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积云的重量=83头非洲象重量

辽沈晚报 2025-04-16 07:26:28

小记者在探寻气象的秘密。小舒 摄

“老师,天上那团‘棉花糖’到底有多重呀?”“云朵是怎么形成的?”在气象活动日那天,孩子们指着头上的云朵提出自己的疑问。原来在我们头顶飘浮的云朵,背后竟然藏着这么多的“秘密”!

原来云是“棉花糖大象军团”

•重量之谜:83头大象天上飞

虽然云看起来轻飘飘的,但一片1公里见方的蓬松积云(约500吨重)相当于83头非洲象(按每头大象6吨计算)挤在一起!这相当于让4个北京动物园所有大象集体飞上天,还得再借隔壁天津的大象凑数才能托起这片“棉花糖”。

•高度挑战:133头大象叠罗汉

如果把一片400米厚的云实体化,它的高度堪比133头大象垂直叠罗汉(按每头大象3米高计算)。这比埃菲尔铁塔(324米)还高,足以让长颈鹿都患上颈椎病!

•体积奇迹:2.5亿头大象充气占领天空

把云拆解成大象气球,一片1立方千米的云能塞进2.5亿头非洲象(按每头4m

^3计算)。这相当于让全非洲的大象(约52万头)集体吹胀480倍!

五种罕见云朵的奇幻档案

1.马蹄云

外形:像一个倒挂的金属马蹄,中间凹陷,边缘卷曲。

生存法则

:当上升气流突然被切变风“掰弯”,就会形成马蹄状,但通常只存在几十秒!

2.乳状云

外形:云底挂满密集的肉瘤或奶牛乳房,压迫感拉满!

天气预警:

当云中下沉气流把冰晶和水滴挤成下垂口袋,意味着雷暴、冰雹甚至龙卷风可能在路上。

3.贝母云

外形:极地夜空中泛着珍珠母贝的虹彩,像打翻的极光颜料盘。

高危警告:

这种云住在平流层,和酸雨成分一样,美艳程度与危险指数成正比!

4.波状云

外形:云层顶部泛起整齐的波浪卷,像梵·高的画作《星空》的现实版!

观测提示:

上下两层空气速度不同时,交界处被剪切成流体漩涡。它是NASA认证的“最像艺术的云”!

5.夜光云

外形:深夜高空闪着幽蓝银光,仿佛外星舰队隐身失败。

细思极恐:

它们出现在80公里高的中间层,由彗星尘埃+冰晶构成。这是全球变暖的“副作用”,甲烷增多为它们提供了原料……

云朵“七十二变”背后的科学

对于云的形成,辽宁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韩江文也给出了专业的解答。当阳光亲吻大地,湖泊、土壤和植物中的水分子便开始了一场奇幻旅程。它们化作无形的水蒸气飘向天空,随着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这些气态“旅行者”逐渐被寒冷包裹,最终在某个临界点凝结成直径不足头发丝的小水滴(单滴仅约0.001克),或是直接化作晶莹的冰晶,无数的水滴或冰晶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云。

这些水滴或冰晶的半径通常小于100微米,自由下落的最大速度仅约毫米/秒量级,即便是最轻柔的上升气流也能托住它们。另外,由于微小水滴受空气分子热运动的撞击,产生无规则运动,进一步延缓沉降‌,同时在对流层中,空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流动不断为其提供支撑力,抵消部分重力影响‌,使其悬浮在空中。

云的万千姿态则是大气舞台的立体投影。当气流平稳时,水蒸气缓慢上升形成平展的层状云;若气流剧烈,则形成高耸的积雨云。高空温度、湿度分布不均,导致水蒸气在不同区域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松散或密集的云体结构‌。云团在移动过程中会随环境温度、湿度变化而改变自身结构、形状。高空风的吹动会使云的边缘破碎或重组,产生千变万化的形状,不同高度、密度的云层随风移动,相互穿插或遮挡,也可以产生视觉上的形态组合变化‌。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张铂 张帆采写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