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420万美金“查岗”,地图社交风靡越南,500万人深陷“信任危机”?

扬帆出海 2025-04-11 22:24:19

扬帆出海 作者丨子墨

打开地图,就能看到亲友的所在位置,甚至还能实时看到对方的手机电量。地图社交逐渐在Z世代年轻人中流行起来。

前不久,Jagat的持续霸榜让很多东南亚人都在“定位”中,不断寻找到了同城好友,甚至被用于情侣之间的实时查岗,以及家长对孩子的安全监控等等。而在此之前,基于LBS的社交应用已经有所发展,比如在2021年上线的Findup,至今总下载量达到约510万,高峰时期单日下载近3万,总收入约420万美元,且近期又有崛起之势。今年3月,较2月下载量增长118.8%,收入增长32.9%。

(Findup自上线以来全球下载量,图源:点点数据)

地图社交赛道并不算是一个很新的赛道,但能坚持做下来的并不多,“卷”的程度也并没有其它社交类产品那么高。不过,由于其普遍用于熟人的特性,用户往往在同类应用中只会选择其中的一个,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因此,从主攻区域做出差异,也成为了开发者能够避开直接竞争,走出更多商业化道路的方式之一。

从内购收入区域上看,Findup将目标放在了社交成熟的欧美及东南亚地区,特别是美国和越南,两地合计贡献了应用总内购收入的37%。而从社交应用排行榜上来看,该应用在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多个非洲国家都进入了社交畅销榜Top10,或许得益于地理位置相近,与其开发者公司位于土耳其有一定关系。

(Findup自上线以来内购收入地区分布情况,图源:点点数据)

在这一赛道上,面对Jagat、MixerBox BFF等一众后来者的冲击,Findup是如何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呢?

信任还是控制,隐私功能“拿捏”边界

能够随时与好友保持联系,并通过GPS手机定位,快速知道他们的准确位置。相比于更大范围的地图社交应用,Findup将圈子缩小了一些,大多数被用于家人、密友、情侣之间的相互联系。

与其他同类应用不同的是,Findup不仅可以看到好友的实时定位和手机电量,还能够看到他们的旅行历史,只要在应用中留下过足迹的地方,都可以被好友查看“一览无余”,甚至当对方到达或离开某个地方的时候,也能够即时获得通知。

例如,某好友正在移动,或已经到达学校等等。出于安全因素考虑,这一功能常用于家长对小孩子的实时位置监测。当用户察觉到危险因素时,可以通过应用的SOS功能,向好友发出警示并定位。

不过,很显然,对于普通朋友来说,这些突破隐私及边界感的功能并不太适用,而对于十分亲密的关系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积累信任的过程。

然而,任何功能一旦被过度使用,就会“变味”,特别是这种亲密关系应用当中,有时不仅没有增加信任感,反而由于实时掌握定位的控制欲,导致信任感破裂。也正因为如此,用户在确定使用之前,需要做好隐私被亲友共享的准备。而开发者也需要面对由于用户情感关系造成的留存下降的可能。

对此,Findup支持用户个性化预设一些自己常去的或者喜欢的定位,如学校、公司、家,甚至是电影院、餐厅、个人的秘密基地等等。这些位置可以公开分享,也可以设置成私密,仅自己可见。

虽然只是一个公不公开的小功能,但对于用户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将这些地方进行共享,像是一个嵌入应用中的“大众点评”,让更多人能够“种草”或者“避雷”某些线下店铺。而将其私密,则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私人的便签,记录个人的喜好,能够在一个私密感并不强的应用中,找到一个独属于个人的小空间。

而在不少同类应用中,也有着类似的功能,例如隐藏最新定位。不难看出,开发者都在尽力去找到应用中关于隐私分享的边界,一旦跨越边界,将会通过一些功能设定来给予用户个人空间,让人感受到被保护。也正是在这种“半共享半隐私”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更加促进亲密关系的升温。

扩展使用场景,跳出“查岗”定位

在不少密友社交应用中,都支持将应用内容直接显示在手机的首页的模块中,用这种“拿起手机就能关注”的方式,来体现密友关系与普通关系的不同。Findup也同样支持这一功能,可通过自定义,将好友放在不同的模块位置上,以便快速找到他们的位置。

另外,在基础的消息发送功能上,Findup也做出了一些差异化。不仅能够随时私信好友开启对话,还上线了群聊功能,在群组中,基于LBS的特性优势,可以直接发送吃饭邀请,仅需选择是或否即可,让好友之间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交流。

不断上新的多元化功能持续丰富着应用内容,过程中也不难看出,Findup在极力扩大着用户群体,避免仅限于“查岗”一类的使用场景,限制获客。而这也是同类应用普遍面临的一大痛点问题。

不过,从用户反馈来看,Findup似乎并没有跳出这一“怪圈”,大多数的用户还是将其当成了定位查岗甚至是监视工具,也由此导致了一些用户陷入“信任危机”当中。日后能否破局,还需在产品定位上多加思考。

而另一大痛点,则是电量消耗问题。众所周知,日常的手机定位服务会消耗一定的手机电量,而这种实时显示众多好友位置信息的应用,对于手机电量的消耗也会不断加剧。Findup也没有避讳,甚至公开表示,在后台连续使用,会大大缩短手机电池寿命。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则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优化。

探索商业道路,越南市场表现抢眼

点点数据显示,Findup自2021年上线以来,收入几乎都来源于内购收入。美国用户贡献其中的28%,排在第一位,其次为越南9%,英国5%,马来西亚3%,德国2%。

应用当前采用订阅模式,周订阅4.99美元,月订阅9.99美元。最贵的订阅项目为59.99美元,区间档位较多,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及目的选择长期或短期使用。

(Findup热门内购项目,图源:点点数据)

美国在社交赛道上的付费能力和意愿不言而喻,而付费能力并不强的越南市场,能有此表现,却令人格外惊喜。不仅仅是Findup,很多同类应用的内购收入地区前五名中,越南均有上榜。

深入探究发现,一方面,越南的社交生态以熟人关系网为核心,而熟人共享定位的玩法,恰好满足了其对亲友关怀与便捷聚会的大众需求。另一方面,这类应用不仅能够实时追踪到好友定位,还能通过地理位置标签,与本地的商业进行联动,如餐饮、电影院等等,这种“社交+本地化生活”的方式,激发了用户线下“探店消费”的欲望。总的来说,越南用户在这一赛道上的投入,也是一种技术赋能社交需求升级的体现。

另外,随着各地区对社交产品的监管变得严格,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方面,不断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在Findup的隐私保护条款中,将用户的年龄限制在了13岁,且必须保证未被当地法律禁止,才能注册成为会员并使用应用。如果被禁止,则会员资格也无效。

总的来说,Findup经过4年左右的发展,虽然仍面临用户群体及使用场景的痛点问题,但并不影响用户对应用的认可度和付费意愿。未来,是持续深耕越南市场,还是另寻他处发掘更多的潜力市场,以及如何弱化“查岗”概念,持续扩展使用场景收获用户,都是行业需要共同思考的重要课题。

结语

地图社交以其独特的实时定位功能,成为了世界各地年轻人情感联系的纽带,特别是在越南,流行趋势明显。不过,“查岗式”的使用场景也在提醒着人们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隐私保护与社交边界的界定。未来,也期待能有更多的功能玩法被推出,在保护个人隐私与丰富用户体验上实现平衡发展,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商业道路。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