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注意过街头商铺的招牌里藏着怎样的语文密码?是否发现春联红纸间跃动着千年的文化韵律?近日,重庆科学城金凤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别开生面地开展了“我的语文生活”主题实践活动,学生用脚步丈量城市,用双眼发现语文之美!
正眼看招牌:解码城市的文化名片
当学生们手持记录板走在街头,平日里司空见惯的商铺招牌 suddenly 变得充满玄机。有的小组发现服装店 “衣衣不舍” 巧妙化用成语,文具店“墨墨无闻” 暗藏谐音创意;有的同学敏锐捕捉到错别字,在“补胎冲气” 的“冲字旁写下批注:“应为 ‘充’”,汉字规范化需从点滴做起。 更有学生将招牌与地域文化结合,在老字号餐馆的匾额前驻足:“这方正的楷书,不正呼应着传统美食的沉稳底蕴吗?”这场行走的语文课,让学生们懂得:语文不仅是书本上的横竖撇捺,更是城市脉搏里跃动的文化基因。
寻找最美对联:触摸传统的诗意温度
春节的余韵尚未散尽,学生们便带着任务走进社区、街巷,寻找那些藏在门楣间的 “最美对联”。有的小组在古色古香的茶馆发现 “茶香飘四海,书韵润九州”的妙对,惊叹于对仗的工整与意境的悠远;有的同学在自家小区拍下“垃圾分类新时尚,文明养宠旧家风” 的自创联,感慨传统形式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更令人惊喜的是,不少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对联,“键盘敲出青春梦,笔尖流淌岁月诗”—— 这副出自初一学生之手的对联,正是当代少年对语文的独特诠释。当孩子们将收集的对联整理成册,那些墨香四溢的文字,已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
制作短视频:用镜头书写语文新篇
在短视频创作环节,学生们化身“语文导演”,用镜头讲述自己的发现。有的小组聚焦招牌背后的故事:跟随早餐店老板回溯“晨光早点”招牌的由来,镜头里蒸腾的热气与老板的讲述相映成趣;有的团队用动画演绎对联的平仄之美,让生硬的格律知识变得鲜活生动。最令人动容的是一个记录城市中国科技改变生活的短视频,学生们用充满诗意的解说词写道:"当 5G 信号穿透城市的钢筋森林,那些传承千年的文化基因,正以全新的姿态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语文新篇章。" 这样的作品,让冰冷的科技图景染上了人文的温度,在时代变迁的叙事中,完成了对文化传承的深情礼赞。在镜头下诉说着时代变迁,这样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语文的表现力,更传递着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这场别开生面的语文实践,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语文不是凝固的文字,而是流动的生活;不是刻板的规则,而是创意的源泉。当孩子们在街头巷尾发现语文之美,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镜头语言里表达思考,语文教育已悄然完成了从 “知识传授”到 “生命成长”的蜕变。正如一位学生在活动感悟中写道:“原来语文可以这么有趣,它是藏在招牌里的智慧,是飘在对联中的诗意,更是我们用心灵书写的生活篇章。”
未来,重庆科学城金凤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将继续探索“语文与生活” 的教育模式,让语文学习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语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