眼神却平静从容。

亲至西南联大旧址,了解她的故事——条件简陋却大师云集;颠沛流离却人才济济,那些故事的细节总是让人最动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