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保易太子,宫廷风云起!这场争斗如何改变历史?

钱洪昌笔下漫谈 2024-04-07 19:40:59

刘邦多妻多子。他有点好色,虽然出身农家,但不安心务农,在社会上游荡。

他是沛县人,当上泅水亭长之后,在一方有了点势力,交结较广,有时还为沛县公务跑跑京城咸阳,故较之农民见多识广,更比农民有权有势,常在酒馆饭店吃喝鬼混。

早先与一个曹姓女子非婚同住,生有一子名肥后来封为齐王,旧时称为“庶子”,是不能传宗接代的,故不能为刘汉皇朝的太子。

他自认识县长的贵客吕公之后,得到其赏识,便与吕公之女堆字娥殉结了婚,生下长子名盈。

此时吕锥在农村刘家,有时下地劳作,还带着刘盈置于地头。

刘邦于反秦斗争胜利之后,公元前年初受封为汉王,吕堆便为王后,刘盈便成了王太子。

但吕难母子并不在汉王刘邦身边,还住在家乡沛县。

刘邦觉得项羽主持分封诸侯而自称楚霸王,只封其汉王,有贬抑之意,很不公平,于是当年五月举兵反楚,讨伐项羽。

起初出兵顺利,一路东进,于次年即公元前年取得了彭城今江苏徐州。然四月彭城一役,汉军惨败而退。

吕后在劫难逃,被项羽的楚军捕获,直至公元前年秋楚汉订约鸿沟分界之时,才被放归至汉营。

她当了三年俘虏。

吕后美色不足,土气有余,但很坚强能干刘盈为人老实,不大机灵,但待人较为宽厚,这都与母子俩一度生长在农村大有关系。

刘邦早在当汉王之初,耐不得独身寂寞,便娶了个戚氏为姬。此女子年轻貌美,能歌善舞。从此刘邦常将她置于身边,赏色娱乐。

两人相欢,生有一子,非常得意,取其名为“如意”。此名语意双关,可想而知。如意生于王宫,长在帝王之侧,娇养得宠,机灵乖巧。

故刘邦喜欢异常。如意生于何年史书记载有点问题。《史记》记载是“如意为赵王,年十岁。”《汉书》也如此记载。两者“十岁”的“十”字有问题。

如意为赵王是在汉九年公元前年,当时他不可能已有十岁。本人以为“十”乃“七”字之误。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意为赵王既然是汉九年之事,那么他当年就不可能是十岁。

试想,刘邦娶戚氏是在汉元年春为汉王之后。假如如意汉九年已是十岁,那他就不可能是刘邦与戚姬所生,必是戚氏与他人结合的产物,则此子怎能使得刘邦如意而欲以为太子呢设想如意生于汉元年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汉元年春刘邦才被封为汉王,四月才到了汉中。即使此时已娶戚姬,那到年终秋末也只有七八个月的时间,戚氏如何十月怀胎生子呢如意必在刘戚成婚后第二或第三年出生,才合自然,比较正常。

但若如意生于汉二年,至于汉九年是八岁,而“八”字不大可能误为“十”。若言如意生于汉三年,至于汉九年是七岁,“七”字篆隶两种字体都易讹误为“十”笔尾不翘起而直拖下,就成了“十”字。

因此本人以为“年十岁”之“十”字必为“七”字之误而无疑。如此看来,如意比盈年少六岁。

刘邦为何欲易太子先看两条材料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盈、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汉兴,吕娥约为高祖正后,男为太子。及晚节色衰爱弛,而戚夫人有宠,其子如意几代太子者数矣。

据此分析,刘邦欲易太子的原因是太子盈“为人仁弱”,刘邦对他感到“不类我”,不喜欢觉得如意“类我”,非常高兴。

欲使类己的爱子立为太子作接班人。此乃难免的人情。这是基本的一条。戚姬比之吕后,可能年轻十岁左右。

吕雄嫁与刘邦之时,早已待字闺中,虽不是老姑娘,二十出头是很可能的。她由楚营返汉时,想已是三十开外的中年妇女。

很快也就“色衰”,因而与刘邦间“爱弛”了。戚氏讨得刘邦喜爱,正是她年轻貌美之故。

所以能得宠幸,“常从上之关东”,伴随而不分离,还日夜嘀嘀咕咕,甚至撒娇哭闹,要求升高。

这是重要的一条。

刘邦欲易太子始于何年史无明文记载。一般看来,当发生于汉三年如意出生之后。

戚姬因得到宠爱,常在刘邦身边,为了固宠掌权,光耀于世,便向刘邦提出种种要求,早知刘邦欲易太子之念,更是附和增温,可谓两人早就一拍即合。但刘邦究竟何时公开向朝臣提出这个问题很难确定。

猜测起来,大概不会早于灭楚公元前年初之前,因为那时军事斗争压倒一切不会晚于汉九年公元前年立如意为赵王、任周昌为赵相之时,因为那时已有慎防吕后为非之意。

依据,'口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及吕后晚节色衰爱弛,而戚夫人有宠,其子如意几代太子者数矣',等史料来看,可说大致如此。

《二吕后欲保太子吕后亲生之子盈既已为太子,那就是她晚年扩权张势的最大的希望,永保富贵之宝。

将来太子登上帝位,她就因是母后而称太后。太子盈“仁弱”也没啥关系,甚至还是好事,她可因此而弄权,过问政治,为所欲为。

吕后欲保太子,亲自出马交涉难有效益,刘邦业已疏远之,不会听她唠叨。但她还是尽力讨刘邦欢心,为其卖力效忠。

她深知刘邦疑忌一些强势能干的老将功臣,竟然于汉十一年公元前年接连害死了韩信和彭越。

韩信早在其带兵取得齐地请求封为齐王之时汉四年,公元前年春,已为刘邦忌恨,故在灭楚之后,于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不久大约公元前年初,刘邦就贬韩信为淮阴侯。

从此用兵,再不用之。只是留他住在长安,实际上等于软禁。

韩信自然不甘心,有时在刘邦面前自称用兵“多多益善”,而言刘邦将兵不过十万。对于周勃、灌婴等大老粗的将领更是轻视,不屑与其为伍。

有时难免说些牢骚话,也可能对个别稍年轻的将领如陈稀辈吐露怨恨之情。刘邦出征陈稀时,吕后在长安骗韩信进宫,斩了韩信。

刘邦返回长安,知韩信死,“且喜且怜之”。“怜”的情况复杂,可能惜其将才,也可能假惺惺“喜”则是幸在吕后为其解了疑忌,除了心头之恨。

彭越在楚汉战争中协助刘邦反楚立了大功,被封为梁王。他一直顺从着刘邦,汉十年还到长安朝见之。

仅因这年秋天在调兵遣将问题上未能遂刘邦的心愿,为其疑忌,于是被捕判罪,并被流放而遣往蜀地。

吕后路遇彭越。彭越请求她为其说情,恳求改贬至故乡昌邑。吕后表面上许诺,而暗地里奏请刘邦诛之了事。于是她“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

汉十一年三月彭越被族诛。吕后尽管投合了刘邦的心意,讨他的好,然而并未能因此扭转他欲易太子的念头。

吕后还寄希望于故旧老臣的帮助。但是,相国萧何虽与刘邦老同乡、老同伙,共同起事,有着特殊的哥们关系,但他深知刘邦为人,故为其部下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对其百依百顺。

即便如此,还曾于汉十一年末被其误解有罪被关进监牢多日。他自顾不暇,岂敢逆刘邦易太子心意而多言。

另一个刘邦的老同乡、老同伙曹参,时在齐王国为相,远离京城,难以置嚎,还可能是装聋作哑。

至于周勃、灌婴、夏侯婴等辈本有资格说话,但也不敢声张,或是应付一言,而不敢坚持。

只有周昌敢于直言,公开反对刘邦易太子。据说,对于刘邦欲易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周昌则强争之。史有记载太子几废”。

周昌虽未能阻止刘邦易太子的想法,但却使其念延缓了。这对吕后实在帮助不小,故她“跪谢”是值得的。

樊啥必是保太子一派的。他是吕后的妹夫,又是刘邦的同乡同伙,亲厚异常。在太子问题上自然倾向于保卫。

必为众所瞩目。他未公开表态,更未顶撞刘邦,但已被刘邦怀疑而欲清除。有史为证其后卢给反,高帝使啥以相国击燕。

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啥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啥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

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啥。

陈平畏吕后,执啥诣长安。还另有相同的证据燕王卢缩反,上使樊啥以相国将兵攻之。

既行,人有短恶啥者。

高帝怒日“啥见吾病,乃冀我死也。”用陈平谋而召绛侯周勃受诏床下,日“陈平垦驰传载勃代啥将,平至军中即斩啥头”二人既受诏,驰传未至军,行计之日“樊啥,帝之故人也。

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婴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后悔。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未至军,为坛,以节召樊啥。

哈受诏,即反接载槛车,传诣长安,而令绛侯勃代将,将兵定燕反县。

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日“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

两篇所记,稍有矛盾,然大体上一致,可信。于此可见保易太子之争,激烈异常,刀光剑影。

刘邦是要清除吕氏掌军权的死党樊啥,嘱咐陈平、周勃去执行任务。

周昌在大臣中人微言轻,口吃,讲不出什么道理。刘邦一笑了之。但周昌这个言行,已使吕后感激不尽。

吕后当时“侧耳于东厢听”,晓得周昌强争情节,见到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周昌虽未能阻止刘邦易太子的想法,但却使其念延缓了。这对昌后实在帮助不小,故她“跪谢”是值得的。

樊哙必是保太子一派的。他是吕后的妹夫又是刘邦的同乡同伙,亲厚异常。在太子问题上自然倾向于保卫。

必为众所瞩目。他未公开表态,更未顶撞刘邦,但已被刘邦怀疑而欲清除。有史为证: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

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官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

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还另有相同的证据燕王卢绾反,上使樊哙以相国将兵攻既行,人有短恶哙者。

高帝怒曰:“哙之。见吾病,乃冀我死也。”用陈平谋而召绛侯周勃受诏床下,曰:“陈平亟驰传载勃代哙将,平至军中即斩哙头!”二人既受诏,驰传未至军,行计之曰:“樊哙,帝之故人也。

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惩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后悔。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未至军,为坛,以节召樊哙。

哙受诏,即反接载槛车,传诣长安,而令绛侯勃代将,将兵定燕反县。两篇所记,稍有矛盾,然大体上一致,可信。

于此可见保易太子之争,激烈异常,刀光剑影。刘邦是要清除吕氏掌军权的死党樊哙,嘱咐陈平、周勃去执行任务。

陈平、周勃在太子保易问题上是骑墙观风派。陈平奉刘邦之命,带着周勃去北方战场行事。陈平机灵,自行一套,将樊啥带了回来。

这显然是既顺刘邦,又畏吕后,骑墙观内外,防左又防右,随风而动,待机将来。陈平足智多谋。

他是在楚汉相争期间由楚营来投向汉王的。

虽然以智谋立功颇多,然在文武大臣中数不上顶尖人物,文臣比不得萧何、张良,武将比不得周勃、樊啥谋次于张,亲不如樊,官低于萧、曹。

故他在朝廷,凡事须先观察分析,权衡利弊,然后言行。

吕后对陈、周两人,无法掌握,也未拉拢。

两人为何受诏而又不斩樊啥呢他俩这种两面应付、阴阳两套的行为,真正的决定性因素,这时已不是刘邦掌握的皇权,而在于当朝第一谋臣张良已倾向于吕后保太子派,并已壮大了太子盈权势之故。

0 阅读:4

钱洪昌笔下漫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