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加征25%的汽车关税,美国民众买不到物美价廉的汽车了

看科技有铭程 2025-04-05 02:32:44

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25%关税,相关措施将于2025年4月2日生效。

特朗普还表示汽车关税是永久的,如果在美国制造汽车就无需缴纳关税。

至于对特斯拉的影响,特朗普的表态很矛盾:“可能对特斯拉没有影响,也可能有利。”

马斯克在X平台上的回应称:“特斯拉并非毫发无损,关税影响仍然重大。”

不过汽车关税并不会影响二人的关系,因为马斯克并没有提出建议,也从未要求特朗普在生意上给予任何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初特朗普宣布将购买特斯拉以示支持,随后白宫南草坪变身临时展厅,特朗普亲自试驾,马斯克全程陪同。

二人的关系不可能因为一个汽车关税就出现大矛盾,更何况特斯拉在美国得州奥斯汀、加州弗里蒙特拥有两大超级工厂,关税政策对这两个工厂是有利的。

不过马斯克说对特斯拉影响重大,也绝不是空穴来风。

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该关税是对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击”,违反了美墨加协定。随后加拿大宣布了反制措施。

冻结了对特斯拉的所有补贴,并禁止特斯拉参加加拿大未来的电动汽车补贴计划。

同时加拿大交通部还计划修改“零排放车辆激励计划项目的资格要求”,以确保只要“美国对加拿大征收不合法和非法的关税”,特斯拉汽车就不符合补贴资格。

加拿大的报复来的真快,而且就是针对马斯克。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该关税“将对美国和欧盟的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对消费者则更不利”。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必须考虑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所有选择方案都会成为讨论对象,包括反制措施。

巴西总统卢拉宣布,将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受此影响,特斯拉股价大跌5.58%,市值蒸发了1万亿元。

特朗普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实现制造业回流

美国的制造业回流从奥巴马时期就开始提出,但是现在来看,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更加严重了。

制造业占美国GDP的比重仅为11%,传统制造业的衰退直接导致58万个制造业岗位空缺。

美国有11艘航空母舰,但是真正能跑起来的只有3、4艘,剩下的都在排队修理。因为美国只有一家船坞,根本修不过来,使用日韩的船坞又担心泄密,现在修理时间已经排到了2030年了。

为什么美国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砸下380亿美元,吸引晶圆厂赴美建厂,因为美国芯片产能从1990年37%的比例,下滑至现在的不足10%。28纳米以上成熟芯片市场中,中国大陆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中国汽车将会再次逆袭超越。

所以特朗普紧急启动“关税大战”,企图通过增加关税来改变全球制造业格局。特朗普明确表示“如果在美国制造汽车就无需缴纳关税。”

此举就是吸引汽车整车公司以及零部件公司赴美建厂,从而改变汽车产业链格局,最终实现制造业回流。

但实际上,美国制造业已经病入膏肓,根本不是一剂猛药能够改变的。

福特、通用、斯特兰蒂斯高度依赖墨西哥和加拿大的供应链,福特在美销售的汽车60%来自墨西哥工厂,通用37%的产能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斯特兰蒂斯在美销售的汽车45%来自海外生产。

福特CEO吉姆·法利直言,关税将“推高成本并加剧行业混乱”,可能导致生产中断和裁员。

斯特兰蒂斯表示,如果将墨西哥产能迁回美国,初期成本可能增加30%以上。

此外,美国劳动力成本高、产业链配套不足,而且美国人已经习惯了依靠金融赚大钱,有多少技术工人愿意从事制造业呢?

没有技术人才,没有持续的研发投入,一个行业是注定无法持续发展利的,所以美国的制造业回流终究是一场梦。

加征关税后,美国民众买不到物美价廉的汽车了

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新车销量约1600万辆,其中进口汽车800万辆,占比50%。主要来自墨西哥、韩国、日本、加拿大。

特朗普政府加征25%的关税后,这些国家的汽车到岸成本增加,车企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提高售价,将成本转嫁至消费者。

原本高性价比的进口车(丰田卡罗拉、现代伊兰特等),价格优势将会被削弱。

部分车企会减少向美国出口低价车型,转而专注于利润更高的高端车型,进一步削减经济型车型的供应。

普通民众主要是选择物美价廉的经济型车型,而随着进口车型涨价后,本土汽车也会跟进,消费者将被迫选择更低配置的车,或者延长旧车使用周期。

新车涨价也会推高二手车的需求,导致二手车价格水涨船高,进一步压缩购车的选择空间。

数据显示,美国新车均价已经接近4.9万元,加征25%的额关税后,每辆车成本将会增加2000—12000美元,导致汽车价格进一步推高,而汽车销量预计减少10%—15%。

车企为了追逐利润,将会把资金投向利润更高的SUV、皮卡或电动车型,从而进一步加剧消费者的压力,一部分消费者被迫购买高价汽车,还有一部分则会选择二手车。

特朗普认为加征关税会保护本土汽车企业,重塑本土汽车产业链,实际上资本只会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美国本土汽车企业,只会利用加征关税的契机,大赚一笔,最终买单的还是美国民众。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加征关税是害人害己。

2002年,小布什政府对进口钢铁加征关税,导致美国汽车制造成本上升,最终导致车价上涨,并引发20万制造业岗位流失。

2018年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导致部分中国制造的汽车零部件成本增加,美国车企也承担了额外的成本。

如今特朗普再次宣布加征关税,试图以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制造业回流,并通过关税杠杆重塑全球产业链的想法必然会落空。

其单边贸易保护主义也会引起更多国家的报复,加剧美国汽车产业的孤立,最终形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0 阅读:0

看科技有铭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