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晋明帝年间,南康公主正在屋内梳妆打扮,一个小丫鬟进门之后便在公主的耳边说了些什么,随即公主便发了火,抢过侍卫的佩刀就冲进了别院。
别院里住的是驸马刚刚接回家来的小妾,公主本想一刀结果了她,但是当她透过门缝往里看了一眼后,就把手里的刀给扔了。
随后这位公主便返回了自己的房间,把自己的妆容整理好之后才去见了那个小妾。
外边的丫鬟和侍从都看傻了,自家的公主怎么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那位坐在屋子里的小妾究竟是什么人?
最强驸马爷自古以来,驸马爷这个位置就是高官看不上,百姓摸不着,别看有些故事里总有一些穷书生被公主倒追的戏码,真正下嫁给平民的公主又有几个?
再漂亮的公主,也是皇帝的政治公主,只不过是价码不同罢了。
百姓见不着的公主,却被高官们嫌弃,因为当了驸马之后就会有诸多限制。不光是仕途受限,在日常生活中也很不自在。
驸马爷的朋友肯定都是些富贵人家,他们这些人少说也得是三妻四妾,但是驸马却只能有公主一人,这肯定会让驸马爷心里不平衡,但是他又不可能藐视皇权。
既然娶了皇家女子,就不能再娶别家的了,不然就是藐视皇权,这可是大罪。
虽然不懂这是为什么,但是最终解释权归皇家所有,到底犯不犯罪,还得是公主说了算。但是一般来说,没有一位公主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驸马,一些特殊情况例外。
开头提到的那位公主是南康公主,她的大名为司马兴男,是东晋晋明帝司马绍的嫡长女,而她的丈夫则是著名的桓温将军。
这个桓温可是一位狠人,他的祖上是与司马氏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桓范,就是当初差点被曹爽兄弟气死的那位“智囊”。
桓范被杀之后,桓氏一族一蹶不振,在西晋时期基本没有露面,但是在东晋时期,桓氏再次进入上层社会,成为当时最有势力的八个家族之一。
桓温的父亲名叫桓彝,是东晋的一位将军,因为他曾与晋明帝共同谋划陷害王敦,因此成了晋明帝的近臣,桓氏因此崛起。
桓温刚出生还没有满月的时候,当时的名士温峤就来拜访桓彝,碰巧看到了襁褓中的孩子。这个温峤略懂一些玄术,他看了这个孩子一眼,便认为他将来必然能成大器。
桓彝非常高兴,两人一合计,反正这孩子也还没有取名,索性就借用温峤一个“温”字,取名“桓温”吧!
桓温十五岁那年,桓彝接到了一个平定叛乱的任务。
本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战斗,谁料当地的官员江播也参与了谋反。桓彝的情报被他泄露给了敌军将领韩晃,导致桓彝大败,被敌军生擒之后斩杀。
桓温听闻此事后十分愤怒,在枕头上哭出了血泪,他发誓一定会为父报仇。
桓温的发誓并不是在心中暗暗发誓,他是当着天下人的面在发誓。
由于江播后来又投降了朝廷,还帮助朝廷杀了韩晃而得以无罪释放,因此他还在原来的地方当官。
桓温发誓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他的耳朵里,因此他每天都睡不好觉,生怕桓温从哪里出来把他杀了。
他在这样的恐惧中过了三年,最终还是被吓死了。江播的三个儿子担心桓温会趁着葬礼来捣乱,于是他们三人日夜不离地守在棺材边上,还随身带了武器。
等了几天之后,他们并没有发现桓温的身影,就当他们以为桓温不敢来的时候,桓温假扮成来烧纸的人混进了江家。
桓温悄悄靠近他们兄弟三人,趁着他们三人不注意,拔出来一刀结果了老三,老大江彪和老二都被吓了一跳。
此时的江彪身上带着武器,他拔出刀来拦住桓温,让老二赶紧去拿刀。
江彪本以为自己能拖延桓温一会儿,但实际上他根本不是桓温的对手,几招下来便被桓温杀了。
随后桓温又去追杀老二,最终江氏后人被桓温杀了个干净。桓温成功为父报仇,当时的人都称其为盖世英雄。
这样的英雄自然需要一位同样厉害的妻子,于是晋明帝便将自己的大女儿司马兴男嫁给了他。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这位公主指定不是一般的江南女子。
谁看了不迷糊?在《世说新语·贤媛》中的第二十一篇,记载了桓温与南康公主的一个故事,这件事发生在公元347年之后。
两年前,晋明帝让自己这位女婿接管了荆州,众所周知,占据了荆州后的第一步,便是向西进军攻占益州。
桓温在荆州养了两年兵,随后便带兵向蜀地进发。
当时的蜀地是成汉政权的地盘,不过桓温可不管是谁在这里,他就是要收复蜀地。
成汉政权只是一个小势力,抵挡不住桓温的进攻,最终成汉皇帝李势一家被活捉,随后桓温便带着被五花大绑的李势前往了都城,他打算将李氏一家人献给晋明帝。
但是有一个人桓温没有带上,此人便是李势的妹妹。因为这个女子长得实在是漂亮,桓温也动了凡心,将李势的妹妹藏在了自己的别院里。
谁知这个消息却被手下的人泄露给了司马兴男,这位长公主觉得很没面子,抢了侍卫一把刀,带上身边所有的侍女,一下子冲进了别院。
其实李势的妹妹早就听到了动静,但是她也没有办法,只能是坐在屋里用梳头发来缓解焦虑。南康公主来到门前看了一眼,顿时觉得有些挫败感。
她没想到桓温找来的这个小妾居然这么好看,连她自己都自愧不如。
南康公主返回自己的屋子,又精心打扮了一会,还是觉得比不上人家。
最终南康公主也和自己和解了,她来到别院小屋,正式与这位妹妹见了面。
李势的妹妹不知道这位姐姐经历了什么,怎么突然这么老实了?
为了避免以后发生矛盾,她觉得还是把话说开了好。于是她将自己刚才看到的告诉了南康公主,并说了一些大义凛然的话。
李势的妹妹说:“我已是国破家亡之人,本来就不应该活着,如果姐姐想杀了我,那就快点动手吧!我求之不得。”
但是南康公主觉得有些惭愧,于是她笑呵呵地说:“妹妹这么漂亮,我看了都觉得惹人怜爱,更何况那个桓温?我可不是真想杀你,适才相戏耳。”
随后南康公主也就释怀了,这个女子她看了都觉得漂亮,更别说桓温了,于是南康公主正式接纳了这位妹妹。
等到桓温从都城返回荆州时,南康公主已经和李势的妹妹成为好闺蜜了,这让桓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衍生出了一个成语“我见犹怜”。这个故事的出处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贤媛》中。
但是《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并不全,只有前半段,而南康公主与李势妹妹这个故事的全文在南梁作者刘孝写的《妒记》中,原文是:“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