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女神”魏诗卉:突破50年难关,造“天眼导弹”,获26项专利

何止是电影啊 2024-09-25 17:02:4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2019年4月,一位穿着军装的女科学家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她是中国最年轻的“导弹女神”,在刻苦钻研的10多年里,她突破中国落后国外50年的局面,造出了“天眼导弹”。

她身上的荣光无数,但她却依旧奔赴在一线,每天都扎根于车间之中。

魏诗卉在拿到荣誉时感叹,她在钻研的时候,都是憋着一股儿在做,无论多累都要坚持,她相信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们也能在努力下做到。

然而,走入军工这一行,她却是受到父辈的影响.......

“天眼导弹”女神

2019年6月,魏诗卉带领的团队,研发出“天眼导弹”!一夜之间,她的大名红遍整个军工界,成为最美导弹女神。

在此之前,她曾在军工科研所,工作10多年,而她真正接触到“天眼导弹”项目,也才只有3年时间。

她是如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去研发出高难度的“天眼导弹”呢?

2016年,她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感到十分的荣幸。这个项目,困了中国整整50多年时间,多国都已经研发出来,但中国却始终没有头绪。

其他国家对技术封锁,他们想要学习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办呢?

魏诗卉带领着团队,创新了一种全新的制导算法,将会采用实时图像识别技术去达到导弹的精确度提升。这个大胆的想法在当时看来几乎是天方夜谭,但她没有放弃,带领团队不断改进算法,优化系统。

或许是时代不同,让她有了不同的想法。在钻研的时候,她并未一头扎进车间里,而是开启“组合赛”。

把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高端技术,全部融入到导弹导航系统之中,去不断地测试。

在最关键的一年里,她几乎是住在军工厂里,由于长期的高强度工作,身体的疲劳,让她视力出现问题,看东西变得模糊起来。

这给她带来不小的压力,但她还是没有休息,而是去开了药,继续工作。实在是太累的时候,她就趴在桌子上歇一会儿,又继续钻研。

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她的团队,研发出一种全新的“精密度制导系统”,突破中国被困了50多年的局面。

2019年的5月,团队进行最后一次全方位的测试,模拟实验和实弹测试,全部都过了。她看到成果那一刻,脸上泪流满面。

中国终于成功了!这一刻的成果,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

出生军工世家的魏诗卉

魏诗卉从小就热爱军工,她的父母更是深深的扎根于这一行里,外公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军工科研者。

三代从事军工,这让魏诗卉有了一个很好的心态。

魏诗卉的外公,是曾经的建筑学院工程师,但当时的中国处于“工业支援”运动的阶段,她的外公就一头扎进大西北,参与到军工体的建设之中。

母亲也是军工的后勤人员,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军工设计,但她却从小就给女儿灌输,以后一定要去做科研,报效祖国的梦想。

父亲在做飞行员的时候,会跟她讲很多关于军工的故事。到了高考时候,她没有丝毫的犹豫,果断的选择军工学校。

国内有着航工、舰艇、哈工大等多所关于军工专业的大学,她原本想要报的是舰艇学院,以后可以做个海军。

但90年代的海湾战争,让全家人改变想法,促使她去报了炮兵工程大学。若是做海军,只能做到以身报效祖国,若是她能够去做军工研发,未来就可以研发出更高端的武器,震慑国外,让中国更加的安全。

抱着这个念头,她迈向导弹技术的研发。

默默努力十年,终于钻研“天眼导弹”

导弹这一行,变化太大了!二战时期,日本人已经研发出“鱼雷”,到了二战之后,国外更是出现多个国家研发的“红外线导导弹技术”。

美国在50-90年代里,钻研出图像、激光、地球经纬等导弹技术,随着技术的升级,中国的导弹研发压力也随之增强。

拥有先进的导弹技术,能够起到保护国家安全的作用。一旦军工力量落后他国,就会受制于人,这便是军事残酷的现实。

从工程学院毕业之后,她进入到中国某一个军工科研所工作,从此做起无名人,默默研发导弹相关的技术。

她在钻研的课题之中,“制导系统”是接触最多的,几乎是从毕业之后就开始钻研这个课题。想要在短时间内做出一番大作为,这是不现实的。

在科学行业,没有什么“一夜暴富”的可能,只有日夜钻研下的成果。漫长又枯燥的军工钻研,对于她来说,从未厌烦过。

每次多了解一点导弹的技术,她都会高兴好久。就这样默默工作十余年,才接到“天眼导弹”的研发任务,而她是总设计师。

渐渐地,魏诗卉在军工行业,有了一定的发言权。“十三五规划”之中,设计中国火箭军的一部分,她也是亲自参与指导。

可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她自己已经成为导弹领域里,比较出色的科学家。一转眼,迈入这一行已经20余年,魏诗卉看到一颗颗导弹的建造成功,她的心里比谁都高兴。

特别是在如今各国之间不稳定的情况下,这些导弹才是真正的保护了国民的安全。

结语:

科技是力量,也是盾牌。魏诗卉深深知道导弹技术的突破,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所以在研发的时候,她都是不留余力,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研发制导系统的时候,为了观测到最准确的数据,她曾一人站在距离导弹爆发最近的地方,距离目的地只有100米。

这种行为,完全是把生死都看淡,只为科研。

中国的导弹技术为什么会走在领先的水平上,是因为祖国有魏诗卉这样兢兢业业,从不计较得失的科学家。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感谢他们对科研事业的付出,是他们用坚持,守护住了中国。

1 阅读:111

何止是电影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