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合花
中国绘画中得花鸟意象往往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诸多寄寓,而花卉作为花鸟画科的 题材之一,更是备受一代代画家的青睐和追捧。传统题材中,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及牡丹、芍药、水仙、茶花、荷花、玉兰、桃花、栀子、紫藤等等花卉以简洁明朗的形态和意蕴,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器皿花纹、服饰花纹等等传统手工艺制品不输国画艺术,弘扬者中国传统花鸟文化的深厚底蕴。花鸟画发展至当代,越来越多的画家在传统花卉题材的基础上,纷纷创作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丽物象。在成功美术馆馆藏作品中,陇上著名画家陈伯希先生的一幅以百合花为题材花鸟作品,墨彩明媚,笔墨老辣中透着野逸、空灵的气韵,带给欣赏者浓浓的生活意趣。

百合同春
成功美术馆展览部主任杨先生讲:“陈伯希先生笔下的花鸟笔墨浑厚、画图饱满、赋色热烈,立足于文人语境,同时注重对百姓生活精神的表达和时代精神的反映,如本次展览中展出的这幅《百合花》,以饱酣的墨彩和精妙的构图呈现出山野间默默无闻的野百合花的自然意象。简括、质朴的水墨勾勒出远山近水的山水之境,再以浓烈的墨彩和苍劲的墨笔摹写出野百合生长的景象,那与远峰齐高,劲挺、坚韧的野百合很自然的融入画面之间,给人雅俗共赏的画面效果。而最重要的是画家对内在精神的表达,一簇簇百合花热烈绽放,几只鸟雀在山野、花海间自由的嬉戏、栖息,这丰富的花鸟物象很好的呈现出画面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更彰显着画家对自然生命的热爱核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和为贵
从陈伯希先生的这幅花鸟作品中,欣赏者不难发现画面具有丰富的诗意意象和热忱昂扬的生活内涵。画面写意花茎挺拔,花朵娇艳的野百合,以淡墨皴出的远峰和近景中质地坚韧的石块为衬托,凸显出野百合沉静、内敛的精神气质以及顽强的生命力。花朵或静静绽放在山野之间,给人一种淡然而自在美;或花瓣紧闭,仿若一个个羞涩的少女,在深幽的山野间带着对生活的含蓄期待。与繁盛茂密的百合花海间,几只灵动的山雀站立在岩石、花茎上,叽叽喳喳的喧闹声打破了这份沉寂的安宁,更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整幅作品笔墨间颇富意趣,也寄托着画家对美好的追求,娇弱的百合花在春光融融中绽放,也张扬着不畏困难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画家简介:陈伯希(1922年11月-2016年5月30日),1922年出生于山东潍坊的书香世家,1936年参加革命,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甘肃工作,先后担任过甘肃省文联副主席、顾问,甘肃省美协主席、名誉主席等职务。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的版画、国画、书法、篆刻作品造诣深厚,是国内外书画界享有盛誉的书画艺术大家。他以极其朴素、深厚、真切的思想情感和精湛、饱满、生动的笔墨语言,表现和表达着对革命、对人民、对生活的赤胆忠诚,创作出了多幅传世经典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出版社出版个人书画集15余种,先后荣获多项荣誉,同时还获得了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甘肃省文艺终身成就奖”。在创作的同时,陈伯希还在培养和发现美术人才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成为甘肃当代美术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