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可以让你了解更多金融知识的“道叨”!
郑重声明:本文非广告,无任何利益关系、非投资建议,仅代表个人观点分享。
最近银行2020的年报都在陆陆续续发布中,几个顶流的上市银行基本也发得差不多了。
群友们都是银行存款的主力军之一,也是某些银行的潜在股东。互联网存款大面积下架后,不少朋友天天和银行、平台们一起斗智斗勇,想办法存各种各样的存款产品,都不容易啊。
银行们想让某些人存钱,但是又不能给某些人看到,于是各种策略手段满天飞。
作为旁人只能是看着但又不能写,心里也怪难受的。
不过,这两天闲暇之余也是看了些银行的的年报。也觉得这个每年都有人感性兴趣的话题:薪资,可以在这一期拿出来聊聊。
身为前银行从业人员,也有不少朋友还在且分布在银行不同岗位的人,我觉得我聊下这个话题还是可以的。
算是满足一些朋友们的好奇心吧。
银行从业人数其实不算少,高薪也算是出了名的。所以每年的银行年报出来,这些银行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究竟如何,很多个人和媒体都会去盯着看。
拿今年2020的年报来说,从人均薪酬来看,超过50万的银行有不少。比如招商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等。但是在高管薪酬方面,并没有十分夸张的表现,比如这些银行行长的薪酬也就在400万元左右。
但是相对让有些人咋舌的是,传统的几个大行,比如中、农、工、建、交来说,其实平均薪资都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下。以最差的农行来说,平均薪资只有26万左右。虽然比一些普通公司来说,收入高了不少。但是对比同业的一些银行来看,只有一半,甚至还不到。
是不是感觉年报呈现的收入还可以?但应该也有不少人问,这是真实的收入吗?
那我可以告诉你基本都是真的,我询问了几个银行的朋友,简单调查看还是非常真实的(基本参考同事的生育金领取情况)。但是有2个词被隐藏在这个数字之外。
1个叫“被平均”,1个叫“高福利”。
先聊“被平均”吧,在这些大银行里,实际是有不少人是被平均了的。传统大行们的新员工收入,相对而言我觉得是“低”的可怕的。比如普通从业人员毕业入职了3.4年,结果一个月到手5,6千的比比皆是。
现实中大量的工资都被中、高层和老员工给大幅度“平均”了。比如同样是柜员的员工,每天是同样的工作内容,但是工资差别最高是可以达到2,3倍的。这里已经剔除是否外包,一二三线城市差异。否则收入差距会更大。
再说“高福利”的部分。
大部分大银行,都是有补充养老、补充公积金、补充医疗等。有的还有不菲的企业年金。大概率可以保证你的老年退休生活是高福利标准(可以品味一下)。
当然传统的逢年过节丰富的福利也是不少的。再补充一些大部分银行都有的福利,绝对是羡煞旁人。比如不少银行是有单独的房贴政策,说直白点就是低息房贷。有多低呢?低到比公积金贷款都低。
再有一些银行,还有所谓的疗养。什么是疗养呢?好吧,说人话就是旅游。
除了银行外,最近不少券商也在发2020年的年报,薪资也是羡煞旁人。比如中信证券,人均薪资已经到78.13万。这个值再怎么平均,下限也不会低到那里去的(还有比中信高的哦)。
再比如做投行的中金公司,人均收入可以到115万左右。在董监高中,有6人年薪超过千万的。
再对比看下银行行长们的收入,就知道银行行长的可怜了。某些上市银行行长的收入,甚至都还没有中金公司的人均收入高。
金融行业历来都是大量聪明人聚集的地方,算是一个风险与收入并存的地方。回顾之前的选择,也非常庆幸在很早的时候进入了这个行业,让人可以快速成长。
但是这个行业聪明人多,也就一定会有一些人,会去游走、参与在“某些边缘”。真正的参与到风险与收益平衡的过程。
所以不在其中的人,无论多谨慎,都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