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游灵隐寺写下两句诗,老僧淡定续上,寺里僧人:那是骆宾王

2025-01-12 10:05:37

若论唐朝那些人品欠佳的诗人,宋之问无疑是排在最前面的那一个。在唐朝诗人当中,只要谈及人品不行者,宋之问总是会被首先提及,且稳稳居于榜首之位,其人品方面的不佳表现颇为突出。

宋之问着实是才华出众的,其诗作水平颇高。年仅二十岁便进士及第,由此踏入官场。然而,步入官场后的宋之问,在人品方面实在欠佳,行事毫无底线可言,着实令人难以认可。

宋之问曾为二张兄弟代笔撰写诸多文章。待二张兄弟惨遭杀害后,宋之问被贬至泷州。然而没过多久,他便偷偷地逃到了洛阳友人张伸那里。

宋之问在友人家中偶然知晓友人打算和王同皎等人一起谋划,要去谋杀那把控着朝政的武三思。在得知此事后,宋之问觉得这对自己而言可是个难得的机遇。于是他转身进宫去告密,就这般出卖了好友,而后还因此得以升官。

宋之问再度返回京城后,在官场当中简直是如鱼得水般顺遂。他极力为武三思父子大肆歌功颂德,还主动请求建造唐中宗神武颂碑。就因为这些举动,宋之问在官场得以一路平步青云,不断获得升迁。

宋之问起初依附权势极大的镇国太平公主,可待安乐公主权势日盛之后,他便转而去讨好安乐公主。宋之问这般见风使舵、改换门庭的做法,彻底惹恼了太平公主。

就在唐中宗打算将宋之问任命为中书舍人的当口,太平公主出面告发了宋之问。原来宋之问在负责知贡举一事时,存在收受贿赂的情况,而且其自身行为也不够检点,因此遭到了太平公主的告发。

唐中宗一怒之下,把宋之问贬为汴州长史。可没等他动身离京呢,宋之问就再度遭贬,这次是被改贬成了越州长史。

宋之问在奔赴越州去上任的路途之中,路过了杭州,于是便在此地做了一阵子短暂的停留。

在杭州,宋之问怀揣着复杂的心情于夜间游览灵隐寺。彼时虽已是夜晚时分,可那月光却极为明亮皎洁,营造出一种极有意境的氛围。在这般情境之下,宋之问不禁诗兴大发,当场就吟出了一联诗句。

鹫岭那一带山势高峻且草木葱郁,巍峨耸立,显得极为壮观。而与之相对的龙宫呢,却隐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透着一种深深的寂寥之感,仿佛与世隔绝,默默地存在着,散发着神秘且宁静的气息。

飞来峰高耸且葱郁,这在首句便有所描绘。紧接着,灵隐寺随之引出。一个“锁”字,巧妙地凸显出灵隐寺那清幽宁静的氛围。而随后出现的“寂寥”一词,却是将宋之问内心的情绪清清楚楚地表达了出来,毫无保留。

在灵隐寺这般清幽宁静之处,宋之问唯有对着那轮明月吟诗,以此来排解内心的孤寂与落寞。想来,彼时他心中那种复杂难言的心情,大概也唯有通过诗歌方能得以表达了吧。

不过,在吟出了那一联诗句之后,宋之问到了吟第二联时便卡壳了。他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着,绞尽脑汁地思索,可无论怎样尝试,就是感觉怎么都无法达到令自己满意的程度。

恰在此时,有一位老僧正点着长明灯,安坐在大禅床上,开口问向宋之问:

为何少年于夜晚久久未能入眠,且吟诗诵读极为刻苦呢?(源自《本事诗》)

宋之问曾这样讲道:

那老僧看上去对宋之问极为关切的样子,随后开口说道:“你且将那上联吟诵出来,也好让我听一听。”

宋之问见老僧似有兴趣,那倾诉的念头一下子就冒了出来。也全然不顾老僧是否能听得懂,便真的将心中所想吟了出来。老僧听后,反复地吟诵着,过了一会儿,这才对宋之问缓缓说道:

“为何不说‘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呢?”(源自《本事诗》)

宋之问在听完的那一刻,内心瞬间被狂喜填满。他压根儿就没料到,那老僧居然会给他带来如此巨大的惊喜,这惊喜如同重磅炸弹一般,在他心间轰然炸开,让他整个人都沉浸在了难以抑制的激动情绪之中。

在灵隐寺的楼阁之上,能够将大海日出那壮丽的景象尽收眼底。并且,寺门恰好正对着钱塘江那波涛汹涌、澎湃翻卷的潮水,这般雄浑壮阔的气势,相较于上联所描绘的情景,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老僧所出的那联诗句,宋之问刹那间灵感乍现,旋即就有了如下的诗句:

那桂花仿佛是从月宫中飘落凡间,馥郁的香气似从云外袅袅飘来。拽着藤萝奋力登上高塔,极目远望,又为获取清泉而砍伐树木,路途遥遥。霜华虽薄,花儿却开得更盛,冰寒尚轻,叶片依旧未凋零。待踏上通往天台的路,且看我悠然走过那石桥。

那首著名的《灵隐寺》便诞生于此情境之中。彼时的宋之问心情格外舒畅,在那样一个月光明亮、繁星稀疏的夜晚,身处灵隐寺这般清幽宁静之地,他仿若觅得了知己一般,内心满是欣喜,多日以来积压在心头的烦闷与孤寂,也随之消散了大半。

他与老僧作别后便返回了住所,心里盘算着等天亮之后再去拜会老僧一趟。可谁能想到呢,到了第二天清晨,宋之问四处找寻,却无论如何都寻觅不到那位老僧的踪迹了。

灵隐寺中有了解内情的僧人向宋之问透露:“那人便是骆宾王。”宋之问听闻此言,顿时来了兴致,赶忙认真地细问起来,随后僧人便接着说道:

敬业落败后,与宾王一同逃窜,官府追捕却未能抓获。将帅担心因失去首犯而获不测之罪,彼时战乱死了数万人,于是找了与他俩模样相似之人,砍下首级献上。后来虽知晓二人未死,也不敢再抓捕押送,敬业得以在衡山做僧人,九十多岁才离世。此记载出自赵鲁《游南岳记》。宾王也削发为僧,遍游名山,到灵隐后,一年便去世了。当时虽兵败,但因以匡复大唐之名行事,所以很多人庇护他们使其逃脱。

想必不少人都知晓骆宾王的大名吧,他可是初唐四杰当中的一位呢。那首连三岁孩童都能朗朗上口背诵的《咏鹅》便是他的作品,而且他还创作了一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其文采连武则天看后都为之惊叹不已。

骆宾王所作的这篇檄文,乃是为徐敬业讨伐武则天而撰写的。时间追溯到公元684年,彼时距离唐高宗李治离世仅仅过去了一年,正处于唐高宗病逝的第二年这一特殊时期。

这一年,唐中宗李显才做了不到两个月的皇帝,就遭遇了重大变故。他的母亲武则天出手将其废黜,把他从高高在上的皇位上拉了下来,还将其贬为庐陵王,毫不留情地把他踢出了京城,使其远离权力中心。

随后唐睿宗李旦登上皇位,然而其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罢了,彼时真正掌握朝政大权的乃是武则天,她行临朝称制之事,实际操控着整个国家的局势走向。

同样是在这一年,李敬业与李敬猷这对兄弟(他们乃是唐初名将李勣的儿子),还有唐之奇、骆宾王、杜求仁等人,皆因各类事情而犯下罪过。于是乎,这些人当中有的被降职处理,有的则遭到了贬官的命运。

这一群人纷纷汇聚到扬州,当谈及武则天之时,便一致做出决定,要拿“匡复庐陵王”当作借口,进而谋划着要搞出一番事情来。

他们二话不说便立刻行动起来。李敬业自封为匡复府上将,同时担任扬州大都督一职。他还对其他人进行了任命,唐之奇、杜求仁分别被任命为左、右长史,李宗臣、薛仲璋则出任左、右司马,魏思温担任军师,骆宾王担任记室。

在随后十来天的时间当中,一下子便聚集起了十多万人。于是,李敬业便安排骆宾王撰写了这篇极为著名的檄文。

像文中所写的“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以及“试观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这样的语句,直至如今去诵读它们,依然能够令人内心涌起一股热血,为之沸腾不已,那种激昂之感久久难以平息。

在那个时候,当武则天看到这篇檄文之际,也曾发出感叹:

此乃宰相的过失。世间竟有这般才华出众之人,却让其漂泊流离,不得机遇以施展其才,实在是不该啊,这着实是宰相用人方面存在的过错呐。(出自《资治通鉴》)

只可惜,他们开端可谓轰轰烈烈,然而失败来得却极为迅速。李敬业在中途竟萌生了图谋霸业的念头,如此一来,人心惶惶进而离散。就这样,他们很快便被武则天出兵镇压下去了,这场行动终究是草草收场。

李敬业起兵反叛后,朝廷对其采取了严厉举措。追削了李敬业祖父的官爵,还派人掘开其祖坟,砍开棺木,并且让李敬业一族恢复原来的徐氏姓氏。(此记载源自《资治通鉴》)

关于骆宾王的结局,存在着不同的记载情况:

据《旧唐书》记载,骆宾王在跟随徐敬业起兵谋反失败之后,最终被朝廷诛杀。而他所创作的诸多文章,也因为这一系列变故,大量地出现了散失的情况,留存于世的数量锐减,实在令人惋惜。

据《新唐书》记载,徐敬业谋反失败之后,骆宾王便开始了逃亡生涯,至于他究竟逃向了何方,却无人知晓,其踪迹自此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成为了一个谜团,让后人对他的下落充满了种种猜测。

《资治通鉴》记载,在乙丑这一日,徐敬业来到了海陵地界,然而遭遇大风阻拦行程。之后,他的部将王那相竟将徐敬业、徐敬猷以及骆宾王的首级砍下,带着前来投降。

据《全唐诗》记载,骆宾王因参与徐敬业谋反之事,最终事情失败。此后,骆宾王开始了亡命天涯的生活,至于他究竟去了哪里,结局又是怎样的,均无从知晓,就这样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留下了一个未知的结局。

综合各类史料来看,骆宾王最终的结局大致呈现出两种情况:其一是在兵败之后惨遭杀害;其二则是下落不明,自此便再无确切的消息可寻,究竟去向何方无人知晓。

《本事诗》里讲述了骆宾王隐匿于灵隐寺出家的这么一个故事,然而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实际上我们并没办法确切知晓,其真实情况究竟如何,依然是个未解之谜呢。

当然啦,对于《灵隐寺》这首诗的来历,是不是真就如同《本事诗》所讲述的那样,我们实在是没办法确切知晓。

明代的邢昉在其所著的《唐风定》里面谈及《灵隐寺》之时曾这样说道:

初唐之时,有作品呈现出宏丽巍峨之态,堪称杰出之作。至于其创作者究竟是骆宾王还是宋之问,其实并无必要去仔细分辨。其作品所展现出的非凡气象与卓越之处,已然足以令人瞩目,重点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高妙价值,而非纠结于作者归属。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