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人们把酒与礼联系在一起,使得酒文化中的礼,不仅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的反映,也是伦理秩序的表现。从而,饮酒礼仪演变成为宴饮时的道德规范,它把尊卑长幼这一套伦常礼教制度,贯彻在饮酒行为上,形成中国酒文化的明显特征。
对饮酒礼仪的细节规定,从史料来看,在奴隶社会尤其是西周时期,已经相当严格和具体了。就宫廷饮酒礼仪而言,首先是要严格掌握饮酒时间,一般是在帝王加冕、成婚、丧葬、祭祀等大典时才饮;其次是饮酒顺序,要遵循先天地鬼神,后尊卑长幼的秩序;再次,对酒具的陈列和使用,所饮酒的种类,渴酒的爵数等,均有详细的规范来加以约束,由专设的酒官来监督大家的饮酒行为,以使其符合礼仪。
《诗经》里的《小雅·宾之初筵》一篇就形象地描绘了周王在镐宴饮时的陈设、仪式、射礼、奏乐和席间的气氛。来宾人座后宴饮开始,宾主遵守礼节,互相谦让。席间食具酒具摆列整齐,鱼肉干果陈设齐备。醴酒味道甘美浓醇,人们不停地往来敬酒,觥筹交错气氛热烈。当鼓笙响起,人们伴着和的乐声,在祖先的神灵前执鞭起舞,按百礼行事,请来享。祭礼周到而又隆重,神灵就会赐给福祚,子孙个都欢畅,参加饮宴的人们也都欢快尽兴,还各献技能,在靶场上表演技艺。
当使用酒来敬神祭祖时,不论是帝王宗室的祭献还是民间百姓的祀祖,祝祷之后必须以酒酹地。在这礼仪之后,与祭的人们才能开始宴饮。酹酒的仪式要求肃穆,必须恭恭敬敬地手擎酒杯,默念祷词。发展到后代,酹酒时往往将杯中酒分倾三点,最后将余下的酒酒成一个半圆形,象征三点一长钩的心字,表示是诚心献礼。
周代形成的饮酒礼仪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随着社会发展,一些陈旧的礼仪逐渐被淘汰,但一些礼节代代相传,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乡饮酒礼在周代就较为盛行。《礼记·乡饮酒礼中,记载了四种乡饮酒礼,有诸侯之国的乡大夫向国君举荐的德才优秀者的饮宴,有年终腊祭时,党正举行的饮宴等。乡饮酒礼分为六个阶段:商量宾客名次,告知、催邀、迎接宾客。宴饮开始,宾主互相敬酒行礼然后按尊卑长幼的秩序依次相酬,不断地饮酒作乐,尽欢乃止。
席间乐曲演奏分为升高、笙奏、同歌、合乐四个阶段。宴罢,要为宾客送行,日后还要往来拜谢。通过这套程序,把人们的行为举止和思想感情,统统纳入礼的规范之中。
当乡大夫举行乡饮酒时,乡大夫为人,乡之父老为宾客,其中最老而知礼节者为上宾,其余的人为众宾,主要目的是明长幼之序,习宾主之礼,教化人们互相亲睦,尊长敬贤。
春秋时,孙穆子受聘于晋国,晋悼公(公元前572年至公元前558年在位)设宴款待孙穆子时,曾唱《鹿鸣》第三章,这是鹿鸣宴的萌芽。至唐代时,凡由地方官员推荐的赴京应试者(称乡贡),地方州县官要设宴欢送,因宴席间必须奏《鹿鸣》之曲,诵《鹿鸣》之歌,所以称为鹿鸣宴。这是唐代乡饮酒礼的一种。另一种是每年由州县长官,依照朝廷颁布的《乡饮酒礼》实行,以宣传礼教,消除一些人酗酒无度的恶习。直到清代,乡饮酒礼基本上沿袭唐代,只是稍作变化。
清代时,每年由各州县挑选年高有望的士绅,一人为主宾,其余为众宾,详细报给督抚,举行乡饮酒礼。通常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和十月初一,各举行一次。行礼的前一天,司正要率领执事预习礼节。第二天黎明,执事等人准备酒席,主持人在门外迎客,宾主一番寒暄,宾客按照尊卑秩序,择位入座,随即开宴。执事者相向而立,吆喝歌唱。
随后,司正由西阶随执事进入宴客堂,执事者用蝉酌酒,转交给司正,司正举酒唱读,然后饮酒,众宾客也饮酒,之后又互相敬揖。随后,依次传觯于座,执觯者朗诵宣扬伦理道德的经典诗文。若有失礼违仪者,执觯者会加以责罚。饮酒完毕时,宾客依照礼仪逐次下堂。清代的乡饮酒礼仍然是宣扬礼教。清代的鹿鸣宴,与唐代相比,是趋于没落,仅在个别地方实行,主要是由地方官员设宴款待得中的人和主考宵。
饮酒礼仪产生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具有很强的政治教化目的和道德规范目的,是维护宗法制度和伦理秩序的工具。其中一些礼仪经过数千年演变,被现代人们继承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传统酒文化的组成部分。
如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对宴饮时迟到者罚饮的习惯,这个古老的定约,发展到今天,成为当人们相约聚饮时,如果有人迟到或有人闯席,大家会对迟到或闯席者罚酒三杯。此外,干杯也是十分古老的饮酒礼节,先干为敬另一方要以同样的方式回报,否则就是失礼。明代时苏州一带宴饮就有这样的习俗:干杯时,杯中酒要喝得一干二净。
否则,杯中剩余一滴酒,要罚饮一杯酒。今天人们则认为干杯时,杯中有余沥是失礼的行为。再如斟酒,以往以斟八分满为敬,现在讲究要斟满杯,尽量让客人多饮,以显示主人的好客。碰杯时,客人对主人,晚辈对长辈,酒杯举得要略低一些,以表示尊敬。通常敬酒时,是由主人先向客人敬酒,客人饮完后要向主人回敬。劝酒时,主人自己要先干一杯,再让客人干。就客人而言,饮酒时要有所克制,以免因过量而失态,喝醉常被视为失礼。
这些传统性的饮酒礼节,在一些宴饮场合,成为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成为
人们显示真诚、增进感情、加强交流的媒介和汉族一样,其他民族也有自己的饮酒礼仪。如彝族人民十分讲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长辈和客人坐上席,晚辈只能坐下方的席位,好酒要先敬客人和长辈。四川凉山州的彝族,在社交活动中十分注重酒,当客人到来,应斟上一杯酒待客。其他如宗教活动、参加婚礼、走亲访友都要饮酒或送酒。
彝族人民在迎客或联欢时,盛酒于碗中,一人捧酒碗,数人吹葫芦笙,把酒放在客人面前,边歌边舞,向客人敬酒。早在唐代,就有人对这种饮酒礼仪给予记载,那是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距今已一千一百一十八年,可见这种习俗的古老,也显示出我国饮酒礼仪的丰富多彩和历史悠久。
酒中含有营养成分,能够宣和百脉,消邪却冷,和血行气,壮神御寒,开怫郁而消沉积,通膈噎而散痰饮。但酒中也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如果饮酒过多或嗜酒成癖,则会使大脑仰制功能减弱,使人丧失由教育中得来的谦虚与自制,辨别力、记忆力和理解力都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丧失常态时的文明与礼貌,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躯陨命。由于饮酒的双重作用,在中国酒文化史上,往往表现出两种相反的倾向:潇洒疏旷的文人骚客以饮酒为慷慨遣怀的乐事,社会舆论则以节制饮酒和戒酒为值得称颂的行为规范。
中国的儒家经典里,都有劝告人们节饮与戒酒的箴规。《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就讥讽饮酒过量后失去常态的行为:喝醉了酒,就会行为失常,又喊又叫,把席面上的食具摘得乱七八糟,走路歪歪斜斜,而且不能察
觉自己言行的过失。《尚书·周书》中的《酒诰》篇,对饮酒提出告诫,主张不应经常饮酒,各国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可以喝点酒,并且要用理性来节饮,不要喝醉对于违犯规诫的则要给予惩罚。此外,《周礼》、《礼记》、《春秋》中都有告诫人们节饮的道德训示,还有揭示酒祸、诫示人们防范酒祸的事例。
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战国时齐国学者淳于髡规劝齐威王(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在位)节饮的故事。一次,齐威王在后宫大弄酒筵,并召见淳于髡,赏赐酒给他喝,以酬谢他为齐国建立的功劳。威王问淳于髡说:“先生酒量多大?喝多少就醉了?”淳于髡回答说:“这不一定,有时喝一斗就醉了有时喝一石也不醉。”威王听了很奇怪,淳于髡就解释说:“在大王面前饮赏赐的美酒,旁边有筵席上的执法者,纠正酒后的失仪,后面还有御史记录饮宴现场的实况。
我心中怀着恐惧,小心谨慎地饮酒,喝不到一斗就醉了。社果和相交多年的老友重逢,一边饮酒,一边愉快地谈论往事,我可一直喝到五六斗才会有醉意。如果是在家乡、和乡亲宗族游乐聚饮,男女无别,坐在一起。
当传酒暂停,人们自由组合,或玩六博棋,或比赛投壶,十分热闹。青年男女,几杯下肚,忘情地彼此注视,互相戏谑,拉来扯去,决无人阻止,也无人惩罚,这种聚会,最使我兴奋,我能饮酒八斗,而且能够连醉两三次。如果这种聚会持续到深夜,酒也喝得差不多了,且把酒杯聚在一起,人们也坐的特别靠近,完全忘记礼制的约束,这个时候,我最高兴,最愉快,能再饮一石。常言说得好:过度饮酒则容易闹出乱子,高兴过度也会发生令人悲哀的事件。
万事万物都如此。这些话告诉我们,干什么都不能过头,过了头就意味着衰亡。齐威王理解到淳于髡用这个饮酒的故事劝诚自己,就说:“你讲得真好啊!”从此,他再也不搞通宵饮宴了,还任命淳于髡为齐国的主客卿,负责接待宾客的工作。齐王的家庭举行大型酒会,齐王都要派淳于髡在一旁监督。
节饮被视为一种美德,在儒家经典中加以强调,也在许多人的行为中被尊奉。对于能够限量自持的人,史书上常常给予赞扬。东汉时人杨震(?-124年),弘农华阴人,字伯起,出身于士家大族,博览群经,当时称为“关西孔子”,他不饮酒,并把不饮酒看作美德,常常把酒、色、财三不惑作为自己平生足以自豪的优点。东汉的朱博,也是一位严格自我控制的失,传说他食不重味,案上不过三杯。
西晋时的山涛(205-283年),也是一位海量,但他自己规定每次饮酒不超过八斗。相传晋武帝想试他一试,召他饮酒,预先准备了八斗酒请他喝,但暗中令人在山涛不注意时加酒进去去。但山涛饮足八斗之后,余下的就不再饮。他的这种限度节饮本领,的确不一般。
南朝宋代的沈怀文,是一位不饮酒者,而宋孝武帝刘骏(454-464年在位)喜欢饮酒纵乐,经常宴召大臣,参加伙宴的人,几乎都要喝到大醉方才罢休,只有怀文滴酒不沾,也不在宴席上嬉笑作乐,以至于孝武帝认为他故意标新立异,与自己作对,他的好友谢庄劝他改变,他却说自己生来不伙酒,不能因为皇帝的好恶而改变自己的习惯。
能够由嗜酒而戒酒,也被视为一种美德。但酒中所含乙醇对神经具有麻醉作用,嗜酒容易上瘾。屡戒屡犯,戒酒不成功的事例很多。但也确有意志坚韧、毅然戒酒的人。东晋元帝司马睿(276-322年),在建立东晋政权以前十分贪杯,称帝以后,还是纵酒无度。经过丞相王导(276-339)再三流劝谏,元帝终于幡然悔悟,痛饮了一次后,再也没喝过酒
宋代的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南宋抗金名将,在年轻时即嗜酒豪饮宋高宗有一次劝他道,大敌当前,要专心于军务,等到打败金兵,收复失地后,才可重开酒戒。岳飞从此毅然断杯,滴酒不沾。当麾下将士劝他喝酒时,他便说:待至黄龙府,乃与诸君痛饮耳!”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各地区之间交往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商业和手工业发达,诸种因素促使了汉代酿酒业的发展。尽管西汉、西汉均有短暂的禁酒,但旋旋地。并未对翻酒业造成严重阻碍。此外,汉代饮酒之风盛行,也是与酿酒业的发展互相促进的。汉代初年,群聚畅饮的风气很准行,所以汉文帝曾颁布禁止百姓群饮的法令。武帝时,为增加政府收人而开禁,群饮之风如故。因此,汉代酒文迅速发展,酒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酒对人们的社会心理、思想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率兵击败淮南王英布的叛军、西归途中,经过故乡沛(今江苏沛县),邀集父老乡亲、旧友子弟宴饮,并召来一百二十个少年儿童歌唱助兴。饮酒至酣,刘邦亲自击筑奏乐、放声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童们和声学唱,他一边高歌,一边起舞,康低伤杯,泪下数行。这首歌曲叫做《大风歌》,被视为汉代乐府诗的开山之作。刘邦在歌词中不仅抒发了自己荡平天下,统一海内,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概,同时也抒发了一种深沉的忧虑:事业初创,内忧外患,太子年幼懦弱,自己却日渐衰老。他为政权的命运而担忧,希望有忠心耿耿的将士,来为汉朝的基业守疆卫土。
西汉梁孝王雅好诗赋,他常常宴集文士,以美酒助诗兴。当时著名的辞赋家枚乘、路侨、羊胜、韩安国司马相如、公孙诡等,都是他的座上客,其中有一位叫邹阳的,还作过一篇《酒赋》,称颂酒有“庶民以为欢,君子以成礼”的作用。
西汉末叶的杨雄(前53-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汉成帝时为郎,给事黄门,王莽时
任大中大夫,校书天禄阁。他是著名的哲学家、辞赋家,著有《太玄》、《法言》、《甘泉赋》等。相传他喜欢饮酒,手不离杯,写作时必须饮酒。大家知道他嗜酒遇到有生僻字不能解释时,就带上酒作为礼品,向他请教,扬雄饮酒而尽,解答疑难。东汉末年的孔融,字文举,是名重一时的文士,曾任北海(今山东益都、掖县一带)相,世称孔北海。他嗜酒好客,常对人说,最大的愿望便是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所以,当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因缺乏粮食表奏朝廷张禁酒时,孔融即出来表示反对,认为治理国家不能没有酒,并举例说,刘邦为沛公时,郦食其至军门求见献计,有人通报给沛公,沛公得知来的是一位儒生,很轻视他,拒绝接见,郦食其又叫人报告,说自己是高阳酒徒,立刻得到召见。后来,郦食其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功勋。如果没有酒,樊哙也不会在鸿门宴上,把刘邦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所以,酒对治国之政没什么妨害,禁酒毫无道理。孔融这一番言论,具有诡辩性质,但他的主张,代表了许多人的倾向。汉代饮酒之风甚盛,以至于抵制禁酒法令,由此可知一二。所以,曹操禁酒虽得以推行,但其效力却受到多方限制。私酿偷饮的人很多,就连曹操自己属下的尚书郎徐邈,每天都私下饮酒,喝得醉醺醺的,不能处理公事。
汉代,酒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加强了,它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也日趋密切,酒逐渐成为文学艺术的主题。邹阳、杨雄各自作有《酒赋》,杨雄还写过一篇《酒》。汉代乐府诗以酒为题的也不正其例,《杂曲歌辞·饮酒宋》、《四厢乐歌·土寿酒歌》、《清商曲辞·宴酒篇》、《杂曲歌辞·前有一酒行》等,都有歌酒的诗句。如(鼓吹曲辞·将进酒》诗云:“蒋进酒、乘大白。”《杂曲歌辞·乐府歌》词云:“春酒甘如醴,秋醴清如华。
借助于咏酒之作,人们抒发着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代思,对历史的慨叹。酒的作用潜入人们的心灵深处,从而使酒文化的内涵也随之扩展了。
出师祝捷饮酒的习惯在我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军事将领,常常利用酒的兴奋作用,变扬勇士,激发士兵的斗志,或者在军事失利时,利用酒的安神镇静作用、稳定军心,重振军威。
相传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决定率兵伐吴,出师之前,群众敬献美酒劳师,勾践命令将所赠美酒,倾人一条河里,军民同伙河水,激励斗志。至今在浙江绍兴,还有一条叫投的小河,据说就是当年勾践倒酒之处,这是饮酒成功的例子。同样,也有贪杯误事、招致失败的。春秋时期,楚共王和晋历公战于鄢酸,这是晋楚争霸的著名战役。在双方混战正酣时,楚其王耳朵被敌箭时伤,但胜负尚未见分晓,这时,楚国主将司马于反融谒,他叫随从送上一杯酒。
子反一尝,喝道,这是酒,要水不要酒,快拿走!但经不住极力相劝,子反就一饮而尽,子反本来是个嗜酒之徒,一杯下肚,就克制不住了,连连叫了添酒,不一会儿就酩酊大醉。这时战势有利于楚国,楚共王下令进攻,派人召子反商讨军情。子反因为醉酒,谎报犯了心脏病,不能前往。楚王亲自驾车来找子反,一进营帐,就闻到酒气扑鼻,说道,“寡人受伤,只能倚靠司马,司马却醉倒了,这仗还能打下去吗?”立即下令全军退却,回到楚国后,楚共王将兵败的责任归昝于子反,立即下令把他杀了。
确实,军人有守疆卫土的重大职责,不比平常人常人贪杯,不过误已,武将如果因酗酒而失职,则会危害国家。
汉代时,赵充国任后将军,他是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人,熟悉匈奴和羌族的情况,当时朝廷设置金城属国(治所在今天的甘肃兰州)。属国是处理国外及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要委派一员护羌校尉,处置归顺的羌族,赵是镇守西部边疆的宿将,但当时他因病不能任事,宣帝征求一些大臣意见后,派辛汤担任护羌校尉一职,诏令已经下达,辛汤也已经受命。赵知道后,立即上奏说,辛汤酗酒任性,不能担任此职,不如改派辛汤的哥哥辛临众。宣帝深知赵充国知人善任,立即追还使节,授予辛临众护羌校尉,边疆果然安然无事。后来,辛临众因病离职,大臣们又提请任命辛汤为护羌校尉,辛汤到金城后、酗酒使气,激怒了羌人,羌人反叛,发生了边患。
除此一脚外,还有一位临阵酣酒,被对手生搞的皇帝。刘醒,字永明,匈奴族人,是十六国时前赵王朝(304-329年)的国君,公元前318-329年在位。此人虽善战,但自幼喜欢饮酒,形成嗜好。当时前赵大将石勒(274-333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已割据北方大部分土地,多力逐渐强盛。前赵只据有今天的陕西关中地区和陕西、阿南交界一带的部分地方。双方你来我往,战争不断。公元328年刘隆自长安出发,率军十万,击败石勒军队,包围洛阳。石勒亲自率领大军增守,两支大军对峙于洛阳城郊,双方由主帅临阵主持决战。
在石勒到来之前,刘曜就因获胜而骄傲,因骄做面轻敌,整天与亲信纵酒饮宴,不做战守准备,到石勒率领援军通近,才在洛阳城西一带布阵。将要出战之际、庄饮数斗美酒,因常乘的一匹红马忽然患病,改乘一匹小马,上马前,他又喝酒一斗多。石勒部下的将军石堪注意到刘的酒醉之态,指挥兵士攻其虚弱,前赵军队一战面渡,刘曜因醉酒不能压住战阵,也只得狼狈退却,战马又陷于石渠,刘全身受伤十余处,坠落于地,被石堪生擒活捉。石勒军队斩敌五万余人,大获全胜。石勒逼迫刘曜命令在长安的前赵太子投降,刘不从,即彼杀害。刘、石双方兵力相当,战守之势持平,无奈刘履临阵酗酒,招致兵败身亡。他死之后,关中地区大乱,前赵迅即灭亡。
同样,十六国时前秦国君荷生(355-357年在位)也是一位嗜酒误事的皇帝,他继位后,不分昼夜,沉于酒。当东海王苻坚领兵前来争夺帝位时,他正喝得■醺的,昏睡不起,临被杀时,还要求饮数斗酒。这和未开战阵就身死人手的醉君,堪称为要酒不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