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是肝内“湿毒”多了,把肝脏堵了!

在中医理念里,抽动症的产生和 “湿毒” 密切相关,它就像身体里的 “捣乱分子”,悄悄流进肝脏,引发一系列问题。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运转的小宇宙,而肝脏则是其中极为重要的 “化工厂”,肩负着代谢、解毒等重任。
正常情况下,身体的水液代谢顺畅,不会产生多余的有害物质。

但要是生活习惯不健康,比如孩子经常吃那些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像炸鸡、奶茶、薯片等,这些食物就像一个个 “小麻烦”,进入身体后,会让脾胃这个 “消化小助手” 不堪重负。
脾胃功能一旦受损,就没办法正常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营养,多余的水液也不能顺利代谢出去,慢慢就会在体内堆积,形成湿邪。

湿邪在身体里待久了,就会变得更 “坏”,和其他有害物质结合,变成湿毒。
这些湿毒会随着身体的气血运行到处乱窜,很容易就流进肝脏。肝脏本来工作得好好的,被湿毒这么一捣乱,就无法正常发挥疏泄功能了。
肝主疏泄,不仅能调节身体的气机,还和我们的情绪、肢体活动密切相关。

肝脏被湿毒影响后,气机不畅,就像道路被堵住了一样,气血运行受阻。
这时候,肝风就容易内动,而肝风一动,孩子就会出现频繁眨眼、挤眉弄眼、努嘴、摇头、耸肩,甚至是肢体的不自主抽动。
当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身体表现来判断是不是和湿毒入侵肝脏有关。

先看孩子的舌苔,会发现舌苔又厚又腻,就像上面盖了一层白白的或者黄黄的 “脏东西”,这就是体内湿毒重的明显标志;
有的孩子舌头颜色还会发暗,甚至出现一些瘀斑,这是因为湿毒阻碍了气血运行,导致瘀血形成;
再看看孩子的大便,可能会变得黏腻不成形,粘在马桶上很难冲干净;
平时还容易感到困倦乏力,没什么精神,即使睡了很久也还是觉得累。

之前有个叫阳阳的小朋友,刚上小学三年级。
他的父母发现他总是不自觉地频繁眨眼,一开始以为是眼睛不舒服,滴了眼药水也没见好,后来还开始出现嘴角抽动、摇头的情况。
带到我这里看诊时,我发现阳阳的舌苔黄腻,舌边还有齿痕,大便也总是黏糊糊的。

结合这些症状,我判断孩子就是因为体内湿毒入侵肝脏,导致肝风内动引发了抽动症。
于是,我为他制定了一套调理方案
开了一个方子,以清热利湿、平肝息风为主。
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整以及适当的运动,帮助他排出体内湿毒,恢复肝脏的正常功能。
最终经过调理,孩子症状逐渐消失了,慢慢减量停药,随访未见复发。

夏奶奶有话说:
每个孩子的体质和病情都千差万别,抽动症的表现和严重程度也各不相同。
所以,在面对抽动症时,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详细的辩证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治疗方法,帮助孩子摆脱抽动症的困扰,健康快乐地成长。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