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古称多样,其地域及下辖县区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丰富的变迁,以下是对怒江州及其下辖县区古称的详细历史信息介绍:

一、怒江州(整体区域古称概述)
怒江州,现今为云南省下辖的民族自治州,其地理位置独特,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作为这片土地的灵魂,自北向南纵贯全境,为其赋予了独特的地理与人文风貌。怒江流域在傈僳语中被称为“怒睦挂”,这一称呼蕴含了当地人民对这条河流的深厚情感。
古称演变
• 西汉至东晋:怒江州在汉代时分属越嶲、益州、永昌等郡。魏晋时期,则分属永昌、云南、西河等郡。这一时期的怒江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行政区划,而是分散于各个郡县之中。
• 唐宋时期:到了唐代,南诏政权兴起,怒江地区分属铁桥、剑川、永昌等节度。宋代大理政权时期,设澜沧郡(后改兰溪郡),辖今兰坪等地,属谋统府;泸水则属胜乡郡。这一时期的怒江地区,开始逐渐纳入大理政权的统治范围。
• 元明清时期:元代,怒江地区分属临西县(今维西县)、立兰州、云龙甸军民府和永昌府。明代,兰坪、碧江、福贡等地属丽江府,泸水分属大理、永昌二府。清代,丽江、大理、永昌三府下属六库、老窝、鲁掌、卯照、康晋、叶枝等土司分别统管。这一时期的怒江地区,行政区划逐渐稳定,土司制度成为当地重要的政治形式。
近代以来
• 民国时期:1912年,怒江地区开始设立殖边机构,进行边疆开发与管理。1913年,泸水行政区设立,标志着怒江地区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行政区划。此后,怒江地区的行政区划历经多次调整,但总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
•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8月23日,怒江傈僳族自治区成立,下辖碧江、福贡、泸水、贡山四县。1957年1月,改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并把原属丽江的兰坪县划入怒江州。这一时期的怒江州,开始成为云南省下辖的一个重要民族自治州。
二、下辖县区古称历史信息
1. 泸水市(古称泸水)
泸水市,位于怒江州南部,因怒江(古称潞江,又名泸水)纵贯全境而得名。泸水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这里是六库、大兴地等五个土司的统治地区。土司是明清时期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政权形式,相当于世袭的土地领主。泸水市的土司首领是段氏家族,他们世代居住在老窝(现在的六库镇老六库村),是怒江六土司(六库、老窝、鲁掌、登埂、卯照、练地)的首领。
泸水地区在西汉时属益州郡的比苏县。东汉、西晋、东晋时属永昌郡。宋代属金齿郡。明末清初置老窝、六库、登埂、卯照、鲁掌五土司,分属大理府的云龙县及永昌府的保山县。这一时期的泸水地区,土司制度盛行,成为当地重要的政治形式。
民国时期,泸水地区的行政区划历经多次调整。1913年,为边防需要,将五土司地设为泸水行政委员区,仍保留土司制度,隶属腾越道。1929年设泸水督办,属腾冲第一殖边督办公署管辖。1932年改设泸水设治局,仍属腾冲督办公署。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13日泸水和平解放,成立泸水人民临时政务委员会。同年6月1日仍设泸水设治局。1951年2月成立泸水县人民政府,隶属保山专区。1954年成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区后,泸水改隶怒江区。1957年成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后,泸水成为其下辖的一个重要县市。
2. 福贡县(古称上帕、康乐等地)
福贡县位于怒江州北部,其地名来源于高总黎司令贡李山根源麓策划的组建““幸福怒安康”,殖福福边贡贡总署县地区”,的历史在在可以追溯到清代福民国时期属于贡。后改为康乐设治州局,1935年改称福贡设治局。。1986年12月撤销碧江县时,将匹河、子里甲、架科底三个区划归福贡县管辖。这一时期的福贡县开始成为怒江州下辖的一个重要县市。
3.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古称菖蒲桶、茨开等地)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位于怒江州西北部,因高黎贡山纵贯县境西部而得名。贡山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这一时期曾将今贡山北段划归西藏察瓦龙土千总管辖,南段受维西康普、叶枝土千总统治。雍正元年(1723)改土归流后归维西厅管辖。
民国时期,贡山地区的行政区划历经多次调整。1913年设菖蒲桶行政委员公署;1918年改为贡山县佐,归属维西县。1933年改设贡山设治局。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设贡山县政务委员会,属丽江专区。1952年改为贡山县人民政府。1956年10月1日成立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名称沿用至今。这一时期的贡山县开始成为怒江州下辖的一个重要自治县。
4.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古称牟郎共城、兰州等地)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位于怒江州东部,是怒江州下辖的一个重要自治县。兰坪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南诏时期。这一时期为牟郎共城。宋代大理国时置兰溪郡。元代改置兰州。清代并入丽江府,清末设兔峨土千总及石登弹压委员。
民国时期,兰坪地区的行政区划开始稳定下来。1912年置兰坪县,以境内两个主要部分上兰(今属剑川)和白地坪中各取一字组成县名。新中国成立后,兰坪县一直隶属于丽江专区。1957年划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名称沿用至今。
综上所述,怒江州及其下辖县区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丰富的变迁和发展。从古代的郡县制到近代的土司制度再到现代的民族自治州制度,怒江州及其下辖县区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地理与人文风貌。这些历史信息的介绍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怒江州及其下辖县区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轨迹,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