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3岁的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在海事周论坛上,发出了警告:中美之间必有一场惊涛骇浪,或成为80年来最大变局。

李显龙说,如果中美贸易争端不踩住刹车,导致贸易在全球GDP占比中下降,那么世界将迎来二战以来未有之大变局。
同时呼吁新加坡和东盟国家“系好安全带”,坚决拥抱开放,而不是回避贸易与合作。
中美关系即将进入“惊涛骇浪”阶段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化进程放缓,而当前中美博弈加剧了这一趋势,若贸易占比进一步下滑,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社会矛盾激化将不可避免。

李显龙认为中美矛盾根深蒂固,很难改变。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全球影响力、世界格局的地位方面。
美国将中国视为“步步紧逼的挑战者”,而不仅仅是合作伙伴、友好国家。而美国自己又必须保持领先,包括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
而中国通过持续的发展,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可能会实现逆袭超越,或者是更强大的存在,显然这是美国不愿意接受的。
但是中国则认为自己正在崛起,自己应该享有独立技术,享有发达国家同等的生活水平,同时寻求应有的国际地位。

所以,中国积极与全球开展经贸往来,但是遭到了美国的遏制,例如最近特朗普政府出台的关税政策,对中国加征20%的关税,对欧盟、加拿大加征25%的关税,就是很好的例子。
对中国而言,已经触及了核心利益,中国有权自主发展,任何国家无权干涉。
这种不可协调的矛盾,是涉及主权、价值观、政治制度、全球经贸、技术、网络安全,既无法达成平衡,也没有一揽子解决计划。
双方一旦发生冲突,将会两败俱伤,并殃及世界,因此期待双方达成某种妥协,但是非常难。
李显龙批评美国部分政客的“零和思维”和民粹化政策,包括特朗普政府的全面关税战,认为这会加剧全球经济动荡。
新加坡、东南亚国家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变局?
李显龙表示,在即将到来的变局中,新加坡和东盟国家不应该回避贸易与合作,而是要坚决拥抱开放。
这种开放是针对中美两国,而不是选边站。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参与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另一方面,维持与美国的经贸往来和安全纽带。

新加坡以贸易立国,且高度依赖海洋贸易,2022年成为中国最大外资来源国,同时是美军在东南亚的军事支点
毫无疑问在中美博弈中,新加坡将首当其冲。轻则贸易萎缩,动摇其经济根基,重则战火纷飞,动摇其生存根基。
李显龙表示,新加坡的核心应对策略是“系好安全带”,通过深化国际合作、保持开放性和提升海事竞争力(如港口效率、区域枢纽地位)来抵御风险。同时强调多边合作的重要性。
可以看出李显龙还是很有水平的,在中美博弈尘埃落定之前,不选边站。毕竟现在美国还是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中国发展势头迅猛,距离新加坡不过4000多公里。
选择谁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所以干脆不选边站,只发展经贸。
中国的应对方向是什么?
李显龙肯定了中国经济韧性,认为“中国经济崩溃论”不成立。

在这场博弈中,很多声音质疑中国经济,甚至提出了中国经济崩溃论,简直是贻笑大方。
现代经济的支点是什么?是科技创新,而美国正试图与中国来一场科技较量,但是美国根本打不赢。
美国对中国的半导体制裁基本失败。

美国忽悠台积电赴美建厂,生产2nm、3nm芯片,但实际上2nm、3nm芯片是性能过剩,应用范围非常小,但是它的研发、制造成本又非常高。
芯片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依然是28nm以上成熟工艺,占比依然在6成以上,包括军事、工业、汽车、通信领域。
而根据市场研究,到2027年中国大陆成熟芯片位居全球第一,市场占比将达到47%。
如果加上14nm、10nm、7nm工艺,那么几乎包揽了100%的应用场景。我们一直认为智能手机需要搭载3nm、4nm芯片,才能体现出性能来,才会丝滑流畅。
但实际上我们使用的华为手机,搭载了7nm麒麟芯片,在鸿蒙系统的加持下使用效果不亚于苹果、三星。
所以,7nm芯片已经足够用了。

目前中国芯片是完全掌握了28nm芯片产业链,正在掌握14nm、10nm、7nm芯片全产业链。也就是说过不了几年,7nm芯片也会实现100%国产化。
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中国芯片先把28nm价格打下来,反撕海外芯片,接下来是14nm、10nm、7nm,海外企业根本竞争不过。
到时候,你会发现芯片突然不是那么高科技了,而是一种普通的制造业。
美国对中国AI封锁也基本失败

英伟达一直是AI领域的王者,全世界的科技企业都要排队购买英伟达的AI芯片,所以美国商务部限制英伟达AI芯片出口至中国大陆。
但是这个局已经被华为、DeepSeek联合破了。
华为昇腾芯片在算力上不断的追赶英伟达,目前已经可以替代A100了,下一步就是H100。与此同时,DeepSeek采用全新的算法,降低了对算力的需求。
可能过去训练大模型,需要几万块英伟达H100,现在呢,直接用华为昇腾就可以实现替代。
半导体是现代科技的基础,它是大数据、云计算、卫星通信、人工智能的基础底座。而人工智能是未来最有潜力的技术,甚至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但是现在,我们在这两个领域正在快速追上来,而且无法阻挡。
有了科技创新提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反哺科技创新,形成良性循环。再加上强大的军事力量护航,中国经济怎么可能会崩溃呢?
这一点,李显龙看对了。

总的来说,李显龙的讲话是对全球贸易危机的预警,也是对中小国家生存策略的务实指南。
他的逻辑是,在大国博弈中不要去站队,要去开放合作,否则就会卷入对抗。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新加坡,也适用于东南亚国家。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