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觉得,家有体制内职位的父母,自然会想尽办法让子女也加入体制,即便不致富裕,至少能保障基本生活,避免子女生活窘迫。然而,最近一位朋友的分享,颠覆了这种普遍看法。
分享一位朋友在网上发表了这样的看法:“观察周围的人后,我发现大多数有体制背景的父母,并不倾向于让孩子继续选择体制内的岗位,而那些在体制外辛勤劳作的父母,则更期望孩子能进入体制内。”
原以为这只是朋友圈中的特例,但现实似乎确认了这种趋势。
动态有网友在这篇文章下评论:“真的,我家就是如此。父母在体制内服务多年,不鼓励我留在体制内,反而支持我选择体制外工作。”
同样,有人提到:“通常在小县城的体制内工作的父母,虽然生活无忧,但也难以提供更多帮助,他们更希望孩子不要再选择体制内的基层岗位。”
另有观点认为,是否选择体制内工作与地域有很大联系:“如山东等地区,重视体制内职位,父母在体制内,子女也往往如此,三代同一职业的家庭很常见。而沿海城市对体制内岗位则无特别偏好。”
我认为,选择体制内工作的重点在于单位是否拥有实际行政权力。有权力的岗位,哪怕是基层,也能得到尊重。反之,如果岗位无权无势,再辛勤也难引人注目。选择哪个单位同样重要。
这位朋友的观点反映了大众心态:除非非常幸运,否则难以进入权力中心。即便进入,晋升机会有限,大多数人只能在普通部门度日。
在条条框框的束缚下,日复一日的会议与报告,可预见的生活,唯一的优势是工作稳定,但同样稳定的是收入的平凡。
然而,若现状连体制内条件都不如,那么选择体制内职位也是明智之举,至少保障基本生存。在当下就业市场不佳的情况下,体制内的稳定性显得尤为宝贵。
许多人说,体制内的好处在职业生涯后期才显现。思考当下,这话似乎言之有理。市场上的失业中年人多为前私企员工,体制内员工却无此烦恼。
生活的道路多种多样,关键是选择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好坏不在于他人的评价,而在于自己的感受。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