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中,平遥和古城已成为固定搭配,去晋中平遥县必到古城,其他地方都成了陪衬。其实就在古城东北15公里处静静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刹镇国寺,它名气没有那么大,却和双林寺一样,同属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被称为“一城二寺”。
镇国寺和双林寺位于平遥古城一北一南,仿佛双子星拱卫着古城却又绝对不仅仅是陪衬,这两座古刹各有各的精彩故事,打卡镇国寺,最值得看的就是五代时期的建筑和彩塑。
镇国寺精美绝伦的彩塑从天王殿就开始了。和其他朝代的寺庙不同,始建于五代的镇国寺没有单独山门,寺庙第一座殿宇天王殿兼了山门的作用。这座元代建筑古朴苍老,两侧的四大天王面容生动,有几分神秘、几分震慑。
万佛殿是整座寺院的中心,面积不大,无论外观还是内部却都给人雄伟坚实之感。这座殿堂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有“千年瑰宝”的美誉。除了建筑外观和功能、结构方面的独特,殿堂内的彩塑也是一绝。
单是来自遥远的五代时期就已让这些彩塑价值不凡。正中位置的释迦牟尼形体丰满,端庄慈祥,左右两侧弟子袈裟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带着强烈的唐五代时期审美情趣。
最前面的金刚身材同人们印象中的不同,不是壮硕的虎背熊腰,而有种瘦而有力、身手敏捷矫健之感。他们身着武士短装,衣饰古雅绮丽,表情不狰狞又不怒自威。
菩萨面相圆润,眉目清秀,虽为泥质,裸露的身体部位却极有肌肤质感和弹性,略显丰满的身材自带富贵感,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唐代崇尚的以肥为美。
释迦牟尼像背后是观音彩塑,已是明代作品,从五代到明代,在这座不大的万佛殿中可以看出佛教造像在不同年代人们心中、手中的变化。
走出万佛殿,东西两侧各有观音殿和地藏殿。地藏殿为明代建筑,无论对联、门前木柱还是斗拱、房梁都已尽显破败,檐下彩绘剥落殆尽,已看不清旧时所绘图案。
地藏殿更为人熟悉的名字是阎王殿,正中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
狭长的殿堂内光线昏暗,其内彩塑面部表情各不相同,有些面目狰狞得真让人心生畏意。
平遥不止有古城,如果说古城是人间烟火,古寺便是佛国净土,在古城看的是大院,听的是晋商往事,来古寺赏的就是彩塑,触摸的是风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