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汽车零关税,却设了3.5万欧元的最低售价,背后原因是什么?

看科技有铭程 2025-04-17 02:38:36

2024年10月,欧盟成员国投票一致通过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5.3%的反补贴税,其中比亚迪税率为17%、吉利为18.8%、上汽为35.3%,而其电动汽车生产商加征20.7%。

征税期限长达5年,当时国产汽车包括上汽名爵、东风本田、吉利、蔚来、小鹏等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很快,中国就针对欧盟的单边行动进行反击:

1、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将向马爹利、轩尼诗、人头马君度等欧盟白兰地品牌征收30.6%至39%不等的保证金;

2、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就是针对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这些豪车品牌;

3、对欧盟输华猪肉及其相关制品的反倾销调查;

4、对欧盟启动贸易投资壁垒调查。

一套组合拳下来,欧盟叫苦不迭。不过当时欧盟有美国支持,还是比较硬气的,并没有主动求和谈判。

随着特朗普入主白宫,很快就开启了“关税战,对欧盟征收25%的“对等关税”,欧盟直接傻眼了。

当初是美国敦促欧盟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采取行动,结果被中国反制,现在又被美国加征关税,欧盟又气又急。

所以,我们看到欧盟一开始态度很强硬,很快就投票表决通过了对进口美国的产品征收25%关税的反制措施,措施于4月15日生效。

但是当特朗普宣布暂缓征收部分“对等关税”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立即宣布对美国暂停加征关税。

这说明,欧盟在骨子里还是“怂”的,自身实力不够硬,内部也不够团结。

所以很快,中欧就宣布重启电动车关税谈判,总的来说谈判很顺利,中欧很快达成了协议,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电动车关税从35.3%降低至零,同时设定了3.5万—4万欧元的最低零售价。

谈判顺利的原因就是中国电动车在欧洲的销量逆势飙升,即使加征35.3%关税也挡不住。

今年2月份,中国汽车欧洲销量达到了38902辆,逆势飙升64%,市场份额提升至4.1%,插混车型以321%增速突围,零跑T03凭1.6万欧元低价成爆款。

比亚迪、奇瑞、吉利等车企纷纷发力。比亚迪销量增长95%、吉利旗下的极星品牌增长84%增长超越了特斯拉,奇瑞燃油车在欧盟销量也稳健上行。中国汽车正以纯电+混动+低价策略,改写欧洲汽车市场。

纯电方面:2月份,中国出口的纯电动汽车数量为11116辆,下降3.4%,主要是欧盟高达35.3%关税的影响。

混动方面:2月份,中国出口至欧盟的混动车辆达到了4744辆,同比增长321%,因为不受欧盟关税影响。

燃油方面:2月份,中国出口至欧盟的燃油车辆达到了11798辆,同比增长27%,奇瑞汽车做了重要贡献。

中国汽车太强了,欧洲即便是加征关税也挡不住中国车企的步伐,反而对本土品牌造成了冲击。

在中国市场,大众1季度交付量下滑了7.1%,纯电车下滑了37%;宝马1季度交付量下降了17.2%;保时捷1季度仅卖出了9471辆,同比下滑了42%。

可以说,欧洲车企在中国市场开年不利啊!

所以,欧盟和中国在汽车关税上再打下去的结果只有一个:中国汽车越战越勇,欧洲车企一退再退。

欧盟意识到,这样发展下去中资电动车很可能占领市场,所以必须要尽快重启谈判。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罗夫斯基斯表示,欧盟和中国已同意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取代欧盟2024年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方案。

这样的方案要比强行征收关税要好很多,首先这个方案是双方自愿的协议,相当于大家各让一步,继续做生意。

征收高额关税的结果就是,消费者购车成本上升了,中国车企的利润降低了。而设定最低价,最起码车企的利润保住了,不至于赔本赚吆喝。

3.5万—4万欧元,相当于30万+以上的车型。这样的车型中国汽车有很多款,比亚迪方程豹、腾势N7、腾势D9、蔚来ET5、ET7、ES6,小鹏G9、理想L9、极氪001、问界M7、M9,小米SU7等等。

没有了关税,这些汽车拿到欧洲去卖,一样会火。毕竟性能和技术含量在那摆着。

当然,如果车企想要获得更高的利润,也可以把在国内售价十几万、20万的车型拿到欧洲市场去卖到30万+。

至于欧洲的消费者买不买账,就看你的营销水平了。

德国大众ID.3在德国本土售价为3.99万元欧元起,而在中国生产的ID.3市场起售价仅为1.52万欧元起,引起了德国民众的质疑。

大众解释为“成本原因”,同样的汽车在德国制造就是贵,工人工资高、产业链不完善、物流费用高等等,而在中国人工成本低、制造成本低、运输、能源成本也低。

在中国,电动汽车有着完整的产业链,不仅大大降低了车企成本,也使得跨界造车变成了“可能”。但是中国电动汽车面临着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口难”。

因为成本过于优势,欧美等国为了保护本国的汽车产业,一直很抵制。现在和欧盟达成了设定最低价的协议,也算难得。

虽然欧盟还在耍小心思,毕竟27个国家27个心眼。想通过价格红线来限制我们开拓欧盟市场。但是在电动汽车领域,我们有技术、有产业链,未来一定会越走越顺。

而且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下,欧盟未来会全面转向中国,中欧贸易会越来越频繁,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销量也会越来越大。

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大众比亚迪”、“巴黎蔚来”等中欧合资车企。到时候攻防易手,中国车企出技术、出生产标准、出部分资金,然后拿走高额利润。

中国汽车必将超越日、德,走向世界。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0 阅读:6

看科技有铭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