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剩男剩女“成灾”,最好的解决方法就一种

枫韵紫秋 2022-12-15 17:16:41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随着城市化的加快,人们对待感情的态度和择偶观念的更迭,加之疫情三年让人们的生活状态、工作方式和个人习惯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初婚人数在今年首次跌破1200万人,创造了三十年以来的新低。疫情对于年轻人婚恋意愿的影响,将会直接导致结婚人数和初婚人数的下降,进而会产生诸如出生人口数量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放缓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等负面影响。

根据2022年11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网站刊发的《疫情之下内蒙古居民结婚对数创新低》介绍称:“持续3年的新冠疫情,不仅对我区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影响着我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结婚率也在下降,2021年全区依法办理结婚登记居民13.27万对,创2004年以来全区居民登记结婚对数的新低。”由此可见,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的不止是经济和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加大了适婚年龄男女的脱单问题。疫情三年,剩男剩女“成灾”,最好的解决方法就一种。

但情况虽然如此,单身男女在疫情期间的恋爱期待值却是只增不减,尽管有将近七成的人坦言虽然在家期间并未被频繁催婚,但自己在经历了疫情之后更加渴望能有一段美好的爱情,其中相比于女性,男性对于脱单的期待值会有更显著的提升。想要寻找另一半的原因也主要集中在希望体验爱与被爱和两人共同奋斗来提高生活质量这些方面。看得出来单身男女在疫情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思考的深入产生了较为强烈的恋爱意愿,但似乎因为疫情却导致脱单进程频频受阻。

在微博投票“疫情对脱单是否有影响”当中,有接近八成的人选择了“是”,其主要表现为由于日常出行受阻而导致相亲计划被打乱以及逐渐适应一个人生活、工作受到影响导致个人经济压力增大等等。那么在目前“剩男剩女”几近成灾的情况之下,或许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走出去,扩展自己的交际圈子,认识更多的新朋友,才有可能找到那个另一半来共度余生。根据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和“青年之声”婚恋服务委员会在京联合发布的《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中显示,当代青年择偶呈现更加多元化的特点,更加注重内在的匹配度。

与此同时,男性青年的认同度比女性青年要高,超过半数以上的男性青年表示对婚姻“很有安全感”,因此男性青年也会选择更加主动地去追求爱情,而很多女性朋友则会选择“不主动”。相比于线下交友活动,青年团体对于婚恋APP、相亲网站和电视相亲节目的认可度较低。尽管年轻人们的脱单愿望十分强烈,但现实的处境却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择偶标准,而且这个标准普遍不会太低。男女双方兴趣爱好或学识阅历的匹配程度、经济能力是否相当、两人的价值观是否匹配等等,都是在进入一段恋爱关系之前必经的考核项目。

如果想要摆脱单身的处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接触更多的异性”。接触异性的渠道有很多种,例如身边的同学、朋友,和自己关系较好的人,或者是参与家里安排的相亲、婚恋平台和社交软件,但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单纯地坐在家里苦等爱情是不可取的,年轻人应当主动出击,充实个人的社交和生活,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异性,这样才能够争取到缘分。同时社交也包括很多种,不止是找男\女朋友这样的动机,还可以有更多的互动,也有朋友的朋友在等着你认识,脱单也不宜太过急于求成,这会给人很强的目的性。

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人,如果饥不择食则容易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遇到一些鸡肋式的人物,这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恋爱观。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很多异地恋的情侣由于封控很难见面,结婚似乎就更成为了天方夜谭,长期不见面影响感情以至于最终形同陌路也时有发生,毕竟只是隔着屏幕聊天的话,内心的空虚还是很难弥补,感情变淡也是人之常情。因此在这里也希望许许多多有情人能够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感情,相互之间的陪伴和厮守都是无价的,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失去一段可遇不可求的缘分。- The End -作者 | 汤米达| 梅菜扣肉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