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副总怒斥离职项目经理的消息火遍了工程圈。
2025年春节刚过,一则“中建某局副总怒斥前员工”的对话截图引爆全网。据爆料,一位曾在中建担任项目经理的土木人,近日婉拒了集团某副总抛出的“广州项目经理”橄榄枝(月薪3.2万),转而宣布进军直播行业。得知消息后,这位副总竟在内部群中嘲讽:“不好好上班去直播能直播明白吗?我们看你就跟小丑一样!”
这位中建副总可能还没意识到,他怒斥的不仅是一个离职下属,而是戳中了整个建筑行业的时代痛点,那个放弃3.2万月薪转行直播的项目经理,就像捅破了一层窗户纸,当传统行业的金饭碗开始出现裂缝,围城里的人该何去何从?
有人认为这是在自救,建筑行业现在本身就越来越不景气,在不考虑转行,只能是等死。而另外有一部分认为现在直播行业竞争也很大,入这行也不见得能做出来,而且直播行业本身门槛也低,放弃原有的高薪资行业,实在是不明智。
近年来,建筑行业从业者放弃高薪转行的事件频频引发讨论,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个人职业选择的变化,更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深层次挑战。
受房地产调控、城镇化速度放缓及经济结构调整影响,传统建筑设计、施工领域需求萎缩。住宅市场饱和,商业地产过剩,大量企业面临项目缩减、回款困难,行业利润率从"黄金时代"的30%以上降至不足10%。
高校建筑系扩招与行业收缩形成剪刀差:2023年建筑类毕业生超15万,而头部设计院校招规模缩减40%-60%。从业人员不得不以"加班换产值",一线城市建筑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长达65小时,时薪反低于外卖骑手。
这场"逃离潮"本质是数字经济对传统行业的解构:
- **生产工具民主化**:一部手机即可对抗设计院的图形工作站
- **价值分配重构**:自媒体将个人IP转化为生产资料,打破公司制雇佣关系
- **职业生命周期改变**:35岁焦虑在传统行业被放大,而62岁"网红建筑师"王澍仍能通过短视频传播理念
但需警惕"幸存者偏差"——成功转型者不足1%,多数人仍需在行业转型中寻找新定位。建筑不会消失,只是需要重新定义其存在形式:从物理空间的营造者,进化为连接虚拟与现实、数据与体验的空间价值创造者。
行业的震荡本质是一场创造性破坏。当CAD图纸被短视频流量冲击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某个职业的困境,更是所有传统行业在数字时代的必修课:如何将沉淀的专业价值,转化为新经济形态下的稀缺资源。或许未来最成功的建筑师,会是那些既能设计摩天大楼,也能构建虚拟世界,同时擅长用镜头讲述空间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