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年仅15岁的张幼仪在四哥张嘉璈主持下,被迫中止师范学业,回家与18岁的徐志摩成婚。张嘉璈之所以肯将年幼的妹妹嫁给徐志摩,主要有两个原因:1,徐长得风度翩翩,且才华横溢;2,徐家当时是浙江赫赫有名的富商,非常有钱。
举个例子,1918年6月,徐志摩经他人推荐,拜梁启超为师,单拜师礼就送了1000银圆。而张家,虽然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但经济实力却不如徐家。这种情况下,与徐家联姻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张家的经济地位,进而更好的巩固张家的政治地位。
对于徐家而言,与张家联姻也是一件美事,因为徐家只是富商,没什么大的权力。可那个时候的富商,如果没有实权政客的庇护,就是一头任人宰割的肥羊。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当张嘉璈提出将自己的亲妹嫁给徐志摩时,徐父申如一口答应了下来,并催促儿子赶紧回来结婚。
一句话概括,张家与徐家的联姻,典型的就是政商联姻,利益驱使,各需所求。对于张幼仪,徐志摩从第一次与其交谈后,就没看上她,除了嫌弃她穿着打扮老土外,还觉得此女不真实,唯利是图,没一点家国观念。两人成婚后,张幼仪于1918年生下长子徐积锴。
同年,徐志摩前往美国读书,并于次年转往英国学习。1920年,在张幼仪的不断请求下,徐志摩不得不将妻子接去英国。1921年,张幼仪怀上2儿子彼得。当徐志摩得知妻子又怀孕后,因追求林徽因未果,弄得心烦意乱,于是让其把孩子打掉,并提出了离婚。
张幼仪此时已经得知了林徽因的存在,于是就想用孩子留住丈夫,想把孩子生下来,说道:“可是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徐志摩回道:“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虽然徐已经把话说得这么难听了,但张依旧不愿意打胎,也不愿意离婚。
徐志摩见此,也不废话,直接开溜,把身怀六甲的妻子扔在英国的小镇沙士顿,继续追林徽因去了。张幼仪走投无路下,只好孤身一人投奔正在法国巴黎读书的2哥张君劢。期间,徐申如每个月从国内给儿媳寄去200多美金的资助。要知道,当时的留学生一年的开销也没有200美金。
1922年2月24日,张生下次子彼得,随即与徐志摩在柏林签字离婚。婚是离了,但徐家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张幼仪分走了3分之1的财产。当时徐申如问儿子:“如果离婚,两家会伤和气,要不你们凑合着过得了?”徐志摩回道:“即使把他们全部都得罪,我也要离这个婚。”
从这可看出,徐对张确实没感情。不过徐张两家并没有因为离婚一事闹不快,相反还一如既往的好。徐志摩与张家其他人相处的非常愉快,张幼仪也与徐家其他人的关系非常好,并一直将徐父视为自己的公公。后来,徐申如还把海格路125号(华山路范园)送给张幼仪,使她在上海衣食无忧。
徐志摩还与张幼仪的8弟张禹九在上海静安寺路开了一家云裳服装公司。公司最大的股东是徐申如,总经理则是张幼仪。抗战爆发前夕,张家的政治势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张嘉璈已是中国银行副总裁,主持上海各国银行事务;张君劢成立了国家社会党;张歆海(大哥)还是驻外公使。
此时的张幼仪,拿着离婚分到巨额的家产,靠娘家权势开始了她的“发国财”之路,彻底变成了一个唯私利是图的“坏女人”。她先是拿出全部私房钱,在几位哥哥的帮助下,购买了一大批的军服染料囤积起来。等到抗战爆发后,又以百倍的价格卖给抗日军队,赚得盆满钵满。
抗战全面爆发后,全中国的军民都在打鬼子,张幼仪却凭借特权,又屯起了棉花和黄金,直言要抗日军队按照自己的价码来购买,否则直接放火烧棉。她的这种恶毒操作,致使许多军民没死在前线,反而被活活冻死、饿死。抗战结束后,这货还在继续搞这种勾当。
解放前夕,张幼仪怕共产党会严惩自己,于是带着一大笔“国难财”跑去了香港。1952年,张遇到了第二任丈夫中医苏纪之。1953年,两人跑去东京结婚。你没看错,就是日本东京。之后,两人开了一家小诊所。期间,张的远亲陆锡瑶在诊所工作。
陆锡瑶是个非常好的人,曾在张幼仪坐月子的时候,对其多加照顾。然而张却不念恩情,反而处处算计人家。比如月底结工资时,比说好的少了3分之1。当陆问其原因时,张幼仪笑道:“你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够,所以不按整日算,按小时算。”之后,张又给陆送去吃剩的鸡骨头和只能扔的破烂旧衣服。
苏纪之知道此事后,安慰陆锡瑶:“以后有什么事情直接找我就可以了,不用通过张幼仪。”1972年,苏去世,死前曾让张幼仪在自己死后把诊所关了,并叮嘱她给员工发3个月的工资作为遣散费。谁知苏前脚刚走,张幼仪后脚就把员工赶走,连遣散费都不愿意给。
后面虽然迫于无奈,还是给了遣散费,但只给了1个月的工资。同年,张赴美,住在位于纽约中央公园西道,这里是世界上房价最贵的地方之一。纵观张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位好妻子,好儿媳,好母亲,但绝不是一个好人。
徐志摩很“渣”,只是小节有亏;而张幼仪发“国难财”,确实十足的坏,不配为人。很可惜,如今好多人却并不知道这一点,都被她的“独立女性”的表象所迷惑,还对其大加褒奖,顺带踩一脚林徽因与陆小曼。要说我,像张幼仪这种恶毒的女人,给林徽因、陆小曼提鞋都不配。
张幼仪是买办,买办没好人
难怪徐嫌她唯利是图,没有一点家国观念
张幼仪既无大义,又无小义,这种人社会并不需要她。
真实历史怎么样还真不知道,战争期间祖国大义还是排在第一位的。
真的?那小资们的美化套路太可怕了。
没想到她是这样的女人,那徐志摩和她还真是天生一对,不分高下啊
徐志摩瞧不上张幼仪别让人家怀孕啊!,怀上因为会影响他婚外追女人而让妻子打胎这是人做的事吗?
富人的钱基本都是这么来的,有赚钱的路子谁还会嫌钱多?现在不也一样吗?
真要挖起来,哪个名人屁股后面干净!
这么敢写!佩服的很
丈夫抛弃了她,她不赚钱你奍她
说明娘家厉害的重要性。
真没想到啊
徐志摩跟她离婚时,她并没有发国难财。而且做她这种生意的不仅只她一家公司。她充其量是个小老板。
想都能想到,在那个年代没点狠劲,不发国难财能活的那么滋润?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可能正因为没有大义,徐志摩才会喜欢林徽因吧!无论有些人怎么说林徽因如何!但她确实为我国古建筑做出了贡献!林徽因只是做生意没张幼仪强,其他方面甩张几条街!
幸好张幼仪是个女强人,不然要被徐渣欺负死
不要胡写
有理有据,中肯
徐志摩的所谓浪漫,就是文人耍流氓的托词。
因为徐是浪漫主义诗人,所以跟她肯定合不来。
你有来我有往。说不上谁更坏,只是都很自己顾自己罢了
我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描述张幼仪的!如果她真的这么坏,以前怎么没人说?最好是核实清楚,因为张幼仪死了这么多年了,死后是盖棺定论的,现在听到这种对她的恶评有些突然,因为大家都比较非议陆小曼,现在看来,以前的认知感觉被颠覆了,虽然这两位徐志摩的女人与大家没有什么关系,但听来还是感觉很突然。
没有家国大义
徐志摩挖朋友墙脚,娶了陆小曼
吃饱了撑得!也不用这样博眼球啊。
无聊标题
看来她是一生追求财富,留学海外,也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现代女青年。
原来云裳有徐志摩家的股份,之前只看文章知道是她弟送给她的,她的哥哥弟弟都对她多照顾。之前看到她在国外又要赚钱又要养二子,多辛苦,没提徐父每月付很多生活费的。原来如此。
如果是事实,那之前的故事是谁写的?
她和徐志摩不是一路人
都是烂人写的,没有事实根据。
文人墨客一张嘴
死了那么多年,天天鞭尸[???]
渣男想洗白[笑着哭]
中国有许多斯文败类,一边说受包办婚姻所迫,不得已和不爱的人结婚,但结了婚上床生孩子两不误,最令人不齿的是自已遇上了真爱竟然让怀孕的妻子打掉腹中的胎儿,简直不配为人!
成功的政、商人士,大多都有独到眼光和特点,要不怎么撰的钱,要不怎么让人为自已所用!要斗得起得过,要不怎么胜人一筹[得瑟]!情怀这东西,有人真是看人分时!愿此生风和日丽!
是真的吗?怎么与以前看到的所有都不一样呢
他们那里的人司空见惯了
来源地根据呢
你是陆锡瑶的后人吗?知道的这么多又那么恨[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结尾文字暴露的你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堪比贾宝玉和薛宝钗,只差林妹妹不肯配合,提前溜了
我发现网络一个奇怪的现象,要是女的,没有一个两个罪名总有人难受。
如果是这样那就和汉奸一样
林徽因家满门忠烈,比张幼仪正派多了
是不是真的呀?第一次听说这事
你小心被打拳[得瑟][得瑟]
国家层面没丑化她是考虑到统一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坏女人
嫌弃还跟对方生了两个孩子。[得瑟]
张幼仪离婚不离家,公婆是她养老送终,还给老人送过一栋楼
被老公无情抛弃的苦女人,你还希望她有大情怀大爱心?不经她人苦,不劝她人善 经商天才,无商不奸是她的真实写照[点赞]
张和徐其实很相配的
人是一个多面体,我们只看到他们想给我们看到的那几面,其他的都没有展示出来
一码归一码,结婚前就没瞧上,可以离婚,联姻得到利益后因为有了新欢还让妻子怀孕,打胎,妥妥渣男… 张幼仪好坏不知道真假,但是什么都改变不了徐志摩妥妥渣男
现实版贾宝玉娶了薛宝钗[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