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中消失的护卫舰(五)——第二代主力护卫舰诺克斯级

基森评历史 2023-01-15 11:23:02

我是“保持进攻线”,喜欢我的文章请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上世纪60年代,2艘不算成功的布朗斯坦级拉开了美国第二代护卫舰的序幕,吸取了布朗斯坦级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之后,美国又建造了加西亚级和防空升级版布鲁克级护卫舰。加西亚级的设计可以说比较成功,具有很强的反潜能力,并且造价也不算高,完全可以成为一种大批量建造的“炮灰”护卫舰;而布鲁克级又使其具备了防空能力,看上去更加完美。

加西亚级护卫舰

布鲁克级护卫舰

但实际上这两型护卫舰建造数量都不大,前者只有10艘,后者更是才6艘,这是为何呢?笔者分析了一下美国护卫舰的发展思路,原因不外乎有两点:

第一,加西亚级虽然反潜能力强,对海和对空战力却非常弱,仅有2门二战时期的MK30型127毫米高平两用炮,战斗力极端不平衡,有必要继续改进。

第二,让护卫舰具备防空能力始终是美国海军的一个“心病”,这才有了克鲁斯级,但克鲁斯级装备的MK22舰空导弹系统太贵,超过了护卫舰的“心理价位”。美国海军认为便宜的点防御舰空导弹更适合护卫舰这种低端舰只。

因此美国海军在加西亚级建造的同时,就已经开始着手设计一型新的护卫舰,这就是第二代护卫舰的代表作——诺克斯级。

船体与动力

对于同一类型战舰来说,随着使用理念的逐步提升、设计思路的逐步完善,武器装备配置就会越来越多,船越造越大也就成为必然,诺克斯级也不例外。134米的舰长,14.25米的舰宽,4.6米的吃水,使诺克斯级满载排水量达到了4260吨,已经快接近亚当斯级驱逐舰的体量。

诺克斯级线图

诺克斯级俯视图

诺克斯级的船型与上层建筑布局与加西亚级类似,仍然是高干舷平甲板船型,区别在于诺克斯级为了改善船员的居住性和预留改进空间,将上层建筑的下层甲板室加宽到了两舷,形成了舯桥楼。但这也造成了重心部分前移,重蹈布朗斯坦级覆辙,舰艏甲板上浪严重,只好在舰艏加装了舷墙和防溅棱条。

动力系统参照了加西亚级的配置,锅炉选择了2座巴威公司的(Babcock&Wilcox) D型,性能与加西亚级采用的福斯特-惠列尔(Foster-Wheeler)锅炉相同,最大蒸汽压力1200磅psi,最高蒸汽温度538°C。主机为1台西屋公司蒸汽轮机,单轴推进,总功率35,000轴马力。由于对舰体进行了优化,最大航速保持在了27节,最大续航里程增加到了4500海里/20节。

FF1079鲍文号,注意舯桥楼、舰艏的舷墙和防溅棱条

反潜能力

此前加西亚级已经拥有了很强的反潜能力,诺克斯级将前者的所有反潜设施全部继承,包括AN/SQS-26球鼻艏声呐,舰桥前的1座MK16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八联装发射箱(另外还有8枚备弹)。MK32型324毫米反潜鱼雷发射管改为了2座双联装,分别以45度角固定在后甲板室两侧,这样便于再次装填备弹。

FF1058迈耶科德号舰艏的球鼻SQS-26声呐

由于舰艉要布置近程对空点防御系统,因此反潜直升机库位置有所前移,后方的直升机平台也改为搭建式,位于甲板上方。早期可以携带1架DASH无人驾驶反潜直升机,70年代后对机库进行扩容,可以携带1架SH-2海妖反潜直升机。

后期搭载SH-2海妖直升机

诺克斯级腾出舰艉位置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装备当时新研发的AN/SQS-35可变深声呐。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在反潜时经常会遇到两个问题:首先是小型反潜舰只吃水较浅,声呐换能器会工作在有很多气泡的水层,有时甚至会暴露在空气中,严重影响了声呐的性能。其次潜艇为了规避水面舰艇的搜索,往往会躲避到温跃层以下,而传统舰壳声呐很难探测到这一深度。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美国海军研发可变深声呐VDS(Variable Depth Sonar)。VDS其实就是将声呐设计成一个独立的拖体,由舰艉绞车通过缆线吊放入舰艉后方的海水中,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缆线长度,使拖体处于不同的深度工作,甚至温跃层之下,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恶劣水文条件下对潜艇的探测距离。此外由于拖体远离拖曳平台,受到的背景干扰也小的多。

DD692二战老舰萨姆纳号舰艉的SQA-10可变深声呐

美国在二战后一共研发了三种VDS,分别是AN/SQA-10、AN/SQA-13、AN/SQS-35,其中AN/SQS-35是60年代的最新型号,拖体重约2吨,由玻璃纤维制成,最大拖深180米,工作频率13 kHz,对潜艇的最大探测距离达到了10海里。

SQS-35的拖体

拖体内部的组件

共有25艘诺克斯级(FF-1052、1056、1063-1071和1078-1097)装备了AN / SQS-35有源可变深声纳,反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80年代之后,又换成了更先进的AN / SQR -18无源拖曳阵列声纳。

反舰能力

诺克斯级装备了1部AN / SPS-10对海搜索雷达。

反舰武器早期全靠舰炮,由于舰体增大,舰艏终于用上了1门MK42型127毫米54倍径高平两用炮,摆脱了加西亚级还用二战时期MK30舰炮的尴尬。MK42定型于1954年,随后便成为美国海军主力舰炮,一直服役到70年代才被更紧凑的MK45舰炮所取代。

FF1097莫尼斯特号,舰艏有1门MK42舰炮

MK42炮口初速808米/秒,最大射程23.7千米。最大俯仰速度25度/秒,最大回旋速度40度/秒,最大射速40发/分。MK42性能提高的同时,重量也大幅增加超过了60吨(MK30不到20吨),诺克斯级只能在舰艏装备1门,机库前方无法像加西亚级那样再安置1门2号舰炮。但1门MK42的弹药投射能力已经相当于3门MK30,对海火力相当于提升了50%。为MK42提供火控的是1部AN / SPG-53雷达。

70年代末捕鲸叉反舰导弹服役之后,所有的诺克斯级都对MK16阿斯洛克导弹发射箱进行了改装,使其具备了发射捕鲸叉反舰导弹的功能,反舰能力进一步增强。发射箱内弹药采用6枚阿斯洛克+2枚捕鲸叉的配置,备弹也是同样的比例。

舰员们围观MK16发射捕鲸叉反舰导弹

防空能力

诺克斯级配备了1部AN / SPS-40广域对空搜索雷达,不具备空中目标准备定位能力。

防空火力武器本来计划在舰艉装备Sea Mauler近程舰空导弹,但这个项目最后流产,舰艉只好暂时空着,等待海麻雀项目。70年代初,共有31艘舰(FF1052-1069和1071-1083)在舰艉装备了1座MK29八联装海麻雀防空导弹。FF-1070则装备的是改进型北约海麻雀。

MK29发射海麻雀瞬间

RIM-7海麻雀是一种近程点防御舰空导弹,弹长3.7米,弹径20厘米,最大射程22公里,最大射高15公里,最大飞行速度3.5马赫。与布鲁克级装备的鞑靼人舰空导弹相比,海麻雀系统经济实惠体积小,采用箱式发射不用重复装弹,反应速度大大提高,此外飞行速度和射程也有所增加。

海麻雀打起来爽,打完得靠人力装填

另外14艘诺克斯级原计划装备由响尾蛇空空导弹发展来的小檞树舰空导弹,但该计划最后被放弃。1980年代之后,所有诺克斯级舰艉的MK29海麻雀全部被拆除,换成了1座MK15密集阵近防系统。

FF1070唐斯号,此时舰艉的北约海麻雀已经换成了密集阵

黯然退场

诺克斯级在1964财年获得了10艘预算,1965年批准了16艘,1966、67和68财年又分别批准了10艘。1968年取消了6艘建造计划,1969年又取消了4艘,最终一共建造了46艘。所有的诺克斯级都在1969-1974年间入役,编号DE1052-1097(1975年后改为FF)。

FF1056康诺尔号

60年代末,经过舰队修复和现代化(FRAM)升级的一百多艘萨姆纳级、基林级驱逐舰终于可以开始陆续退役,诺克斯级的大量服役,有效填补了反潜力量的空白,成为当时美国海军中最重要的反潜舰只,表现非常活跃。

但是好景不长,诺克斯级还未全部建造完工时,对手的空中突击能力开始飞速发展,远程轰炸机和反舰导弹的威胁使美国海军开始怀疑,诺克斯级这种只有对空点防御的反潜舰只在未来立体作战中的生存能力。再加上美国当时通货膨胀经济下滑,才会在后来取消10艘建造计划。

FF1073罗伯特佩里号

但美国在削减诺克斯级计划的同时,已经开始着手设计它的替代者,这就是后来的第三代护卫舰佩里级。佩里级换装了性能较弱的SQS-56球鼻声呐,反潜任务更多地由拖曳阵列声纳和2架直升机来承担;装备了MK13导弹发射系统,配备的标准舰空导弹使其具有了一定的区域防空能力;反舰作战更多地交给了MK13兼容的捕鲸叉导弹,舰炮换成了更轻更小的75毫米速射炮。

80年代末51艘佩里全部建成服役之后,这种功能更加平衡的第三代护卫舰既能编入航母战斗群作战,又能单独为商船队进行护航;既能参加高强度战争,又可以应对低强度冲突。

FF1084麦坎德利斯号

90年代对手解体之后,佩里级的优势更加凸显,诺克斯级功能过于单一的缺点被几何放大。再加上海军削减经费大裁军的背景,刚服役了20年的诺克斯级维护费用开始升高,于是在1991-1994年间全部退役,第二代护卫舰主力黯然退场。

至于最后一型护卫舰佩里级大家都耳熟闻详,笔者就不班门弄斧再写了,至此美国护卫舰连载到此全部结束,原创不易,文笔不足之处请见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就请关注我,我是“保持进攻线”,持续为您带来精品好文,谢谢您的支持!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1 阅读:120

基森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