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忙收获。立春之后,涪城麦冬又迎来了开挖季。在涪城麦冬主产区之一的新德镇,种植户们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时间采收这一珍贵的中药材,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而喜悦的景象。

在新德镇桃园村,麦冬种植户刘文高正带领着30多名村民采挖麦冬。一撬下去,串梭似的麦冬果实从泥土里显露出来,刘文高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他告诉记者,今年的麦冬长势良好,预计产量将超过去年。


新德镇桃园村麦冬种植户刘文高告诉记者:“我今年栽了有30亩,按照目前这个产量,预计在2500至3000斤(每亩),目前这个价格是在10元(每斤)左右,预计卖下来就是八九十万元。”
新德镇位于我县涪江东岸,地形为半山半坝,以坝地为主,肥沃的河砂土为麦冬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为了种出高产量、高品质的涪城麦冬,刘文高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对策。

记者陈航:“我们这个麦冬是怎么长得这么又大又好的呢?”
新德镇桃园村麦冬种植户刘文高:“我们主要是以这个农家肥为主。栽之前要用一次油枯、猪粪。栽活过后,平时就是随时(使用)清粪水,每个月都要至少浇过一两次。”

我县被誉为“中国麦冬之乡”,同时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麦冬标准化种植基地和高标准种植示范区。全县麦冬的常年种植面积达到了6万余亩,产量占全国麦冬总产量的70%以上,出口量更是占全国总出口量的80%。麦冬从采挖到栽种,正好需要一个季度的时间,这一过程中对人力的巨大需求,带动当地4万多人增收致富。


新德镇桃园村务工村民何琼说:“基本上从开始做到结束,还是要做上三个多月,要挣一万多块钱。对于我们来说这种条件,老年人这种条件,还是比较优越,又照顾家里面。”
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麦冬被正式列入“药食同源”目录。目前,我县麦冬全产业链综合年产值已达到40多亿元,其中包括380多种中成药、190多种保健品,以及麦冬汤料包、麦冬茶等衍生产品。2025年,预计麦冬食药同源相关产品产值将突破2000万元。
三台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杨芳、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