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中)
陈云敏院士(2015年当选)
陈云敏,1962年2月出生于浙江温岭,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超重力研究中心主任 ,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1979年考入浙江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1996年至2002年担任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副主任、主任;1998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9年至2008年担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2001年担任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2007年至2019年担任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年至2014年担任浙江大学工学一部副主任;2011年成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4年至2019年担任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2015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担任浙江大学超重力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软弱土静动力固结、降解固结理论和灾害防控技术研究。建立了基于结构屈服应力的固结模型及深厚软土地基沉降控制准则;提出了砂性土初始液化强度的剪切波速表征模型,以及相应的地震液化判别方法和处理技术;建立了城市固体废弃物降解压缩本构关系,提出了生化反应、骨架变形、孔隙水气运移和溶质迁移耦合作用的降解固结理论,研发了液气分离立体导排、高效防污屏障等技术,解决了填埋场环境灾害防控难题。
陈仙辉院士(2015年当选)
陈仙辉,1963年3月出生于湖南湘潭,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94年、1995年先后作为洪堡基金学者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和斯图加特马普固体物理研究所工作;1998年、2001年作为访问教授在日本北陆先端科学技术研究院和美国德克萨斯超导研究中心工作;1998年被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5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1年7月被聘为合肥工业大学物理学院院长。
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新型非常规超导体的探索及超导和强关联物理的研究。发现新型铁基超导体,突破麦克米兰极限。与合作者成功实现黑磷晶体场效应管,并在少层黑磷晶体观察到二维电子气的量子振荡现象和整数量子霍尔效应;与合作者成功在本征磁性拓扑材料中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发展了基于固体离子导体作为栅介质的门电压调控技术,实现了对载流子浓度的大范围可逆调控,并与多种重要的物性表征手段实现了原位结合。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际超导材料最高奖Bernd T. Matthias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物 质科学奖等。
罗民兴院士(2015年当选)
罗民兴,1963年6月生于浙江湖州,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
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90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90年—199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任教于浙江大学物理系浙江近代物理中心;1997年任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量子场论和基本粒子物理理论的研究。通过分析标准模型与相关实验结果,和合作者确定了物理学基本常数弱电混合角和基本粒子顶夸克的质量上限,奠定了精确检验标准模型与探索新物理的基础,同时发现弱强电三种耦合常数在超对称框架下得到统一;证明标准模型中三种重整化方案的等同性,为检验量子规范场论提供了自洽的基础,并与合作者首次提出了系统分析高精度实验的理论方法;给出的标准模型二阶重整化群方程,被应用于希格斯粒子性质与真空稳定性研究;提出并证明量子色动力学和超对称规范场论的散射振幅递推关系,第一次将递推关系应用于现实物理理论。这些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论文单篇最高引用超过1200次。
杨经绥院士(2017年当选)
杨经绥,1950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岩石大地构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197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92年获得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Dalhousie)博士学位;1995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1997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火成岩室主任、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1998年—2000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和造山带的岩石学与大地构造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蛇绿岩铬铁矿中发现原位金刚石,证明是自然界中一种新的产出类型,命名为“蛇绿岩型金刚石”;在全球多个板块缝合带的蛇绿岩中发现大量超高压和强还原矿物组合,建立俯冲物质深地幔循环和铬铁矿深部成因模式,开启了研究深地幔物质的一个重要新窗口。发现和厘定我国柴北缘、东秦岭和西藏松多等3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厘定东昆仑阿尼马卿和西昆仑库地古生代蛇绿岩组合,为建立高原北部古板块体制的演化做出重要贡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和李四光奖等,当选为美国地质学会会士和美国矿物学会会士。
杨德仁院士(2017年当选)
杨德仁,1964年4月出生,江苏扬州人。半导体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半导体材料研究所所长,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院长。
198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金属材料专业,1991年获半导体材料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起担任浙江大学教授,2000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曾在日本、德国和瑞典访问工作,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半导体硅材料研究,提出了掺氮控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直拉硅单晶微缺陷的思路,系统解决了氮关缺陷的基础科学问题;提出了微量掺锗控制晶格畸变的思路,发明了微量掺锗硅晶体生长系列技术,系统解决了相关硅晶体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了纳米硅等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成功制备出纳米硅管等新型纳米半导体材料。
吴朝晖院士(2017年当选)
吴朝晖,男,汉族,1966年12月出生,浙江温州人,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10月参加工作,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主要从事计算机领域研究。在服务计算方面,提出了复杂服务计算理论模型与方法,主持研制了复杂服务计算支撑平台,产生了重大经济与社会效益。在脑机融合的混合智能(Cyborg Intelligence)方面,提出了混合智能体系结构及脑在回路的信息处理模型;发明了多种脑机间智能交互、融合增强的技术方法,主持构建了听视觉增强的大鼠机器人等原型系统,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研究成果入选2016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叶志镇院士(2019年当选)
叶志镇,1955年4月7日出生于浙江温州苍南,宽禁带半导体光电薄膜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
1977年考入浙江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博士毕业后进入浙江大学材料系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1990年至1992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做访问学者;1992年回国,之后出任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党支部书记;1994年晋升为浙江大学教授;1996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997年至2009年担任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9年至2009年担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2006年被聘为浙江大学首批求是特聘教授;2009年至2013年担任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主任;2014年至2018年担任浙江大学首届教代会教师发展委员会主任;2014年担任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宽禁带半导体氧化锌等无机光电薄膜材料及关键技术研究。在p型掺杂技术与电发光工作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创建的p型二元共掺杂理论获国际广泛采用;发展的n型高导电调控技术,突破了无铟透明导电材料瓶颈,应用于LED芯片产业,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等奖励;相关授权发明专利120项。
孙斌勇院士(2019年当选)
孙斌勇,1976年11月出生于浙江舟山,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99年从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工作;2012年入选首届“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11年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016年获得首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201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0年起在浙江大学工作;2022年受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 。
研究领域包括李群表示论、自守形式和朗兰兹纲领,特别在典型群无穷维表示论、L-函数及其相互联系的基本问题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曾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2014年)、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2016年)、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年)等。
林海青院士(2019年当选)
林海青,1958年7月出生于福建福州,计算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讲座教授 。
1981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赴美留学;1983年获得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至1989年担任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研究助理;1989年至1991年担任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研究助理;1991年至1995年担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助理教授;1995年进入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工作,历任副教授、教授;2003年至2010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主任;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资助;2009年受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创办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2年3月,任浙江大学物理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凝聚态物性理论和相关的计算物理研究。和合作者一道,预言相分离是强关联系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并为实验所验证;发现了量子相变与量子纠缠之间的定量关系,从量子信息角度给出以纠缠刻画量子相变新方法;研究了光诱导激发对纳米体系尺寸和空间构型的依赖性,得到的理论结果为实验所验证,并进一步推动了实验工作。2003年因在“发展和应用量子多体问题的计算方法”方面的贡献成为美国物理学会Fellow。
阮勇斌(2021年当选)
阮勇斌,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四川梓潼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6月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1985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1991年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1991年9月开始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任博士后;1993年9月任美国犹他大学助理教授;1996年9月至2005年12月任教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任教期间分别晋升为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2006年1月任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2013年任美国密歇根大学讲席教授;2019年7月加入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任求是讲席教授; 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辛几何和数学物理等领域研究,在Gromov-Witten 不变量与量子上同调、Chen-Ruan 上同调、FJRW 理论及其应用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徐世烺院士(2021年当选)
徐世烺,1953年出生 ,商洛市柞水县凤凰镇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高性能建筑结构与材料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1977年8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 1979年开始师从赵国藩攻读硕士学位;1982年毕业后在大连工学院留校任教;1983年晋升讲师;1984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90年晋升副教授;1992年3月赴英国威尔斯大学卡迪夫分校做高级访问学者和访问教授;1992年10月转赴德国作洪堡基金博士后研究员,接着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结构材料研究所担任研究工程师和客座教授;2004年2月底全职归国;2005年至2009年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2009年调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2010年创建了浙江大学高性能建筑结构与材料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2009年起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国际上建立了以“双K断裂理论”为核心的断裂力学理论,形成了从基本准则、理论框架到国际标准以及方法学的系统工具和方法,以此为理论基础研发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自2014年起连续7年被Elsevier列入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76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