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中企高管,赖掉4亿美元后,尼日尔发声:希望中企加工资

看科技有铭程 2025-04-05 02:32:45

凤凰财经援引据路透社报道,西非国家尼日尔要求中国石油、津德尔炼油厂及西非石油管道公司的三名中国籍高管在48小时内离境,并查封炼油厂账户。

除了中资石油公司,尼日尔旅游部还吊销了中资阳光国际酒店的营业执照,理由是“歧视性经营”。

尼日尔石油部长奥马鲁的解释是,尼日尔员工和中国员工薪酬差距太大,尼日尔工作的中国员工薪酬为8678美元/月,而同样职位的尼日尔员工为1200美元/月,要求中企为日尼尔员工加薪。

除了对薪酬分配方式不满意,尼日尔方面还表示中方员工主要从事管理职务,而尼日尔人则担任不太重要的操作员或工人。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中企高管已经离开尼日尔。

中尼合作已有50余年,为何发生驱逐事件?

尼日尔位于非洲中西部,一半以上国土是沙漠,2023年人均GDP仅为630美元,可以说穷的叮当响,即使放在非洲也是穷国家。

更要命的是环境恶劣,旱季气温高达50℃,而且终年无雨,但凡不是太穷的,都不会去这地方受罪。

好在尼日尔资源比较丰富,铀储量42万吨,居世界第5位;磷酸盐储量12.54亿吨,居世界第4位;石油储量约7亿吨,年产量100万吨。

咱们的大庆油田石油储量为20亿吨,但是年产量达到了3000万吨,尼日尔7亿吨,产量应该可以上千万吨啊,结果只有100万吨,为什么,没有开采能力。

2003年,中石油去尼日尔投资,一待就是 22 年。就当时那条件,“治安靠狗、通信靠吼、交通靠走”,能待住的都是铁人。

全世界都不看好尼日尔的情况下,咱们的石油工人扛着钻井设备、顶着50℃的高温,在沙漠里找油,最终让尼日尔在2011年成为产油国。

然后,中石油又投资帮助尼日尔建立了津德尔炼油厂、尼日尔-贝宁输油管道,逐渐构成了尼日尔现代化工业的雏形。

现在石油行业成为了该国的支柱产业,按道理尼日尔应该感谢中国,因为中国人提供了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带动了就业,拉动了GDP。

2023年7月,尼日尔军政府政变上台,与法国决裂,退出西非经济共同体,转而投向俄罗斯。并与俄罗斯的瓦格纳集团参与铀矿开发。

但是尼日尔军政府政太穷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发生了财政危机,没办法只能厚着脸找中石油借款4亿美元,约定以原油出口偿还。

2025年3月还款日到了,尼日尔没钱可还,就动用了行政手段驱逐了中国的三位高管,理由是工资差额太大。

中国员工8678美元/月,尼日尔员工1200美元/月,差额高达6倍。

但实际上,单纯的比较数字是不合理的。尼日尔人均GDP630美元,1200美元的月薪是人均GDP的2倍,已经非常高了。

中国员工虽然月薪高达8678美元,但中国人均GDP为1.3万美元,月薪为人均GDP的66%左右。而中国籍员工远赴海外工作,包含海外津贴,高温补贴,所以综合薪资高是正常且合理的。

此外,中国员工无论是技术等级、文化水平、责任心都远超出尼日尔本地员工,所以公司任命高素质人才为管理层,尼日尔员工为工人也是合理的。

尼日尔想要加薪,那就要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和受教育程度,单方面的“硬要”加薪,甚至驱逐中国高管,这种作死的行为实在是不可取。

背后的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原因?

单单是因为员工薪酬差距大,就把中企的高管驱逐,然后冻结账户,尼日尔还没有这个本事。

我们注意到,2023年7月尼日尔军政府上台,与法国决裂,投向俄罗斯,与俄罗斯瓦格纳集团合作搞铀矿开发。

尼日尔的外交策略已经出现了变化,中国被视为“可博弈的变量”,只要俄罗斯一个暗示,军政府就会上演一出“狐假虎威”,来削弱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我们尚未知道瓦格纳集团所谓的“铀矿合作”许诺了尼日尔军政府多少利益分成,但是我想不会少。

因为瓦格纳集团并不是一个正式注册的公司,而是一个在世界各地参与冲突和战争的俄罗斯私人军事服务组织。它去尼日尔根本不是搞铀矿合作,而是带有“政治任务”。

法国《世界报》分析认为,俄方想要介入尼日尔的石油出口,但缺乏相应技术和资金支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来主义”。

但是俄罗斯自己不能出面,需要“代理人”。

军政府上台后推行“资源主权觉醒”政策,要求原油分成比例从之前的15%提高至30%,从而实现本土化运营。

有了俄罗斯这个后台后,军政府自信满满,直接对中石油采取强硬政策,要求中国籍高管在48小时内离境,并查封炼油厂账户。

我相信这事中国政府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采取合理、合法、有效的手段去解决。

同时,我们也不要去责怪中国石油,因为咱们国家的工业化属于后起之秀,早期好地段的石油资源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占领了,中石油只能参与尼日尔这种环境差、风险高的地区。

同时,我们又是一个文明大国,不会采取西方殖民掠夺的方式,而是在国际法的框架内寻求合作,通过谈判实现共赢。

倒是尼日尔军政府这个做法绝对是损人不利己,虽然境内有丰富的石油和铀矿资源,但是工业基础落后,管理能力薄弱,经济条件也差。

驱逐中企可能导致石油收入断崖式下跌,甚至引发经济瘫痪,因为中企贡献其80%原油产量和90%成品油需求。

尼日尔的激进做法,会加剧经济脆弱性,没有经济基础,再好的设想都是零。

中国的综合实力已经今非昔比,在全球化博弈中开始处于上风,但是中国追求和平发展,互惠互利,很少使用胁迫手段。如果尼日尔一意孤行,最后很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0 阅读:0

看科技有铭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