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已经走到头了?既然“白嫖”模式不行,能不能开启有偿?

周律鸣不评 2025-02-22 18:32:55

河南一女子9年献血近4000毫升,家人用血时需证明你妈是你妈;廊坊李先生先后献血8次却不能优先用血;日照一献血者无偿献出4900毫升,妻子用血因异地而不能用……

生命岂能耽搁,可当生命垂危时,谁还能相信‘优先用血’的承诺?

献血容易用血难

献血多年,用血时却遭遇重重困难,善意为何成了空中楼阁?

河南张女士的母亲需要用血时,却被要求提供母女证明!当张女士来回奔波却不能及时开具证明后,也只能自费输血了,曝光后才给报销。

当廊坊李先生的家属急需用血时,献血证却“过期了”,甚至医院和血站互相打太极,却在曝光后得以用血。

日照这位献血者,13次的献血量高达4900毫升,曾获得表彰,可当他的妻子在济南做手术需要用血时,却因献血证过期以及异地调配的限制,无法及时获得所需血液。

当事情曝光后,工作人员处理的很迅速,但由于他妻子的身体底子好,用不上供血了。

献血容易用血难,母女关系的证明让制度讽刺了亲情;献血证的过期,让公众对制度的信任悄然流失;血液区分地域,冰冷的制度却让善意隔山隔海。

那么、无偿献血的背后,谁来守护这些‘生命的奉献者以及家属呢’?

无偿献血、有偿用血

无偿献血者的付出,在政策的具体执行面前,成为了空谈。

根据国家政策,献血证永不过期且亲属优先用血,但实际操作中却频频出现“关系证明”“献血证失效”或“区分异地”的情况。

献血者为他人奉献热血,却无法在自己最需要时获得帮助,允诺的相关福利化为泡影,甚至需要“有偿”用血,这又是为何?

从供需关系上讲,尽管我国23年无偿献血人数接近1700万,献血量接近3000万单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血液供需矛盾依然严峻,季节性和结构性缺血问题的存在,进一步凸显了血液调配效率的不足。

换言之,血液从采集到使用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成本,且最终转嫁到了患者身上,这也解释了为何多次献血、用血时却矛盾频发。

那么问题来了,无偿的话矛盾频发,能不能开启有偿呢?

有偿弊端、健康问题

关于有偿献血,看过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都知道,主人公为了多献血,甚至会疯狂喝水、疯狂憋尿,最后献出了可观的血量,解决一次次问题。

但这样的血液质量呢,不敢苟同。

在9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曾流行“有偿献血”,由于缺乏监管,大量农民因卖血感染艾滋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后果。

甚至在我国一些地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医院血液需求大的机会,操控卖血者进行献血,再将血液高价出售给急需用血的患者,从而牟取暴利。

换言之,不管是互助献血、还是有偿献血,都被利益链条扭曲成一场黑色交易。有偿献血不是发财之道,而是对生命的一次次损耗。

除此之外,医生指出,定期科学献血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谣言和误解仍在阻碍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

所以,无偿献血从来不是单方面付出,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无偿献血是生命的桥梁,愿这座桥永远畅通无阻!

【信息来源:

互助献血幌子下的利益链条:一单血液可卖2000元—新华网2018-01-09 06:52;

献血无偿 为何用血有偿——微博引发"血疑"追踪—中国政府网2011年08月02日;

献血8次不能优先用血,无偿献血有“后顾之忧”?—大众日报2024-08-28 11:07】

0 阅读:13

周律鸣不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