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天子-汉成帝

君达看文物 2025-03-07 05:56:53

汉成帝刘骜是西汉第十二位皇帝,以下是关于他的简介:

• 基本信息:刘骜生于公元前51年,卒于公元前7年,字太孙,又字俊,是汉元帝刘奭与王莽之姑王政君的儿子,公元前33年到公元前7年在位。

• 生平经历

◦ 早年经历:刘骜自幼深得祖父汉宣帝喜爱,常伴其左右。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四月被立为太子。他青年时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但年龄稍长后逐渐沉湎酒乐。

◦ 继位为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五月,汉元帝刘奭驾崩,同年六月,刘骜继承皇位。即位之初,他曾打击宦官石显势力,但之后太后王政君一族势力逐渐强盛。

◦ 统治后期:刘骜在位期间,怠于政事,荒淫纵恣,乐燕乐,建造霄游宫、飞行殿和云雷宫供享乐。还大修陵园,劳民伤财。

• 为政举措

◦ 政治: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在大臣何武建议下进行官制改革,实行三公平行的政治体制,史称“绥和改制”。赐大司马金印紫绶,置官属;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由银印青绶升级为金印紫绶,二者与丞相权力平行,合称“三公”。同年十二月,罢部刺史改为州牧。

◦ 经济:提拔农学家汜胜之任议郎,管理农业生产。汜胜之写成农学著作《汜胜之书》,是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农业科学专著。

◦ 文化: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秋八月,下诏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令光禄大夫刘向为校中秘书,后由刘向之子刘歆编成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公元前28年,留下了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载,以及我国古代最详细的有关哈雷彗星观察记载。

• 历史评价:历史上对汉成帝刘骜的评价多是批判,认为他荒淫无道足以灭国,因好酒色以致外戚擅权。也有观点认为他在文化、天文等方面有一定成就,创立了三公制度,但整体来说政绩平平,最终使西汉政权走向衰落。

【栾布破胶西等四王临淄之战】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三月,汉平吴、楚七国之乱中,汉将栾布破胶西、较东等四王于临酒(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故城)的一次进攻战。是年三月,胶西、胶东、甾川、济南诸王本敏同时西进,与吴、楚合兵西攻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后因齐王背约,胶西、胶东、甾川济南四王遂先攻齐王于临酒。景帝命太尉周亚夫率大军东出迎击吴、楚军、同时,遣来布率军直奔齐地(今山东)。四王围攻临酒三月未克,消耗甚大。栾布一举击败四王之兵于临酒城下。胶西王自杀,其他三王被处死。

【乘布、郾寄破赵邯郸之战】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七月,汉平吴楚七国之乱中,汉将栾布、郦寄破赵军于邯郸(今属河北)的一次攻城战。是年正月,吴王刘濞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起兵,赵王刘遂亦因不满景帝削藩之策,举兵响应。遂先将部队调往西部边境,拟待昊、楚联军破梁后,与吴、楚合兵西攻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并遣使联络匈奴助战。景帝命郦寄率军攻赵。赵王刘遂退保邯郸。郦寄围攻邯郸七个月未克。匈奴单于闻吴、楚联军已被周亚夫击破,亦不敢发兵救赵,栾布在平定齐地胶西等四王后,回师与郦寄合力攻赵。七月,汉军引水灌邯郸城,城破。赵王刘遂自杀。

【匈奴伊稚斜单于击军臣单于太子之战】汉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冬,在位36年的匈奴军臣单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率部击败军臣单于太子於丹。於丹降汉。同年四月,汉武帝封於丹为涉安侯。

【李息、徐自为平西羌之战】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十月,汉将军李息、徐自为平定西羌的作战。两汉时期,青藏高原及四川西北、甘肃西南广大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诸羌部族。秦末汉初,匈奴臣服诸羌。元狩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出陇西(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击匈奴,占据今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汉武帝为“开地广境”(《后汉书·西羌传》)在河西置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武威(郡治武威今甘肃武威市)二郡,隔绝了诸羌与匈奴的南北交通河西走廊地区,是中原与西域的通道,森林茂盛,水草肥美,不仅是匈奴亦是诸羌力争繁衍生息之地。

元鼎五年(前112年)九月,西羌先零与封养牢姐两部族结仇结盟,在匈奴唆使下,企图夺取河西走廊,合兵10万进攻安故(今甘肃临洮南),围攻罕(今甘肃临夏东北);匈奴为助西羌,牵制汉军,发兵攻入五原(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杀汉五原郡太守。元鼎六年十月,汉武帝征发陇西、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安定(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等地的骑士、中尉及河南(郡治雒阳,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北)、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步兵10万,令李息、徐自为率领,出击西羌。汉军迅即击溃羌军,解枹罕之围。西羌遂至湟水流域,依西海(今青海湖)盐池(在今青海潮

(郭昌等击且兰之战】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游牧。十月,汉中郎将郭昌等平定南夷夜郎国(位于今贵州西部北盘江流域。王都夜郎城,其说不一,一说今贵州关岭境;一说今贞丰东南;一说今六盘水市郎岱)且部的作战。元鼎五年四月,南越(治番禺,今广州市)反汉使越驰义侯遗率巴(郡治江州,今四川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罪人并征调南夷夜郎等国军队征讨南越。且兰族首领担心其他部族趁机掳掠本族老弱妇孺,杀汉使及犍为(郡治僰道,今四川宜宾西南)郡太守,率众叛汉。元鼎六年十月,汉武帝调由巴、蜀两地罪犯组成的准备进攻南越的八校尉之兵命郭昌、卫广率领,进击且兰。十年内,汉军破且兰,杀且兰君。夜郎王惧而降汉,遂平南夷,置为柯郡(郡治故且兰城,今贵州贵定附近)。

鲜袭辽东涉何之战】,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年),顺鲜玉卫右渠袭击汉辽东东部都尉涉何的作战母初,燕人卫满据朝鲜为王。惠帝时约为外臣。传至孙右渠。元封二年,卫右渠拒不朝汉,其他部族君长入朝觐见,亦被朝鲜阻隔。汉武帝遣使臣涉何谕令卫右建飘见。卫右渠拒受谕令。涉何在水(今朝鲜清川江边,命卫士击杀护送他的朝鲜裨王长,渡过须水,撤入边塞,谎报杀朝鲜将。于是,汉武帝任命涉何为辽东东部都尉(治武次,今辽宁凤城东北)。朝鲜王怨恨涉何派兵袭击辽东,击败涉何并将其斩杀。

【郭昌等击劳深、靡莫、滇之战】 汉元封二年(公元雨前109年),汉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率军击西南劳深靡莫、滇三部族的作战。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西都汉先后击平南越及南夷各国后,武帝再遣王然于至位于今云南滇池一带的滇国,欲借用南越败亡及汉军击平南夷的兵威,谕使滇王降汉入朝。滇王拥有部众数万人,邻近东北方又有与之同姓的劳深、靡莫两族相互支援,不肯臣服西汉。劳深、靡莫且多次袭击汉使。元封二年,武帝命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统巴(郡治江州,今四川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地区的军队进攻滇王。汉军击灭劳深、靡莫后,兵临滇地。滇王举国出降,并请置郡县入朝。武帝仍封其为滇王,改原滇王领地为益州郡(郡治滇池,今云南晋宁东之晋城)。至此,汉基本平定西南边疆。

【杨仆、荀彘击朝鲜之战】 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秋至三年夏,汉军从海路、陆路分兵击朝鲜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元封二年,汉武帝遣使臣涉何前往属国朝鲜谕令朝鲜王卫右渠觐见。朝鲜王拒受谕令。涉何返回汉边,杀死护送他的朝鲜裨王长。武帝未究,任命涉何为辽东(郡治襄平,今辽宁辽阳市)东部都尉。朝鲜王怨恨涉何,发兵进攻辽东,击杀涉何。是年秋,武帝下令招募死囚,分两路征讨朝鲜。楼船将军杨仆率军5万从齐国(今山东)渡渤海由海路出征;左将军荀彘率军从辽东出发由陆路出征。三年初,楼船将军杨仆率7000人先行抵达朝鲜国都王险城(今朝鲜平壤市南)。朝鲜王据城坚守,知杨仆兵少,即出城袭击。杨仆兵败溃散,逃往山中,十几日后,方得复聚溃败散卒。

左将军荀彘进抵朝鲜,即进攻狈水(今朝鲜清川江)西部的朝军,未能攻破。汉武帝鉴于两将未胜,派使臣卫山前往,依靠军事压力劝谕卫右渠归顺。卫右渠遂遣子请和。朝鲜太子率众万余人,手持兵器,欲渡过狈水,请和归降。卫山、荀彘疑其有变,命太子不得携带兵器,太子亦怕卫山、荀彘诈杀之,率众返回。两军战事再起。荀彘率军攻破狈水之滨的朝鲜军队,兵临王险城下,包围了城西北;杨仆率部前往会合,屯兵城南。汉军两将主张不一.杨仆力主和平解决;荀彘则不断督军猛攻,以致作战行动互不协调,围城数月未克。汉武帝命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往调查纠正。

公孙遂抵王险城,听从荀彘意见,捕杨仆,兼并其所属部队。左将军荀彘即率两路兵马加紧对王险城的攻势。朝鲜国相路人、韩阴(一作陶)尼相参及将军王峡等,惧汉军破城,投奔汉军。三年夏,尼相参派人刺杀朝鲜王卫右渠,率众投降。汉军正欲入城,原卫右渠手下大臣成已降而复叛,率部进攻汉军。荀彘命卫右渠之子及路人之子劝告民众归降。王险军民起而诛杀成已,余部皆降。汉在朝鲜置真番、临屯、玄菟、乐浪四郡。

【赵破奴击楼兰、车师之战】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冬十二月,汉军征伐西域城国楼兰(王治楼兰城,今新疆罗布泊西北之楼兰故城)、车师(一作“姑师”。王治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雅尔湖村西之交河故城)的作战。元封三年冬十二月,因西域楼兰、车师两国臣服匈奴,遮击汉遣往西域诸国的使臣。汉武帝遣从骠侯赵破奴率西域属国骑兵及郡兵数万人前往征伐。赵破奴率轻骑700余人先抵楼兰国,生擒楼兰王随即转兵车师,再破之。汉军攻破楼兰、车师,使西域乌孙(王治赤谷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东南)大宛(都贵山城,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卡散赛)诸国于兵威而归附。四年,汉自酒泉设立亭鄣至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汉平武都氏人起事】 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 年)秋,西汉平定武都郡(郡治武都道,今甘肃成县西)氏人起事的作战。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平定西南夷后,以白马等氏族聚居区置武都郡。元封三年,武都郡氐人(诸羌中的一支)举兵反汉。汉遣兵平定,将其一部强行迁徙至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

【郭昌征昆明之战】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春,汉拔胡将军郭昌等击昆明诸部族的作战。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王朝继击灭南越后,又先后臣服西南各部族,在西南地区设置益州(郡治滇池,今云南晋宁东部之晋城)、越(郡治邛都,今四川西昌市西南)、牂柯(郡治故且兰城,今贵州贵定附近)等五郡。汉武帝试图从这一带打开一条通往大夏诸国的道路,多次遣人出使,均被居住在益州郡以西地区(今云南姚安至大理地区)的昆明诸部所阻,财物被抢,使臣被杀。武帝于元封六年春,赦免京师死囚,得兵众数万人,命郭昌、卫广率军前往征讨。汉军斩杀并俘虏数万人。平昆明地,置弄栋、云南、邪龙、叶榆等县。但此后,汉遣人出使,依然路塞不通。

【李广利击大宛之战】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八月,汉贰师将军李广利征伐大宛国(都贵山城,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卡散赛)的作战。自建元三年(前138年)起,汉武帝先后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汉与乌孙、大宛、大月氏等诸国的联系。大宛位于今乌兹别克共和国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一带,尤以产汗血马(一种良种马)著称。武帝遣使臣携千金及金马前往换取,遭大宛王拒绝。使者怒,谩骂、摧毁金马而去。宛以距汉远,令东边郁成王遮杀之,并取其财物。

武帝遂于太初元年八月,以其宠姬李夫人之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赵始成为军正官、故浩侯王恢为军前向导、李哆为校尉,征发属国骑兵6000人及郡国恶少年数万前往征讨。李广利率军西进,沿途各小国紧闭城池,不向汉军提供补给。汉军攻下者始得食,攻而不克则去。因路远饥疲,进抵大宛以东郁城(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安集延东150里)时,全军只剩数千人,且已疲惫不堪,反被郁成王击败伤亡惨重。李广利被迫还师,于太初二年秋,返抵边塞,士卒只剩十之一、二。

【李广利再击大宛之战】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贰师将军李广利再次进击大宛国(都贵山城,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卡散赛)的一次大规模远程进攻战。太初元年八月,汉武帝因遣使求购西域大宛国汗血马遭到拒绝,且使者被杀,财物被抢,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进击大宛。由于路远饥疲,次年秋,李广利无功还师,留屯敦煌郡(郡治敦煌,今甘肃敦煌市西)。武帝深感有损国威,担心西域各国依附匈奴,决计再度出兵。太初三年,武帝征发步、骑兵6万,并随军组织了一支计有牛10万头、马3万匹,驴、骆驼数以万计,粮草、弓弩不计其数的庞大辎重队伍,致敦煌,命李广利再次率军出征。

同时,以成卒18万屯驻酒泉至敦煌作为后援。李广利分兵从南、北两条通路进军,西域各国皆被震覆,汉军所到之处,纷纷出城相迎,提供粮草。唯有轮台(今新疆轮台系南)闭门拒守,汉大军屠城而过。自此而西,两黯汉军平行至大宛,兵力3万。沿途宛军迎击,均晨汉军击败,各退保其域。汉军进抵宛都贵山城,大宛军出城迎战,被汉军击败,退入城中拒守。李广利命土率鲍其水源,将城池团团包围,猛攻40余日,破外城,俘虏大宛战将煎靡。宛人惶恐,退保中城。大宛贵族为求保全,密谋杀死国王毋寡,献马求和。李广利另立大宛王,缔结联盟,择取良马,胜利还师。此战后,西域名国与汉交往日益增多。

【汉军击郁成王之战】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军进攻西域郁成(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安集延东150里)王的作战。太初元年,汉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进击大宛(都贵山城,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卡散赛)因路途遥远,补给不继,进抵大宛以东郁成时,只剩士卒数千,被郁成王击败,被迫回师。太初三年,武帝命李广利再度率军出征。此次,汉军兵多将广,分数路从南、北两道直趋大宛。李广利另遣校尉王申生等率千余人直攻郁成。郁成王先是闭城拒守,探知汉军兵少,即以3000人出袭汉军。王申生兵败被杀,汉军仅数人逃脱。李广利再命搜粟侯上官桀率部往攻郁成。汉军破城而入。郁成遂降。其王败逃康居(位于今哈萨克共和国巴尔喀什湖与咸海间),上官桀亦率部追踪而至。康居王闻汉军已击败大宛,将郁成王献于汉军,

【成娩击车师之战】汉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开陵侯成娩进击车师国(一做姑师。王治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雅尔湖村西之交河故城)的作战。天汉二年,汉武帝为打开西域通路,封降汉的匈奴介和王成娩为开陵侯,命其率西域属国楼兰(王治楼兰,今新疆罗

布泊西北之楼兰故城)兵进击依附匈奴的车师国。匈奴单于遣右贤王率数万骑兵前往援救,汉军兵败还师。

【汉武帝后期农民起义】汉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南阳(郡治宛县,今河南南阳市)等地爆发的农民起义作战。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北攻匈奴、南击百越、西击大宛、东攻朝鲜,在拓展疆土的同时,亦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竭力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对劳动人民的压迫与控制。武帝后期,繁重的徭役赋税,苛刻的刑法律令,加上连年自然灾害,以致出现了“民力屈,财力竭,因之以凶年,寇盗并起”(《汉书·西域传》)的社会危机现象到天汉二年,终于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农民反抗浪潮起义以南阳、楚、齐及燕、赵之间地区最为剧烈,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附近亦时有发生。

其中著名的有南阳的梅免、百政;楚地的段中、杜少;齐泰山(郡治奉高,今山东泰安市东北)、琅邪(郡治东武,今山东诸城)一带的徐勃;燕、赵之间的坚卢(或称昆卢)、范主等几支义军,超义队伍大者数手放四8者数百人,他每开支打城邑,夺取武库兵器、释放囚犯、诛杀那县安岳玖之处,给都县官府以沉重打击,武帝遣御史中*所相及史前往各郡县监督地方官吏镇压无效,再遗携衣御史范昆、暴胜之、王翁孺、江充等分赴各地育据镇压,在有的大郡一次斩杀义军达万余人。但义军苏仍散而复聚,坚持斗争。其后,武帝又采取招抚与力镇压并举的方略,才勉强将起义镇压下去。这次农起义作战,加剧了西汉末年社会矛盾,成为西汉王朝的盛转衰的起点。

盛转衰的起点。月,汉武帝以丞相刘屈警击平戾太子于长安(今陕志发市西北)的作战。是年,汉武帝在甘泉官(位于今西淳化西北甘泉山)避暑养病,太子刘据因涉嫌巫影盟,遭直指繡衣使者(专行督察贵戚、近臣的皇帝特传江充陷害,又不得面见武帝申辩,遂于七月壬午(初九)用少傅石德计,使人诈称皇帝使者,征发皇家马底*卒、射手及长安宫卫士,打开武器库,分发众人,捕杀江充等人,以致长安城中一片混乱。汉武帝使人召见太子。使臣不敢入长安,即回奏太子已反。

武帝勃然大怒即命丞相刘屈整发兵捕斩。并亲自从甘泉宫返回建章宫(位于未央宫西,长安城外),颁布诏书征调三辅(地区名。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前104年改左、右内史、主爵都尉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总称为三辅,辖今陕西中部地区)各县之兵,并诏命各地二千石以下官吏皆归丞相统辖,准备击平太子之乱。刘据闻讯,假传圣旨、赦免囚徒,命少傅石德,门客张光分别统辖;同时,强行武装长安市民数万人,迎战丞相大军。双方在长乐宫西门外经五日激战,死亡数万人。庚寅(十七日),太子兵败,逃至湖县泉鸠里(今河南灵宝西部与陕西交界外之泉里村)。八月辛亥(初八),被官兵包围,自缢而死。

【成娩再击车师之战】汉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汉军进击归附于匈奴的车师国(一名姑师。王治交河域,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雅尔湖村西之交河故城)的作战。正和三年,汉军三路讨伐匈奴,遣重合侯马通率骑兵4万出酒泉郡(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马通军至天山时,武帝为防止车师助匈奴攻汉,另遭开陵侯成娩率楼兰(都楼兰城,今新疆罗布泊西北之楼兰故城)、尉犁(王都尉犁城,今新疆库尔勒市东北)危须(王都危须城,今新疆焉耆东北)等六个属国之兵再次进击车师(武帝天汉二年,汉曾遣成娩率军击车师,被匈奴救援骑兵击败)。六国之兵共围车师,迫车师王降服,臣属归汉。

【吕破胡击益州夷民之战】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夏,汉水衡都尉吕破胡,率军平定益州(郡治滇池:今云南晋宁东部之晋城)夷人部族的作战。武帝时,汉先后平定西南夷,将该地置为牂柯(郡治故且兰城,今贵州贵定附近)、越(郡治邛都,今四川西昌市西南)益州等郡。昭帝始元元年夏,益州那廉头、姑缯两邑夷民联合反汉,击杀汉置官吏。继而牂柯郡谈指(今贵州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同并(今云南弥勒县境)等24邑夷民,约计3万余人亦起兵反汉。昭帝遣水衡都尉吕破胡,招募吏民并征发犍为(郡治僰道,今四川宜宾市西南)、蜀郡(郡治成都,今属四川)精勇之兵万余人击破牂柯郡谈指、同并反者,益州郡廉头姑缯降。

【吕破胡再击益州夷民之战】 汉始元三年,(公元前84年),汉水衡都尉吕破胡,率军平定益州(郡治滇池:今云南晋宁东部之晋城)夷民反汉的作战。始元元年,益州、牂柯等地24邑夷民反汉,汉昭帝遣水衡都尉吕破胡,率军迅速将其平息。至始元三年,益州郡境内姑缯、叶榆等邑夷民再次起事反汉,昭帝复命吕破胡率军征讨。由于吕破胡此次未能迅速进抵益州,致益州太守被杀。夷民乘势击破汉军。汉军战死及溺死者4000余

【田广明、王平击益州夷民之战】 汉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冬至五年秋,汉大鸿胪田广明、军正王平平定益州郡(郡治滇池,今云南晋宁东部之晋城)夷民的作战。昭帝始元三年,益州郡姑缯、叶榆等邑夷民起事反汉。汉先遣水衡都尉吕破胡率军征伐,被夷民击破,死伤4000余人。四年冬,汉昭帝再遣大鸿胪田广明,军正王平率军征讨。牂柯郡句町(今云南广南县境)侯,举部助击之。至始元五年秋,汉军捕斩夷民3万余人,虏牲畜5万余头,遂平益州郡。

【马适建平武都氏人之战】汉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春,执金吾马适建等平定武都(郡治武都道,今甘肃西和西南)氐人起事的作战。武都乃氐族聚居区。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平定西南夷后,将该地划郡而治武帝时期,武都氐人曾起事反汉,旋即被镇压。元凤元年春,武都氐人再次起事。昭帝遣执金吾马适建、龙雒侯韩增、大鸿胪田广明率三辅(汉代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等三个政区的总称,同治长安城中,所辖均京畿之地,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区)的军队及太常所属各牢狱的刑徒前往征伐,迅速将其平息。

【匈奴袭乌桓之战】 汉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匈奴袭击乌桓(亦作乌丸。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冒顿单于破东胡后,迁往乌桓山。汉武帝时,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徙居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的作战。元凤三年,匈奴壶衍鞮单于怨恨乌桓为汉朝侦察动静,挖掘其先祖坟墓,遣骑兵2万袭击乌桓。乌桓猝不及防,伤亡惨重。汉乘机遣度辽将军范明友率军出辽东(邵治真平,今辽宁辽阳市)迎击匈奴军。匈奴闻之引兵而去。

【范明友击乌桓之战】汉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冬,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乌桓的作战。秦末汉初,奴冒顿单于击败东胡,东胡残都逃至今内蒙古及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后形成乌桓、鲜卓两个部族,汉初臣服于匈奴。武帝时期,汉击破匈奴左翼(东部)地区,将乌迁徒到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郡治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右北平(郡治平刚,今辽宁凌原西南)、辽东(郡治襄平,今辽宁辽阳市)辽西(郡治阳乐,今辽宁义县西)五郡的塞外地区,设护鸟桓校尉,负责对乌桓的监护与统领。

乌桓势力逐渐强大,至昭帝元凤三年,数犯塞。冬,辽东乌桓进犯汉朝边塞。是时,匈奴因怨恨乌桓掘其先祖坟冢,发兵袭击乌桓。汉拜中郎将范明友为度辽将军,率骑兵2万出辽东迎击匈奴军。匈奴撤兵。范明友遂遵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兵不空出,即后匈奴,遂击乌桓”(《汉书·匈奴传》)的筹划,乘乌桓遭匈奴袭击,损耗甚大之机,驱兵直奔乌桓,一举击杀其三名首领并部众6000余人,得胜还师。

【范明友再击乌桓之战】 汉元凤元年(公元前75年),度辽将军范明友进击乌桓(亦作乌丸。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冒顿单于破东胡后,迁往乌桓山。汉武帝时,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徙居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的作战。汉昭帝时,乌桓逐渐强大,数犯汉边。元凤三年(前78年),度辽将军范明友率骑兵2万出辽东击败乌桓。元凤六年,乌桓再次发兵犯幽州,范明友第二次率军出击,乌桓败去,汉亦随之罢兵。

【匈奴攻掠乌孙】汉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奴兵。进攻乌孙(王治赤谷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东南)国的作战。武帝时期,乌孙与汉通好,汉嫁公主与鸟孙王。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匈奴为阻止乌孙与汉通好,联合车师国(一做“姑师”。王治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雅尔湖村西之交河故城)西攻乌孙,占据乌孙车延、恶师等地,并劫掠大批民众;同时遣使至乌孙索要汉公主。公主上书求救。汉廷议未决,昭帝死。宣帝立,乌孙昆弥(即昆莫,乌孙王号)又上书求救,表示愿发精兵5万与汉合击匈奴。本始二年秋,汉发兵15万并乌孙兵5万,分路出击。匈奴伤亡惨重,由此势衰。

【丁令、乌桓、乌孙合击匈奴之战】汉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匈奴周边邻国合击匈奴的作战。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至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为断绝乌孙(王治赤谷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东南)与汉联络,匈奴数次发兵攻掠乌孙。本始二年秋,汉与乌孙合兵20万击匈奴,致其伤亡惨重。奴单于由是更想身孙。本始三年冬,匈奴壶衍单于亲率骑兵数万,再度袭击乌孙,俘获大批老弱百姓,匈奴还军途中,恰逢天酵大雪,人畜被冻死十分之九。

乌孙遂乘机联合丁令(位于今贝加尔潮以南地区)、乌桓(亦作乌丸。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冒顿单于破东胡后,迁往乌山。武帝时,汉击破匈奴左地,徙居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合击匈奴。丁令攻其北,乌桓攻其东,乌孙攻其西,共计斩杀匈奴部众数万人,俘获马匹数万,牛羊不计其数。匈奴人口锐减十分之三,牲畜损失十分之五。原臣服于匈奴的西域诸国见匈奴势衰,纷纷背叛,不断对其进行攻扰,奴无力反击,愈加削弱。

【常惠击龟兹之战】汉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五月,校尉常惠发兵进攻西域龟兹国(王治延城,今新疆库车县城东郊)的作战。本始二年秋,汉与乌孙(王治赤谷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东南)联兵击匈奴获胜。宣帝遣校尉常惠携黄金财物出使乌孙,赏赐有功的乌孙贵族。常惠奏请一并征讨曾袭杀打弥国太子、汉校尉赖丹,尚未受到惩罚的龟兹国,宣帝未允。大将军霍光准其相机行事。三年五月,常惠出使归国途中,征调龟兹以西各属国兵2万人,另遭副使征调龟兹以东属国兵2万人及乌孙兵7000人,三面合击龟兹。龟兹王恐慌,逮捕杀害赖丹的贵人姑翼,送交常惠。常惠斩杀姑翼后撤兵而还。

【郑吉击车师之战】汉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秋,侍郎郑吉发西域属国之兵进攻车师国(一作姑师。王治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雅尔湖村西之交河故城)的作战。地节三年,臣服于汉的车师王乌贵,与匈奴联姻,,助匈奴截阻汉通往乌孙(王治赤谷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东南)通道。是年秋,汉遣屯田渠犁(今新疆库尔勒市东北)的侍郎郑吉、校尉司马憙发西域属国兵万余人、屯田士卒1500人进击车师。汉军攻破交河城后,因粮草不继,暂时撤回渠犁。秋收毕,郑吉再次发兵,率军直奔车师王驻守的石城(位于交河城北),车师王向匈奴求救。匈奴军力不足,未发兵。车师王先行进攻匈奴属国小蒲类,尔后率军降汉。匈奴遣兵进攻车师,郑吉率军迎击,匈奴撤兵。郑吉即以小部兵力屯田车师,余部还军。车师王恐匈奴再次进攻,逃奔乌孙国

【车师击小蒲类、金附之战】汉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秋,车师(一作姑师。王治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雅尔湖村西之交河故城)攻劫其边旁弱小部族小蒲类(即蒲类后国,今新疆奇台东)、金附(位于今新疆艾丁湖北)的作战。地节三年秋,车师王与匈奴联合,阳截汉与乌孙(王治赤谷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东南)的通路,汉朝发兵攻破车师。车师王欲请降,恐汉军怀疑其诚意,遂发兵攻掠臣服匈奴的小蒲类,劫获其民众降汉,车东部小国金附)在汉军进攻车师之民分接车师。

(马奉世击莎车之战】 汉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液全附。石侵冯奉世征发西域属国之兵进击莎车(王治莎车)全新莎车)王的作战。元康元年,已故莎车王之弟。要征,联合邻国共杀新立王万年及汉使者,自立为随后,发兵攻动西域南道各国,迫诸国反汉,使都善(*名楼兰,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改名。王治扦泥城,新疆若羌)以西诸国均与汉绝交。持节出使大宛(都山城,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卡散赛)的汉卫侯冯奉世抵达鄯普伊循城(今新疆若羌东北米兰)后,遂矫制征调西域各国之兵1.5万人,攻拔莎车城,迫莎车王自杀。其他诸国皆平,恢复了与汉联系。

【匈奴袭击丁令之战】 汉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匈奴进击其北部邻族丁令(亦作丁灵、钉零等。分布于今贝加尔湖以东)的作战。丁令与匈奴北界相邻,是匈奴属国。至汉宣帝时,由于匈奴日渐衰落,丁令连续三年袭扰匈奴边界,杀掠民众,抢劫牲畜。神爵元年,匈奴遣骑兵万余人,奔袭丁令,但军无所获。

【(西羌反汉】汉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春,西域美起兵反汉的作战。先零羌等种本居今青海省东北澳水流域,武帝时,被逐至西海(今青海湖)、盐池(今青海湖以西)一带,宣帝本始年间,又逐渐回至湟中,郡且不能禁。元康三年(前63年),先零羌与早、幵诸种解们结盟,又使居于阳关(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古董滩上)西南的小月氏种首领、羌侯狼何向匈奴借兵,欲击都善(本名楼兰,王治扦泥,今新疆若羌)、敦煌(今属甘肃).断汉与西域通道。汉怀疑有匈奴使者从中斡旋,操纵诸羌联兵反汉,遂于神爵元年,遣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巡视西羌。

义渠安国抵羌后,召集先零羌首领30余人,将其中桀骜者击杀,随之纵兵袭击先零羌,斩杀1000余人。归附于汉的各羌人部族及先零归义羌侯杨玉等惊惧遂起兵劫掠小羌种,攻打城池,击杀官吏。义渠安国率2000骑兵屯备诸羌,兵至浩(今甘肃永登西南大通河东岸),被羌人击破,损失大批武器及辎重车马。被迫退至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上奏朝廷,请兵镇压。

【赵充国平定西羌之战】汉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四月至十一月,汉后将军赵充国平定西羌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神爵元年春,以先零羌为首的西羌各种反汉。四月,汉宣帝遣后将军赵充国率骑兵万余人前往镇压。赵充国兵抵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后,西渡黄河,率军乘夜推进至落都(今青海乐都),见羌人未守险,遂西至都尉府(治临羌县,今青海湟源东南),修筑垒壁:安营扎寨。羌军多次挑战,汉军坚守不出。赵充国采用恩威并举方略,招降早、幵羌及其他被先零胁迫的羌人部落,瓦解羌军。七月,率军推进至先零地区。羌人屯兵已久,戒备松懈。忽见汉军大兵来临,慌忙抛弃车马辎重,渡湟水撤退。由于道路狭窄,赵充国恐逼迫太急,迫羌军走投无路,回头死战,命所部缓慢追击。羌军掉入河水溺死者数百人,投降及被汉军斩杀500余人,损失牲畜10万余头,车4000余辆。

汉军追至早羌驻地,赵充国严禁士卒焚烧房屋与割禾放牧,又有羌族降者万余人。十二月,宣帝再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强弩将军许延寿,与赵充国合兵进攻先零。鉴于羌军已遭重创,赵充国奏请撤除骑兵,以步兵屯田成卫。宣帝下诏采纳赵充国建议。同时亦命辛、许两将军及中郎将赵印率部继续出击羌人。破羌将军率兵出击,招降4000余人;强将军斩杀羌人2000多;赵印斩杀并招降2000余人。赵充国率屯田兵亦招降5000余人。至此,羌人反者计5万人,前后被斩7600人,、饿而死五、六千人,降者3.12万人,只有4000余人逃脱。宣帝下诏命赵充国继续率屯田兵成卫,余皆罢兵。神爵二年秋,诸羌共杀先零羌首领犹非、杨玉降汉。汉设金城(郡治允吾,今青海民和下川口附近,一说今甘肃永靖西北)属国,撤除屯田军。

【匈奴右丞相追击莫鞬部之战】汉神爵三年(公元

前59年)八月,匈奴握衍胸单于遣右丞相率兵追击匈奴奠鞬部的作战。神爵元年,匈奴虚间权渠单于死被单于贬黜的原颛渠阏氏与右贤王屠堂联合左大目渠都隆奇立右贤王为握衍朐鞮单于。单于初立,斩杀大批虚间权渠单于时委任的重臣,并罢免虚闻权渠近亲封号,以自己的至亲代之,激起匈奴内部不和。三年八月,左奠鞬王去世,握衍朐鞮单于改立自己的幼子为奠健王,留居王庭。莫鞬部贵族不服,共同拥立已故莫鞬王之子为王,举众向东迁徙。单于命右丞相率骑兵万余人追击,被奠鞬部击败,损失数千人。

【乌桓袭掠匈奴之战】汉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乌桓(亦作乌丸,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元狩四年,前119年徙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乘匈奴内乱,攻劫匈奴东部边境的作战。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虚间权渠单于死,右贤王屠堂继立为握衍胸鞮单于。单于暴虐杀伐,大行封立至亲为王,引起大小贵族不满,叛乱时有发生。四年,乌桓乘机纵兵袭击驻守匈奴东部边境的姑夕王,劫获大批人口而返。

【呼韩邪单于击握衍朐鞮单于之战】汉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十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击握衍朐鞮单于于姑且水(今蒙古翁金河)北的作战。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虚间权渠单于死。郝宿王刑未央使人召见诸王议立。未至,颛渠阏氏乘机联合其弟左大且渠都隆奇立右贤王为握衍胸鞮单于。单于初立,杀戮刑未央等,并罢免虚间权渠之子弟近亲。虚间权渠之子稽侯珊未能继位,逃奔其岳父乌禅幕(原为乌孙,康居间之小国国王,后率众归降匈奴,居住于匈奴左地)。

神爵四年,乌桓袭击匈奴东部边境的姑夕王,劫获大批人口而归,单于极为恼怒。姑夕王恐单于降罪,遂联合乌禅幕及左地(左贤王管辖的领地)贵人共立稽侯珊为呼韩邪单于,于同年十月,发左地兵四、五万人,西击握衍朐鞮。呼韩邪单于率军抵姑且水北。尚未交战,握衍朐鞮的军队先行败退。握衍朐鞮向其弟右贤王借兵不得,怨恨自杀。左大且渠都隆奇逃奔右贤王,部众皆归降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遂留住单于庭(今蒙古乌兰巴托)。

【屠耆单于击呼韩邪单于之战】汉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冬,奴屠单于进攻呼韩邪单于的作战。神爵四年,乌禅幕、姑夕王及匈奴左地(左贤王管辖之地)贵人共立稽侯珊为呼韩邪单于,发左地兵四、五万人进击握衍朐鞮单于。握衍朐鞮兵败自杀,其属下左大且渠都隆奇逃奔右贤王。是年冬,都隆奇与右贤王共立日逐王薄胥堂为屠耆单于,发兵数万东向进攻呼韩邪。呼韩邪兵败,退往左地。屠耆单于立其长子都涂吾西为左谷蠡王、幼子姑瞀楼头为右谷蠡王,命二人留居单于庭(今蒙古乌兰巴托),自率部众返回右地(奴西部地区)。

【匈奴五单于争位战】汉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七月至二年十一月,匈奴五单于争夺王位的一场相互攻击战。五凤元年,匈奴内乱,东有姑夕王及左地(匈奴东部地区)贵人拥立的呼韩邪单于;西有右贤王及左大且渠都隆奇拥立的屠耆单于。七月,屠誉单于派驻东部边境防御呼韩邪单于的右奥鞬王及乌藉都尉又分别自立为车犁、乌藉两单于;统辖匈奴西北部地区的呼揭王亦自立为呼揭单于,形成五单于并立之势。八月,屠着单于亲自率兵向东进攻车犁,同时遣都隆奇率兵进攻乌藉。

车犁、乌藉两单于战败,退向西北,与呼揭单于合兵一处,共计4万余人。乌藉、呼揭取消单于称号,共同辅佐车犁单于。屠耆单于再率骑兵4万向西进攻车犁单于,同时遣派左大将及都尉分率骑兵屯驻东部边境,防备呼韩邪单于乘机进攻。屠耆单于再次击败车犁。车犁率部向西北方向转移。屠转兵西南,留居敦。五凤二年春,呼韩邪派其弟右谷蠡王率兵进攻屯驻东部边境的屠耆单于的左大将及都尉统帅的骑兵,俘斩万余人。

屠耆闻之,即亲率骑兵6万,反击呼韩邪,东行千余里,与呼韩邪4万骑兵遭遇。屠兵败自杀,余部降汉。退向西北的车犁单于见呼韩邪势众,率部归降。十一月,乌藉复自立为单于,被呼韩邪捕杀。至此,呼韩邪兼并匈奴各部,复都单于庭(今蒙古乌兰巴托),匈奴五单于争立,死青数以万计,畜产损耗十之八16樅佗躉歧鐠選九。搜后,呼韩邪单于所部不过数万人,匈奴从此逐渐

【屠害单于击车型、乌藉两单于之战】汉五风元年由辉转衰。(公元前57年),匈奴五单于争位战中,屠智单于击败车犁、乌藉两单于的作战。五风元年,奴内乱,呼韩邪、屠書、呼揭、车犁、乌藉五单于并立。七月,占据匈奴右翼(西部)地区的屠单于,首先发兵进攻车型、乌藉两单于。屠曹单于亲自统兵向东进攻车型单于;另遣左大且渠都隆奇率兵进攻乌藉单于。车型、乌藉两单于战败,退向西北,与呼揭单于合兵一处,乌藉、呼揭取消单于封号,共同辅佐车犁单于。

【闰振单于击郅支单于之战】汉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四月,匈奴五单于争位战中,国振单于进攻郅支单于的作战。五凤元年,匈奴内乱,五单于争立。次年八月,呼韩邪单于击败屠誉单于,复都王庭(今蒙古乌兰巴托)。五凤三年十一月,屠誉从弟休旬王至右地(匈奴西部地区),击败左大且渠都隆奇,自立为闰振单于。其后,呼韩邪之兄、左贤王呼屠吾斯亦据匈奴左地(东部)自立为郅支骨都侯单于。五凤四年四月,闰振单于率部东向进攻郅支单于,兵败被杀,部众皆被郅支单于兼并。

【郅支单于击呼韩邪单于之战】汉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四月,匈奴五单于争位战中,郅支单于击败呼韩邪单于的作战。五凤二年(前56年)八月,呼韩邪单于先后歼灭其余四单于,复都单于庭(今蒙古乌兰巴托),但所部不过数万人。次年十一月,原屠耆单于从弟休旬王在匈奴西部地区自立为闰振单于;左贤王呼吾斯在东部地区自立为郅支单于。五凤四年四月,闰振单于进攻郅支单于兵败被杀,部众被郅支单于兼并。郅支单于乘势进攻驻单于庭的呼韩邪单于。呼韩邪战败,率部降汉。郅支单于进驻单于庭。

0 阅读:10

君达看文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