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监代表被甲方骂狗娘Y的

土木智库 2025-02-17 18:16:28

北京的北风像砂纸一样刮着脸,我缩在6级大风里盯着搅拌站显示屏——出罐温度9.5℃。甲方代表裹着貂皮大衣,跺着脚吼:"差0.5度就是不合格!知道C30混凝土临界受冻强度吗?出了事你蹲大狱!"

这是一段真实的经历,十多年过去了,记忆犹新。那是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冬天,刚从学校毕业,满脑子都是呆板的教科书,哪知道冬天混凝土加热的诸多措施,碰上了一个万分较真的甲方原来真是噩梦。

“今天晚上打筏板,工长叼着烟对我使了个眼色说:"小张,今晚你通宵测温。"我拿着温度计,像个傻子一样来到罐车旁,经过培训我早已经熟练怎么样才能让混凝土出罐温度符合要求。搅拌机轰隆声里,我熟练的扯掉手套,把温度计传感头死死攥进掌心,十二月的寒夜,手指刚碰到钢筋就粘掉层皮,可那根该死的金属探头比冰锥还冷,当第一股混凝土冲出罐车时,我闭着眼把整个手心插进倾泻的料堆,灰浆裹着冰碴子的冷风往袖口里钻,手指瞬间失去知觉,有股钻心的疼,只剩传感头在掌心发烫——10.1℃的绿光终于亮起。

"测温合格!下一车!"监理敲着记录本,我抽出手臂时,工友正往混凝土里撒防冻剂,那些深褐色的液体顺着我手背结冰的伤口渗进去,疼得像是有人拿钢刷刮骨头。筏板混凝土一浇筑就是三四十个小时,第二天早上换班时秋衣已经冻在胸口,脱下来带着汗水结成的冰渣,二十岁的手掌纹路里嵌满洗不掉的水泥晶粒。今天又是我通宵,晚上格外冷,一看温度-15℃,凌晨两点,甲方突然杀到现场突击检查,监理代表老李正在被窝里做梦,现场旁站的小监理早回去睡觉了,老李被甲方一个电话吓得屁滚尿流,“你个狗娘YD,现场打灰怎么没人旁站”(记忆深刻,这是原话)?老李头连滚带爬地赶到工地,为了飞奔到甲方面前,这位体重近两百斤的总监代表决定不走施工便道,非要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从筏板钢筋区上穿过去基坑对面浇筑点。只见老李像只笨拙的企鹅,在钢筋丛林中左摇右摆,他的安全帽歪在一边,肚子上的肥肉随着每一步晃动,活像个会走路的水桶,好不容易穿过钢筋,他又要爬基坑外架,那架子的钢管在他脚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没有连墙件的外架摇摇欲坠,每爬一步都让人担心会不会突然垮掉。"哎哟!"老李一脚踩空,差点从架子上滚下来,他死死抱住钢管,上不能上,下不能下,换佛定格在那瞬间,老李脸上的肥肉都在颤抖,白色安全帽也掉到了基坑里。等他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到罐车边时,已经气喘如牛,满头大汗,活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河马。"李总,您这是练的哪门子功夫啊?"我强憋着笑,心想总算有人收拾你了"少废话,快测温!"老李一边擦额头一边瞪我,"甲方等着呢!"我无奈地再次把手伸进流动的混凝土里,感受着那刺骨的冰冷,老李在一旁记录数据,嘴里轻声嘟囔着:"这甲方真孙子,大半夜的不睡觉,折腾人..."零下15度的寒夜里,就算我们把水加热到60℃,骨料预热到50℃,可混凝土一出罐,温度就像过山车一样往下掉,甲方举着红外测温枪,对着刚出罐的混凝土疯狂扫射,显示屏上的数字在7.3℃到8.7℃间反复横跳,活像在玩跳楼机。

"你们这加热措施是摆设吗!给我退场"甲方怒吼道,我们明明给水加热到60℃,骨料也搭了暖棚,可零下15℃的妖风一吹,所有努力都成了笑话。工长叼着烟头冷笑:"规范说入模温度不低于5℃,可没说风速10m/s时怎么算!"我们像赌徒般在罐车出口围成人墙,用棉被搭出临时风障,测温枪的红点在混凝土表面游走,每次数值超过10℃的瞬间,老李就扯着嗓子喊"合格!快记!",活脱脱灰姑娘的魔法时刻——只要钟声不响,南瓜马车就不会消失。后来我学会在技术交底里写"当气温低于-10℃时,应采取综合蓄热法养护",可没人告诉我"综合蓄热法"的真谛是拿技术员的体温当人肉加热棒,后来每次看到新来的实习生冻得鼻涕横流,我更能共情,我会想起那个把胳膊插进混凝土的夜晚——那些被规范忽略的"合理损耗",最终都折算成了我们手上的冻疮和胃里的冷馒头。当综合楼封顶时,我摸着400厚的剪力墙,水泥里还留着去年冬天的冰晶,它们和我的体温、老李的安全帽、甲方貂皮大衣的毛领一起,永远凝固在这座城市的肌理里,而新的冬天又要来了,天气预报说今晚零下16℃——比规范划定的严寒期标准,刚好低1℃。工长说:"小伙子,熬过这个冬天就好了。"可我知道,只要还坚守工地,冬天永远不会结束,每当寒风呼啸,我都能感觉到那股刺骨的冰冷,从指尖一直蔓延到心底。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怀疑这条路是否值得走下去,我会时不时的讨厌工地尘土飞扬的日子。但生活总要继续,工地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痛苦而停工,我学会了在寒风中裹紧军大衣,学会了在混凝土里掺防冻剂,学会了用热水袋暖手,10多年过去了,可那些记忆,就像手上的冻疮,每到深冬就会复发,瘙痒和疼痛提醒着我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现在,每当我看到新来的技术员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我都会走过去,告诉他们提提醒搅拌站混凝土要加热,告诉他们要保护好自己,因为我知道,那些冰冷的记忆,并不适合那些热情洋溢的人,但是这些经历终究会成为我们成长的烙印,提醒着我们,工地生活,从来都不容易。

1 阅读:152
评论列表
  • 2025-02-17 21:39

    住宅楼70年产权,关键是楼房30年外墙就破破旧旧了。70年后,建造者早就死了。找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