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若是没有朋友,就会很快感到孤单。
为了过更热闹的生活,便于在困难时,有人帮忙,我们不断去交朋友,甚至主动请客吃饭,挽留某种关系。
但我们经常疑惑,为什么自己那么真诚,仍旧会没有朋友呢?为什么有人的,根本不在乎有没有朋友?
别急着索要答案,等你一个朋友都没有了,自然会发现人际关系的秘密。
当你的人生处于以下几种状况时,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01
没有朋友,是因为你没有价值。
看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混到最后,一个朋友也没有,往往只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身上没有值得别人交往的价值。”
是的,你和人交往,总不能处处占便宜吧,总得给人什么东西。或者给人一种智慧,也行。
你空空两手,脑海里也空空荡荡,用什么与人交换呢?
就是原本是朋友的人,因为价值的丢失,也会慢慢孤立你。人穷莫入众的道理,一目了然。
唐朝的某一天,诗人张继和几个同学一起去京城赶考。
大家都兴致勃勃,说如何做官,如何读书。
科考之后,有人中进士,有人不中。人与人的层次立马就拉开了,落榜的人,失望而归。
张继中了进士,但是铨选落第。
接着发生了安史之乱,皇帝外出避祸;张继挤在陌生的人流里,到了苏州。乍一看,景色不错,但是内心却茫茫然,孤独不已:“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只有孤独、忧愁、漫天的星光和自己作伴,辗转不能入睡。
人没有价值的时候,难免要孤零零的。不要说别人“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你自己也在潜意识里,会去靠近有价值,并且很有可能帮忙的人。
朋友的关系,在中年时,是最现实的。大家都要养家,出门工作,几两碎银很重要。若是每天吃吃喝喝,谈情,吹牛,是浪费时间的。
02
没有朋友,是因为你收起了大方。
人与人交往,是有分享欲的。
通过分享每天得到的信息,可以给别人好的感觉,增加信任。
分享自己的美食,就是请客吃饭,大家其乐融融。
你还可以在时间上大方一些,听别人倾诉,多番聊天。在一个人身上耗费了几天时间,那也是头回生,二回熟了。
最大方的人,习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把自己的钱财拿出来,给最苦的朋友,也可以借钱给朋友。
当有一天,你不再大方了,什么都顾着自己,自然就没有朋友了。
北宋的王安石,在京城做宰相的时候,家里热闹得很。
明代作家冯梦龙在文章中,如此说:“离府一箭之地,东坡下马步行而前。见府门首许多听事官吏,纷纷站立。”
苏轼去拜访王安石,只能远远地看着,因为门口人太多,根本就挤不进去。
后来,王安石隐居江宁,不再过问朝廷的事情,专注于写文章。家门口就冷清多了。昔日的好友,也纷纷避让。
诗曰:“可怜覆谏因高位,只合终身翰苑中。”
人一旦不大方了,混吃混喝的人就会走开,避免自讨没趣;倾诉的人,也会沉默,因为你不再回应;求你办事的人,也不见了,因为你不会帮忙。
借钱的人,那就更不会来了,把你当成仇人,也不一定。口口声声说你,一毛不拔。昔日借钱给他的事情,也忘记在脑后了。
03
没有朋友,是因为你习惯了独行。
当然,有一种人,天生就讨厌朋友,并且把社交看得很通透。
如古人说的:“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一直独行,对别人爱理不理,那么没有朋友是很自然的。谁能承受,一段不冷不热的关系呢?
在《伊索寓言》里,有一个小故事。
一个卖木炭的人,发现隔壁来了一个邻居,是漂洗布匹的人。
卖木炭的人赶紧提着礼物,去拜访邻居,表示友好。毕竟,远亲不如近邻。大家还是生意人,可以互相关照。
漂洗布匹的人看到礼物,一点都不高兴,还说:“你的诚意,我知道,但是请你离我远一点,我漂白的布,避免被你弄黑。”
从生意上来说,同行是冤家;从生活上来说,洗白和染黑是对立面,彼此不交往,最好不过了。
不管用什么方式交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路要走,那就别牵扯太多。避免在路口分别,有撕心裂肺的痛苦。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听音乐,一个人看山水,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喝酒......都是可以的,欢愉在内心,不必告诉人,更不会指望谁能感同身受。
04
有人劝你:“人抬人抬出高人,僧抬僧抬出高僧。”
而现实情况,不是人家说的那样。若是抬举错了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若是无端被人抬举,那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圈套。
当你去抬举别人的时候,人家是会防备你的,因为怕你有事相求。
再看那些高僧,往往是高深莫测的样子。他甚至都找不到接班人,因为精神层次太高了,只能曲高和寡。
如果你一个朋友都没有,那就静下来,内观自己,处于什么状态,要改变,或者不改变,都随便自己,别强求。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是一座孤岛,但也不必把看起来像朋友的人,当成真心朋友。
聚散都在风中,来无痕,去无声。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