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完便当又要做便利店,库迪不务正业这是想干嘛?

江瀚盘古 2025-02-22 05:59:19

最近几年,咖啡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库迪和瑞幸这对师兄弟可谓是各种操作不断,就在最近库迪再次宣布要做便当又要开便利店,让人不禁想问这么一系列的大操作,库迪咖啡到底目的何在?

一、卖完便当又要做便利店的库迪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库迪咖啡宣布推出便利店型,进军便利店行业。此次升级旨在更加贴合客户场景需求,提升门店效能,并增加门店收入

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表示,便利店作为线下零售的主要业态,咖啡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具有高频刚需属性,和便利店场景有着天然匹配度。

李颖波还透露,库迪现在已经有完整的便利店采购和研发团队,团队基础能力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搭建。

由此,库迪咖啡门店业态将包含咖啡店、便利店和店中店三种店型。同时,公司维持2025年底5万家门店终端的目标不变。

近期,库迪咖啡北京有门店试水,上新了“热食便当”和“早餐面点”,包括13.9元狮子头饭套餐、14.9元鸡腿饭套餐等,此外还直接卖把子肉、卤鸡腿等卤货。

库迪咖啡现在的门店业态包括咖啡店、便利店和店中店三种店型。其中,咖啡店合并了原有标准店和快取店的功能;便利店以咖啡为主题,并选取常规便利店的部分产品品类;店中店将承担其在去年5月推出的便捷店的功能,植入到关联的连锁业态,比如连锁餐厅等。

而新推出的“便利店”和“店中店”则承担了实现它5万家野心的重任。库迪方面称,中国有各类大大小小的便利店30万家,可以通过库迪模式“翻牌”便利店、夫妻店的方式完成扩张。

但无论是便利店模式还是店中店模式,目前看来都撑不起库底10个月内想开4万家店的狂野目标。

二、库迪这是想干嘛?

近日,库迪作为以咖啡业务起家的品牌,近期在市场上的动作频繁,不仅继续深耕咖啡市场,还开始涉足便当与便利店业务,这一系列举措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战略考量与市场逻辑?

首先,库迪早年以咖啡业务起家,这一选择本身反映了品牌对咖啡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咖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近年来在中国市场迅速普及,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咖啡馆遍地开花,成为都市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咖啡市场的快速增长并不意味着没有局限性。一方面,咖啡消费具有较强的时间属性,大多数消费者倾向于在早晨或午后享用一杯咖啡,而下午和晚上则相对较少,这限制了咖啡店的营业时间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咖啡作为一种饮品,其消费频次和单价相比餐饮其他品类有一定的上限,难以支撑起高额的店面运营成本,尤其是在租金昂贵的一线城市核心商圈。

其次,实际上,不少咖啡企业已经意识到单一业态的局限性,开始尝试“早咖晚酒”等创新模式,试图通过时间上的错峰经营来增加营收。然而,卖酒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营业时间,提高店面利用率,但并非所有消费者都接受或喜欢晚上饮酒,且酒精类产品的销售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比之下,卖便当和开设便利店则更具普适性。便当作为日常餐饮的一部分,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快捷、健康、实惠午餐的需求,而便利店则以其24小时营业、商品种类多样、购物便捷的特点,成为都市人群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少便利店已经开始尝试在店内增设咖啡角,以此吸引更多顾客,这表明便利店与咖啡业务之间存在天然的互补性。库迪反向操作,从咖啡向便当和便利店拓展,正是看到了这种互补性的潜力。

第三,从盈利角度来看,多元化发展有助于库迪加速实现盈利。通过增加业务品类,库迪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顾客的消费频次和消费金额。消费者在购买咖啡的同时,可能会顺便购买便当或其他便利店商品;而购买便当或日用品的消费者,也有可能被咖啡的香气吸引而尝试购买咖啡。这种交叉销售的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店铺的销售额和利润空间。此外,多元化发展还可以帮助库迪实现规模经济。随着店铺数量的增加和业务规模的扩大,库迪在采购、物流、营销等方面的成本将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高整体的盈利能力。

第四,库迪的多业态发展策略,无疑加剧了整个餐饮零售行业的竞争态势,形成了所谓的“内卷”。这种内卷不仅体现在价格竞争上,即通过不断降价吸引消费者,更体现在业态创新和服务升级上。库迪通过引入便当和便利店业务,打破了传统咖啡店的界限,迫使同行不得不思考自身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或是跟随进行业态调整,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0 阅读:3

江瀚盘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