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皇上受到挑衅,牡丹临危受命,正月里种植牡丹花
1
“国色天香”让各国使臣臣服
牡丹回到芳园,立即着手准备。
她又仔细看了一遍与“郁养强熟”有关的古籍,将里面的方法熟记于心。
命人在芳园中搭建土室,通过一番日夜劳作,牡丹与花匠一起,将土室的温度控制在牡丹花适合的范围内,才让人从室内将细心准备的牡丹花根茎搬了过来。
然而,天公不作美,一连数日大雪纷飞,气温骤降。土室内的牡丹花虽被牡丹悉心照料,却始终不见花苞。
正月十四日夜,牡丹独自守在土室中。
她轻轻看着牡丹花的枝叶,低声呢喃:“牡丹啊牡丹,你可知明日事关大唐威严?你若能绽放,不仅可解大唐之危,更能让天下人见识你的国色天香……”
就在这时,她忽然听到一阵极细微的声音。低头一看,牡丹花的枝叶竟在微微颤动,花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绽放!牡丹惊喜交加,连忙唤来花匠。

众人见状无不称奇,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皇上的耳边。
正月十五日,万国使臣齐聚大殿。阿史那咄吉面带讥讽,开口道:“陛下,不知那‘国色天香’可准备好了?”
皇帝微微一笑,示意宫人将牡丹花抬上殿来。只见一株株牡丹在风雪中傲然绽放,花瓣层层叠叠,色泽艳丽,香气袭人。
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那株,花瓣洁白如雪,花心却泛着淡淡的金色,宛如一轮明月。
“此花名为‘国色天香’,乃我大唐国花。”皇帝朗声道,“不知可入使臣法眼?”
阿史那咄吉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其他各国使臣纷纷赞叹不已,称此花当得起“国色天香”之名。
阿史那咄吉偏了偏脑袋,左右思索,向皇上抱拳:“陛下,不知这”国色天香“是哪位大师培养出来的?可否出来一见?”
皇上请牡丹来到大殿,笑着向使臣介绍:“这位是牡丹,芳园的园主,花满筑的店主,就是她培育出的‘国色天香’。”
阿史那咄吉定睛看着牡丹:这是位极美的娘子,姿容绝佳,妆容别致,不仅花养得好,这妆粉胭脂也非同一般,如此美人,如此佳景,也只有大唐才有。

蒋长扬看到阿史那咄吉盯着牡丹看,笑道:“使臣可有什么想要请教牡丹娘子?”
阿史那咄吉自知失礼,抱拳向牡丹:“不知小娘子是如何让牡丹花在,如此寒冷的时节开放,我可听闻,正月并不是牡丹花开放的时节。”
牡丹看向阿史那咄吉使臣笑道:“这正月盛开牡丹花的技术,是我们大唐老祖宗留下的,只是工序有些繁琐而已。”说罢,又面向众人道:“此花乃是我芳园精心培育的‘国色天香’,若各位使臣有兴趣,可来芳园一观,我芳园还有更多奇花异草,供各位赏玩。另外,我在芳园里培育‘国色天香’时,制酒娘子特意酿了‘剑南烧春’,酒体饱满,香气四溢,入口柔和,回味悠长,让人喝了就忘不了,而这’剑南烧春‘只有芳园可售。本来想等到春色满园时开的,现在众国使臣远道而来,借此机会,邀请各位大人们,届时携家眷一起,来芳园尝尝鲜。”
大臣们纷纷回应到:“好好好,芳园的酒香闻名长安,我等一定要去尝尝鲜。”
皇帝闻言大笑,重赏牡丹:“牡丹,你为我大唐争光,朕赐你黄金千两,锦缎百匹!”
2
皇帝心情大好,对众使臣道:“今日上元佳节,朕请诸位移至东市,与民同乐。”
上元节,正月十五,各地都会举行规模盛大的民间集会,开坊市夜禁,人们打起火把,不论士庶、不论男女、不论长幼,混杂在一起,欢歌笑语,通宵达旦。
东市此时喧嚣满天,人声鼎沸。鼓乐声传遍大街小巷,众人都欢呼起来。
从延兴门开始,陆陆续续出来了十多辆彩车,拉车的牛,也被装扮成各种动物,千奇百怪;彩车上有许多衣着盛装的艺人,各自显示着拿手绝活,吹拉弹唱。后面紧接着踩高跷,舞狮子,杂技等。
到了勤政务本楼下,这些人表演得更加卖力。只见众人个个伸长脖子,眼睛都不眨一下,无比专注。
忽然听到一阵喧哗,人头攒动,纷纷涌向勤政务本楼。许多金灿灿的东西,从空中洒落,众人疯了似地抢捡。
牡丹好奇地问蒋长扬:“蒋君,皇上抛的是金子吗,这么多金子,捡到不就发财了?”
蒋长扬含笑看着牡丹:“这是圣上高兴,抛撒金通宝作为赏赐。这金通宝不能在市面流通,专门传人赏玩的。”示意牡丹将手掌打开,牡丹伸出双手,蒋长扬手一松,几枚黄灿灿的金通宝就落到了牡丹手里。
牡丹吃惊地看向他:“你怎么没有抢,就先有了?”不过,依着蒋长扬近臣的身份,先有金通宝,也不足为奇。
在两人看不到的桥的另一边,穿鱼兴奋地边跑边挥手:“大福,大福,金通宝……”
大福看到穿鱼,也大笑着跑了过来,“真有你的”说罢,一拳打在穿鱼左边胸口。伸手接住穿鱼递过来的金通宝,稀罕地看着,笑着朝穿鱼说着话。
阳光下,大福年轻的脸上,细细的一层绒毛,透着金色的光,简单的头饰配上红色的罗裙,显得活泼可爱,一种说不出的情愫,在穿鱼心里蔓延。
楼上停止撒钱,人群也散开了。表演继续。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左右,游街的彩车已经顺着街道,去往另一个城门,所过之处,皆欢呼一片。其他表演依序进行,有剑舞、猴戏、斗鸡、舞马、舞龙舞狮等。
不多时,勤政务本楼那边传来消息,宁王府的舞马,夺得今日献艺头筹。只因在节目最后,那舞马竟然用口叼起硕大的金杯,向皇上和皇后下跪敬献美酒。这是多么稀罕啊!当然得到皇上重赏!
牡丹站在人群中,看着热闹的景象,心中满是喜悦。
她远远地看到大福、小春等人也在人群中,便对蒋长扬道:“蒋君,我去找大福、小春等人,你忙你的,不用陪我。”
蒋长扬点头,笑道:“今日是佳节,你开心就好。”
然而,不远处的县主和刘畅却冷眼旁观。县主低声对刘畅道:“听说牡丹在正月里成功让牡丹花开花,还得了皇上重赏,真是风头无两。”
刘畅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想当初她也曾是他的妻,现在自己瘸了一条腿,嫁入宁王府,她却风光无限,我倒要看看,她能得意到几时。
县主看到刘畅未回应,看向刘畅,却见刘畅紧紧盯着牡丹,一时怒气冲天。
3
牡丹与大福、小春等人,边走边逛,开心地看着街边的小玩意儿。
就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众人尖叫躲避,也有人喊着“快跑”。
牡丹来不及回头,迅速往旁边避让,还未来得及完全躲开,就听到旁边人的尖叫,一匹马儿疯了般奔向自己,马上之人高高举起马鞭,像闪电一般,朝自己劈来。
当牡丹看清县主那张满是嚣张的脸时,牡丹知道,她还在怨恨上次坠马的事情。

牡丹往左躲,是马蹄;往右躲,是马鞭。已经在路的旁边了,后面已没有路了。她当机立断,护着头和脸,转过身去。
县主看到此时的牡丹,想着在马场时,你不是胆子很大吗?你不是不怕马儿吗?不禁感到一阵得意。一想起马蹄踏向自己,县主的恨意由然而生。
当马鞭快打到牡丹时,县主硬生生地将鞭子改了方向,打向马儿的臀部。马儿吃痛,一声嘶鸣,抬起前蹄,往牡丹身上踏去。
众人尖叫惊呼,大声叫牡丹赶快躲开。大福几次想上前拉开牡丹,无奈现场实在混乱,她多次被人挤了出来。
牡丹头发凌乱地呆在那里,脑子里想着赶快躲开,腿却不听使唤。求生的本能让她还是想躲开马蹄。
县主恶狠狠地看着牡丹,嘴上假意地喊着:“这该死的马儿!”一边又喊来旁边的手下:“还不快来帮忙?”
她手下之人明知县主是何意,却也不敢不从,假意上前帮忙,实则围堵牡丹。
就在牡丹左右都躲之不及,眼睁睁看着马蹄踏向自己时,忽然感觉腾空而起,一匹马儿,从自己旁边越过,马背上的人一把捞起自己,然后急速转身,擦着县主的马头,奔了过去。下人们纷纷躲开。
“谁这样大胆?”县主又惊又怒。她还没有从上次坠马的阴影彻底走出。刚才这一下,让县主惊魂未定。

到底是谁救了牡丹?
欲知后事如何,咱们下一篇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