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多年,她终于翻身了

阎象爱八卦 2025-03-08 03:30:35

最近刷视频,无意看到一个视频底下对“00后演妈”的讨论。

00后小花刘浩存在新电影《想飞的女孩》突破舒适圈角色类型,饰演单亲妈妈——一个全新挑战获得认可。

25岁的年纪选择走实力派路线,挑战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新角色,演技爆发力引起关注。

青年演员的突破舒适圈挑战引领新风向,关于“扮嫩”“扮老”的话题引起激烈讨论。

二十几岁的年纪演妈不足为奇,不过近年来频繁的“扮嫩”舆论风波此起彼伏,偶尔看到“扮老”的年轻演员敢于挑战,难免忍不住好奇驻足一探实力如何。

作为造梦工厂,娱乐圈每年涌入一批又一批新人,优胜劣汰的生存规则给新人演员带来希望的同时,也抢夺一部分人的资源。

抓住资源,一夜爆火是新人出人头地的最佳捷径。

而机遇可遇不可求,有人能一步登天,有人一辈子也无法站在高台。

但逐梦本就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偶像剧题材的主流独特性以及易爆特性,处在“流量池”中部,进入中部区域,被看见的可能性更大。

“流量为王”一度挑起爆款热剧热潮,流量小花小生前仆后继,一夜爆红成为当红新晋顶流。

因此新人挤破脑袋争夺一席之地,都想在最好年华在娱乐圈闯出名堂,为今后的演艺生涯铺一条星光大道。

只可惜易成名的赛道竞争力强,机遇与挑战的双重考验成了一道难以跨越关卡。

偶尔有幸运儿脱颖而出,侥幸走进大众视野,实现所谓的一夜成名。

不论成功或失败,第一道难关后面是无数个考验关卡。

就算成名,伴随着知名度高,资源源源不断,成长速度跟不上,实力配不上资源,未来能否稳坐高咖位置不得而知。

本着出名趁早的追逐,“内卷”的浪潮一浪比一浪高,毕竟早点出圈,未来有更多选择。

偶像剧题材的主流主导曾出现一项判断标准:颜值审美。

符合大众审美的颜值,将是一项关键加分项,成了决定是否选择继续追剧的初印象判断。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靠着题材的优势加上演员本身的出众外形,不少新人演员赶上好时机,通过一两部剧就“被看见了”。

近年来审美疲劳和专业实力的关注改变了这一现象。

中高龄演员群体面临岁月流逝下,容貌变化陷入失去大显身手机会的困境。

年轻演员的“花瓶”蒙混过关暴露劣势,专业实力未经经验积累显得稚嫩,撑不起角色而遭受质疑审判。

不同年龄层演员面临不一样的困境。

这些问题的普遍性让受众表示强烈不满,成为导致影视行业关注度逐年缩小的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中年女演员题材被边缘化,机会不足,那么只能“向前”靠拢,于是出现“丫头教”横行的局面。

《转角之恋》明道和蒋雯丽的“夕阳版”偶像剧,因年龄与题材的视觉违和引发观众出戏,年龄不符导致积压6年的作品被推上舆论浪尖,蒋雯丽的“少女”被辣眼、油腻的吐槽淹没。

70多岁刘晓庆在《冰雪狙击2》再度扮演的“少女”张丹青,跟差不多小一轮演员搭档情侣戏引发热议。

观众陷入演员年龄与角色不符的探讨,刘晓庆刻意扮嫩争议引发全网抨击,骂声一片。

后来,随着深入刘晓庆现实生活个性认识,“少女”心,自律强度以及为人处世心态展现个人魅力俘获好感。

再加上在七十多的高龄还游刃有余爬雪山,驾战马,枪林弹雨中与反派激战对抗,精力充沛,不输年轻人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扭转口碑。

七十多岁还在岗位上活跃的奋斗精神更是激励不少人。

越来越高的严格审美要求,导致资源在不同年龄群体分配不均。

高颜值年轻态的高呼声被推到一定高度,零容忍瑕疵的挑剔加剧容貌焦虑。

中年演员力求打破现实困境,迎合大众审美标准,包装出无可挑剔的明星光环,动用黑科技实现“冻龄”。

当中老年群体铆足了劲进行科技手段调整外形跟年轻群体进行竞争的时候,一批人悄悄闯出新赛道。

然而用力过猛的外部重塑反而适得其反,好的演技在不自然的面部管理失去天然的影响力。

当年龄优势不再是“闯关”的必备武器,预示着转型时期悄然而至,磨亮“演技”这把刀才是制胜关键。

尽量两年“流量为王”失去威力,“内容为王”重新回归正轨,意味着演员只要真本事过硬,未来可选项更充足。

换言之,单单靠美丽的“花瓶”,淘汰将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全能型演员的未来风向指引,部分年轻演员开始觉醒,瞄准具有挑战难度的角色经验,以此来丰富自身实力。

青年演员的觉悟远不是最近才开始,一些年轻小花已经靠出彩表演赢得喝彩。

王莎莎29岁在《山海情》扮演的秀儿,只是一个小配角,然而出场却令人忘不掉。

纯朴的穿着和地道的口音,怀抱一个孩子,地地道道的本地人模样,让人忘记《武林外传》的莫小贝。

23岁宋祖儿在《乔家大院》扮演的乔四美一角,从少年时期步入婚姻,最后离婚成为单亲妈妈。

一样是少女演单亲妈妈,刘浩存演绎一位母亲无助的破碎感。

挺着大肚子,头发乱糟糟,眼中含泪,眼睛通红,委屈得满脸不可置信。

抱着孩子流落街头,四处敲门询问,无人应声,怀里的孩子的哭声敲打泪腺,涌上来的情绪催泪落地。

宋祖儿“少女母亲”更多是角色转变的惊慌以及渐渐适应为人母的成熟。

宋祖儿胶原蛋白满满的少女脸庞,无法想象驾驭单亲妈妈角色不会违和。

直到看到宋祖儿对肚子里孩子不动的情况,眉头紧锁担忧,惊慌失措害怕的表情管理,层次感的表现演活了“妈妈”这个角色。

投入“母亲”身份的情绪泪点把控恰到好处,不光眼中有为人父母的怜爱担忧,更演绎出成年人的无助、破防。

既有少女还不够成熟的一面,也有努力融入母亲的大人模样。

少女的脸庞在强大的演技爆发面前失去稚嫩,突然之间长大的融入角色本身演活了角色,神情言语之间的情感充沛,情绪张力足,一击即中代入共鸣。

比起一张没有瑕疵的脸庞具有吸引力,她们留下的印象深刻表演挥之不去。

此外,曾经偶像男团成员之一易烊千玺和王俊凯所挑选的挑战也不随大流,另辟蹊径。

易烊千玺转型演员以来,扮演的角色每一次都出乎意料,跟苦难无关的似乎都不能入选考虑范围。

《小小的我》中“毁容式”演技塑造刘春和,完全抛开“易烊千玺”的偶像光环。

肢体语言将患有脑瘫的刘春和演绎得立体形象,小人物惯常特征塑造可谓深入透彻。

王俊凯也打破偶像光鲜亮丽,《野孩子》中的马亮,半大的孩子已在生活磨炼出大人意志,本没有伞却用自己的身体为另外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撑起了伞。

这些青年演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打破外在的鲜亮,融入另外一个与现实毫无交集的角色世界。

不在乎角色大小,不在乎人设是否具有展现美丽自信的一面,只为讲好一个人的故事,将共鸣感染每一个观剧者。

正是这份“不同”的尝试突破,确实让他们在同龄演员中获得被看到了机会,所付出的努力得到认可,赢得好评掌声。

在同龄人还在舒适区混出镜频率的时候,觉醒已经让他们在职业生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造梦工厂应该追寻人本身的独特美,而非“驻颜实验室”的统一审美。

反观部分中年演员,不愿意正视年龄已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事实,依然沉浸在过往的岁月,对挑选剧本角色提出特定要求。

金沙曾在真人秀综艺《爱的修学旅行》爆料曾有人找过她演绎母亲一角,但是最后被她婉拒了,原因不敢面对年龄问题。

林心如也曾在综艺《亲爱的客栈》坦言,如果演女主的妈妈,那么将会拒绝。

虽然她们都曾是娱乐圈的知名人物,但进入中年年龄段后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其中缘由可想而知。

时代风向的变化着重关注内在表达,而非外力着手,虚有其表。

成熟女演员迫于现实现状就该进行新调整,把握机会进入转型,重新抓取可以利用的资源,提升上升空间。

如今“逆龄”风吹起一阵排斥热潮,肉眼可见的科技手段惨遭大众抵制。

小生小花的流量咖位渐渐失去影响力,巨制制作翻车一部又一部,面临内容创新枯竭,演员也迎来号召力减退。

抛开原地不动,进行创新,提升进步已成刻不容缓的未来发展必然趋势。

0 阅读:6

阎象爱八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