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印边境问题是中国和印度两国之间的问题,但是对于一直想要给中国找麻烦的美国来说,中印边境问题和中国台海问题一样,都是美国的重点关注领域。而最近,随着部分印度媒体开始热炒中印边境藏南冲突事件,美国也加大了对中国相关行动的监控。根据美国军事网站《战区》的报道,美国卫星发现在中印藏南冲突后,中国预警机和大量无人机直接现身西部高原机场,这也被美媒视作是解放军对印军的一大震慑手段。

从这张卫星照片上来看,解放军在该机场至少部署了10架苏-27/歼-11/歼-16战斗机,2架空警500中型预警机和12架中大型无人机。空警500中型预警机的机身长度大约是34米,以跑道上的空警500中型预警机作为参照物来看,该机场的跑道长度在4000米-5000米之间,属于标准的长跑道了。除了能够起降空警500中型预警机外,起降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运油-20大型空中加油机和轰-6K型轰炸机绰绰有余。

轰-6K也已经在高原地区进行了常态化部署苏-27/歼-11/歼-16可以说是西部战区空军的主力装备了,西部战区空军目前除了歼-16战斗机之外,还装备有苏-27SK战斗机、歼-11A战斗机和歼-11B战斗机,再加上歼-20隐身战斗机,装备了中国目前所有的重型战斗机。不过,考虑到苏-27SK战斗机和早期的歼-11A战斗机在面对印度空军的苏-30MKI战斗机和“阵风”战斗机时并不占优势,未来要么参照歼-11B升级到歼-11BG的模式进行升级,要么就是直接用歼-16战斗机取代了。

至于我军无人机在高原地区驻扎实际上已经不算是什么大新闻了,只不过此次出现的数量着实不少,算是比较罕见的情况。从机翼外形上来看,最好辨认的无疑是“无帧-7”,其采用了前机翼在下,后机翼在上的“负交错”连接翼设计。这种设计能够在结构重量较低的情况下,有效提升“无帧-7”的升力系数和侧向控制能力。

“无帧-7”之所以采用这种结构设计,与其作战目的有很大的关系。“无帧-7”被称为中国的“战略之眼”,主要执行高空侦察任务。如果像传统的无人机那样采用平直翼设计,那么机翼就需要做得很长,在高空飞行时很容易出现气动弹性发散问题。而采用前机翼在下,后机翼在上的“负交错”连接翼设计,则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平直翼的气动弹性发散解放军此前就已经公开宣布了“无帧-7”型无人机进行实战化训练的消息,并且,“无帧-7”还参加过对台海空域的侦察和巡航。此次现身西部高原机场也在情理之中。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无帧-7”这种本来就是为高空飞行而设计的侦察无人机很适合在这种环境下使用。中印边境线漫长,并且部分地区地形地貌复杂,仅靠人力难以实现全天候有效监控。而“无帧-7”的加入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印军如果有异动,“无帧-7”也能够及时对其进行全程监控。

另一款使用后掠翼设计的无人机很像是“无帧-10”型无人机,“无帧-10”在今年的第十四届珠海航展上大出风头,这是一款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电子侦察机,主要用于遂行电子侦察任务,续航时间超过8小时,平均飞行重量超过3200公斤,可对敌方雷达信号进行侦收和定位。

在印度空军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如中国空军的情况下,印军也装备了诸如S-400防空导弹这类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而“无帧-10”型无人电子侦察机则能够对印军的防空系统雷达进行精确定位,并将相应数据传输给中国空军的作战机种,使用反辐射导弹对印军防空导弹展开远程打击。

中国空军装备的“鹰击-91”反辐射导弹剩下的无人机均使用平直翼设计,从外形上来看很难确定具体型号,毕竟我军装备的平直翼无人机型号不少。但是目前我军“攻击-2”察打一体无人机的装备数量不少,所以这些平直翼无人机中应该有一部分为“攻击-2”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作为我军装备的一款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攻击-2”的整体性能非常不错。

“攻击-2”采用了大展弦比中单翼设计,垂尾使用了“V”字型设计,其最大飞行高度为9000米,能够避开印军目前装备的绝大部分单兵防空导弹和部分中近程防空导弹。巡航速度为200公里/小时,紧急情况下能够以37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动,代价是燃油消耗速度会加快。其机长11米,翼展20.5米,在使用巡航速度的情况下,航程可以达到4000公里,作战半径在2000公里左右,可以完成对中印边境绝大部分地区的覆盖。

在攻击能力方面,“攻击-2”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外挂点增加到了6个,如果使用复合挂架,那么一次可以携带12枚精确制导炸弹。而在弹药种类方面,除了“蓝箭”-7这类空对地导弹之外,还能够使用“雷石-6”这类滑翔制导炸到,对印军较为坚固的土木工事和主战坦克等“硬目标”展开攻击。

实际上,无人作战装备目前已经成为我军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最近解放军第82集团军举行的一场实战化演练中,我军直接使用了无人装甲救护车和无人救护直升机进行战场救护演练,这种无人作战装备是目前的印军可望而不可即的。而在无人攻击作战装备方面,南疆军区某合成师装备的无人战车也在实战演练中展现出了不俗的战斗力。


两架空警500中型预警机十分显眼,又很容易让人忽视。在这几年中国空军的大部分行动中,空警500中型预警机的亮相频率非常高。这也让很多人对空警500预警机的出现有些麻木了。但实际上,空警500预警机和多款共计12架无人机现身同一个机场,本身就说明了另一个问题——空警500预警机能够指挥我军无人机进行机群作战。

这实际上是一个意料之中的情况,作为我军重要的战场指挥机,空警500预警机具备强大的规模指挥能力。而随着我军无人机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将预警机兼容进无人机指挥体系中就成为了一个必然的选择。南疆军区某合成师高原联合作战演练中就提到了无人机“蜂群”自杀式攻击的作战模式,无人机“蜂群”自杀式攻击的威力和同时出动的无人机数量有很大的关系,用空警500这类预警机来指挥正好合适。

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我军应该已经至少能够用空警500预警机实现对“攻击-2”察打一体无人机和“无帧-7”高空侦察机的指挥,接下来也会实现对“无帧-10”等新装备的无人机的指挥兼容。这样一来,战时只需要出动若干架空警500中型预警机,就能够指挥一大群无人机统一行动,给予印军重创。

而反观印军方面,印度自行国产的数款无人机在经过多年的改进后,质量仍然不能达标,迫使印军不得不从美国、印度进口无人机。但印军对进口的高价无人机的操纵也不算熟练,多次出现了无人机坠毁事故,损失了不少宝贵的进口无人机。在无人作战这个领域,印度和中国之间还存在着几十年的差距。印度想要通过买买买来弥补上这个差距,可以说是痴心妄想了。

坠毁的印军进口无人机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