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怕印尼倾销或禁售镍矿!印尼想成为下一个刚果,没有可能

冉冉说武器 2025-03-09 12:58:28

印度尼西亚是名副其实的镍都,镍资源储量(2100万吨)约占全球总储量的22%,其每年向世界提供了超过一半的镍产能,镍收入占到了印尼外汇收入的7成甚至更高,一旦市场出现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这个依靠资源出口的人口大国。

印度尼西亚矿业部官员周四表示,政府将发布新规,允许矿业公司在“不可抗力”条件下,向世界出口未经过加工的原矿。所谓不可抗力,多指火山、地震、战争、疫情等重大事件,鉴于亚太局势整体稳定,不排除印尼这是为大规模对外倾销原矿寻找借口。

须知,印尼的镍矿价格与电动汽车发展的节奏息息相关。电动汽车发展得快,就会用到过量的镍;反之,电动汽车的增速放缓,镍矿的需求就会随之降低。印尼境内有大大小小数十座镍矿,不可能随着市场变化,轻易关停或者增加产能。

这就决定了,印尼只能被动拉低镍矿出厂价格,用数量优势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以维持国内矿山的基本生产能力。值得注意:在2024年之前,印尼出台了禁止出口镍原矿之规定,目的是吸引外企在印尼设厂,帮印尼打造涵盖原石开采到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全系生产链条。

未曾想计划刚公布,就遭到了市场的反噬,印尼出厂的镍矿价格从最高峰的超过2万美元一吨,快速下降到现在的不足1.6万美元一吨。是印尼不够努力,还是说国际市场就不允许出现类似欧佩克的垄断性组织?

答案还得从印尼自身找寻,或在该国看来,自己有机会卡住供应链通道,让上下游厂商为己所用,这种感觉就像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坐地起价,逼着中国铁粉进口商签订“卖身协议”那般。

结果可想而知,印尼碰上了硬钉子,中国通过控制技术和市场等方式,将印尼锁死在中国供应链当中,让印尼失去了挣脱“中国影响力”的机会。举上述例子只想说明:发展中国家想要在大国的夹缝中快速崛起,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另外,大家也须注意:强国和某些小国、弱国打交道,一味示好只会换来对手的贪婪无度,会将中国的好意视为中国软弱可欺的标志。这不钴矿生产大户—刚果(金)就着了美欧虚假叙事的道。

认为中国矿企通过自己挣得了太多的利润,于是刚果政府不由分说,一头扎入了美欧的怀抱,叫停了中国在刚果境内的一些矿山。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中国进口商不再涌向刚果,钴矿价格开始暴跌。

看到了吧,不是所有国家都拥有类似中国韬光养晦的智慧和俯身基础制造业的耐心。在它们的世界里,资源就是王道,是自己拿捏合作伙伴的最佳利器,只要有机会自己就会狮子大开口,哪管什么道义和商业精神。

谈两点看法吧。

其一、印尼没有机会成为发达国家,该国只配成为中国的原材料供应商。

中国坐拥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根本不缺印尼的那点资源,之所以让印尼加入中国的电动汽车供应链,无非想着互利共赢,让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跟着中国吃肉喝汤,不要在南海问题上和中国发生不快。

所以越南、菲律宾等中国邻国,就不要想着在“吃中国饭的同时砸中国的锅”,中国有能力让它们将吃进去的好处悉数吐出来。中国的仁义和大度,是保证南海局势始终可控的关键因素,这点应该被包括印尼在内的所有东盟国家谨记。

其二、美欧破坏中国的供应链,中国就倒逼发达国家进行产业重置,让它们感受到发展采矿业的痛苦。

有美国矿企担心,美国不具备产能、技术和人力成本优势,如果美国全力发展稀土产业链,很可能会落入中国的“价格陷阱”。中国可能通过补贴等方式,以低于成本价对外销售稀土,届时美国的矿企就只能关门歇业。

事关竞争,其实没有太多的弯弯绕,谁家的产品性价比高,谁就更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可能印尼也多少学到了一些价格战的精髓,要不然不会着急放开镍矿的输出通道,甚至以成本价对外销售镍矿。

如此,镍矿的价格只会进一步走低,美欧为发展电动汽车,新近推出的脱离中国供应链的计划也将迎来冲击。总之,无论镍矿价格如何变动,都不会影响到中国的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发展计划,只因中国很早就进行了布局。

3 阅读:1433

冉冉说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