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石族宝石的品种

王哥评文化收藏 2025-01-23 12:27:01

全文《长石族宝石的性质、品种与鉴定方法》共分六章。第一章:长石族宝石的概述、第二章:长石族宝石的性质、本文是第三章:长石族宝石的品种、第四章:长石族宝石的鉴定方法、第五章:长石族宝石的质量评价、第六章:长石族宝石的产地。

月光石戒指

长石族在矿物学上常分为钾长石、斜长石、钡长石三个亚族, 与宝石学相关的主要是前两类,钾长石和斜长石。

长石的宝石品种

01、钾长石类宝石品种

钾长石类宝石品种主要有月光石、正长石和天河石,其中,正长石在宝石领域的涉猎相对较少。

01-1、月光石

月光石(Moon Stone)又称月长石、月亮石, 是长石类宝石中最有价值的一种。在美国, 印第安人视月光石为“神圣的石头”, 是结婚十三周年的纪念宝石。月光石也是六月生辰石, 象征着健康、富贵和长寿。

月光石

月光石是正长石(KAlSi₃O₈)和钠长石(NaAlSi₃O₈)两种成分层状交互的宝石矿物。通常呈无色至白色, 还有红棕色、绿色、暗褐色, 常见蓝色、无色或黄色等晕彩, 具有特征的月光效应。透明-半透明, 优质者往往呈半透明状, 具有淡蓝色的晕色, 如同朦胧的月光, 是长石类宝石的珍品。

01-1-1、矿物学性质

属于正长石系列, 主要成分为KAlSi₃O₈, 单斜晶系。

01-1-2、 宝石学性质

折射率: 1.518-1.526;双折率: 0.002-0.008;密度: 2.52-2.61g/cm³; 在长波紫外光下呈弱蓝色的荧光, 短波下呈弱橙红色的荧光;内含有似“蜈蚣状”包体, 还有空洞或负晶。

01-1-3、特殊光学效应

月光效应(晕彩),在月光石中, 由于正长石中出溶有钠长石, 钠长石在正长石晶体内定向分布, 两种长石的层状隐晶平行相互交生, 折射率稍有差异, 对可见光发生散射, 当有解理面存在时, 可伴有干涉或衍射, 长石对光的综合作用使长石表面产生一种蓝色的浮光。当白色的光照到宝石上, 会相互映射而表现出浅蓝色、浅黄白色的干涉色晕彩, 仿佛朦胧月光;月光石还具有猫眼效应或星光效应, 但很少见。

01-1-4、月光石分类

根据月光石的颜色和特殊光学效应, 可以将月光石分为白色月光石、蓝色月光石、橙色月光石及月光石猫眼、月光石星光等。

月光石

01-1-5、放大观察

月光石常见“蜈蚣状”包体,由两组近于直角的解理构成,斯里兰卡的月光石样品中见“蜈蚣状”包体, 而缅甸有些月光石内则含有针状包体,这些针状包体有可能形成猫眼效应。

01-2、正长石

01-2-1、矿物学性质

正长石,单斜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或厚板状,双晶常见,也有呈粒状或块状集合体的。两组解理呈90°交角。

01-2-2、宝石学性质

常化学成分K[AlSi3O8],常见无色、浅黄色-金黄色,因富含铁元素而致色,主要产于伟晶岩中,产地有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缅甸(可具猫眼效应)。德国 Rhineland产的正长石呈无色、粉褐色。

正长石

正长石的折射率为1.518-1.526,双折射率为0.005-0.008, 密度为2.58(±0.03)g/cm³。具有420 nm强吸收带, 448nm弱吸收带。在长、短波紫外灯下均有弱橙红色荧光, X射线下发强橙红色荧光。刻面型宝石最大可达两千多克拉。

正长石

01-3、天河石

天河石, 又称“亚马逊石”, 即英文 Amazonite的音译。呈蓝色和蓝绿色, 半透明-微透明, 是微斜长石中呈绿色至蓝绿色的变种,其颜色是铷致色。天河石常因含有斜长石的聚片双晶或穿插双晶而呈绿色和白色格子状、条纹状或斑纹状,并可见解理面闪光, 可做戒面或雕刻品。宝石级的天河石十分稀少和罕见。颜色为纯正的蓝色、翠绿色, 质地明亮, 透明度好, 解理少的为优质品。

天河石

01-2-1、 矿物学性质

属钾微斜长石, 其化学成分主要为KAlSi₃O₈,常含有数量不等的NaAlSi₃O₈、Rb₂O和Cs₂O,并因此形成蓝绿色。

01-2-2、宝石学性质

天河石多呈蓝绿色, 透明-半透明, 常因含钾长石的出溶体而形成白色条纹。天河石晶体多呈板块状, 晶面具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为6; 折射率1.522-1.530, 双折率0.008; 密度为2.56g/cm³;长波紫外荧光呈黄绿色, 短波无反应。

天河石

02、斜长石类宝石品种

斜长石是钠长石和钙长石的类质同象混合物。主要的宝石品种有日光石、拉长石和钠长石玉。

02-1、日光石

日光石(Sun stone), 因晶体中含有赤铁矿、针铁矿和云母等矿物包裹体, 对光反射时出现金黄色耀眼的闪光(即日光效应, 又称为砂金效应),故称为日光石, 又名“太阳石”、“金星长石”。

日光石

日光石, 单斜晶系, 红褐色, 半透明, 具有砂金效应。折射率: 1.537-1.547; 密度:2.64g/cm³;一般无紫外荧光。日光石部分可见十字星光特殊光学效应。

02-2、拉长石

拉长石达到宝石级者为半透明。转动拉长石, 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可见到艳丽的色彩。具变彩效应的拉长石亦称为“光谱石”。

拉长石

02-2-1、矿物学性质

化学成分为(Ca, Na)[Al(Al,Si)Si₂O₈],三斜晶系, 其晶体形态常呈板状或者板状, 具有两组完全解理。

02-2-2、宝石学性质

一般为白色或者灰色, 具有玻璃光泽, 宝石级拉长石为半透明状, 在解理面上沿一定方向有时可以见到蓝色、绿色以及橙色、黄色、金黄色、紫色和红色晕彩。这是由于拉长石聚片双晶薄层之间的光相互干涉形成的。成分不同的长石在折射率上略有差异, 造成光的干涉, 形成晕彩和变彩。折射率: 1.559-1.568, 双折射率: 0.009;密度:2.62-2.75g/cm³;摩氏硬度: 6-6.5;吸收光谱: 无特征的吸收谱线。

在美国俄勒冈州发现的拉长石新品种——拉长石日光石, 颜色呈浅黄色、浅粉色、中橙色、深红色, 少量呈绿色。透明或半透明, 无或很少有多色性, 具砂金效应, 为一种高钙斜长石, 因内部含有片状金属矿物, 反射光下产生砂金效应。

拉长石

芬兰的一种拉长石具鲜艳的晕彩, 被称作“光谱石”(spectrolite)。拉长石偶然也见到透明黄色晶体,无晕彩, 被收藏者作为珍品切割收藏。它和柠檬色黄水晶相似, 但要闪亮得多, 同时有解理。

02-3、钠长石玉

钠长石玉, 英文名称为 Albite Jade,行业内称为“水沫子”,与翡翠伴生。

02-3-1、矿物学性质

钠长石玉主要矿物组成是钠长石, 次要矿物有硬玉、绿辉石、绿帘石、阳起石和绿泥石等;化学成分为NaAlSi₃O₈;属三斜晶系, 单晶呈板状或板柱状。

钠长石玉手镯

02-3-2、宝石学性质

钠长石玉颜色为灰白色、灰绿白色、灰绿色、白色、无色, 具油脂光泽-玻璃光泽, 放大检查可见纤维状或粒状结构,平行纹理。硬度6,折射率点测为1.52-1.53, 密度为2.60-2.63g/cm³。

水沫玉

作者:王建泉

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NGTC 宝石学家、资深珠宝投资顾问。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高级技师(国家一级)、美石嘉珠宝创始人、担任黑龙江省玉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客座教授。从事中国玉文化研究与珠宝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工作多年。

注释: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珠宝首饰鉴定师》、《宝石学教程》和《系统宝石学》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玉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

0 阅读:4

王哥评文化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