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世界的秩序表层之下,昊天上帝与鸿钧道人之间的角力从未停歇。这场看似道统与神权的博弈,实则暗藏着一段关于 “封神权” 的千年纠葛。当我们拂去上古传说的尘埃,会发现商周封神的血雨腥风,不过是昊天上帝追溯失落权力的延续。
上古时期的涿鹿战场,黄帝与蚩尤的厮杀不仅是部落之争,更是一场神权主导的封神预演。《山海经》中 “黄帝杀蚩尤,封其为兵主” 的记载,揭示了一个被遗忘的规则:上古封神权牢牢掌握在昊天上帝手中。

作为天庭之主,昊天通过西王母麾下的玄女传达神谕,授予黄帝兵符神策,完成对蚩尤的封神。这种 “天命 — 战争 — 封神” 的模式,在《史记・封禅书》的 “兵主祠蚩尤” 中延续千年,印证了昊天上帝曾是封神游戏的唯一庄家。那时的鸿钧道人尚未显世,道门势力只是萌芽,昊天的神权如日中天,以绝对权威支配着三界生杀。
然而,鸿钧道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格局。这位 “一道传三友” 的天道圣人,以 “封神榜” 为工具,将封神权从昊天手中剥离,构建起道门主导的新秩序。
老子掌人道教化、元始掌阐教天命、通天掌截教万仙,三教共议封神的规则,实质是对昊天神权的架空。

道门势力的膨胀更让昊天如芒在背:老子的 “一气化三清” 收揽万民信仰,元始的阐教精英垄断天命,通天的截教 “万仙来朝” 近乎逆天,三股力量形成对天庭的合围,原本属于昊天的 “神权授受” 逐渐被 “根行定命” 取代,这无疑动摇了他统治的根基。
昊天上帝的反击始于对西方教的扶植。接引与准提的东进,绝非偶然的 “顺天应运”,而是精心策划的权力制衡。
西方教以 “有缘人” 理论介入封神,看似普度众生,实则剑指道门:一方面打破阐截二教对封神名额的垄断,削弱其根基;另一方面激化道门内斗,借阐教之手将截教从 “万仙来朝” 逼至 “万仙上榜”,消耗道门元气。

万仙阵之战中,西方教以乾坤袋收尽三千修士,截教覆灭、阐教重创,鸿钧道人的 “三教共议” 体系支离破碎。而昊天则趁势以 “敕封三百六十五路正神” 之名,重新将封神成果纳入天庭管辖,完成对封神权的部分收复。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 “神道” 与 “天道” 的规则之争。昊天代表制度化的神权秩序,强调 “天命不可违” 的权威性;鸿钧则象征自然演化的天道法则,主张 “根行决定命运” 的公平性。
商周封神的惨烈,不过是两种规则碰撞的火花。昊天以西方教为利刃,在道门腹地撕开缺口;鸿钧则不得不以 “圣薨丹” 约束弟子,维系道统尊严。
二者看似此消彼长,实则陷入永恒的权力困局 —— 神权需要天道的自然演化维持合法性,天道亦需神权的制度框架落实秩序,这种矛盾注定了封神背后的厮杀永不停歇。
这还是神仙吗?邪恶成这样的就不是神仙了,一看都是邪恶之徒写的,只有邪恶之徒才能把神仙写成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