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鸟敏夫:患有狂躁症的外交官,世界上所有人类都源自日本人种!

浅浅地看下历史吧 2025-03-16 03:35:46

白鸟敏夫是日本二战时期的一名外交官,于1887年6月8日出生在千叶县长生郡茂原町,毕业于东京日本中学、第一高等学校、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经济学科后,成功考取文官考试及外交领事官考试。

第二年,即1914年,白鸟敏夫进入外务省任职。

与他同时代的人包括岩手义雄、加藤殿松、栗山茂和谷昌之。

一、应对满洲事变

白鸟敏夫随后担任驻沈阳和香港的助理领事官员,并于1916年至1920年间在日本驻华盛顿特区大使馆工作。

1920年,外务省情报部成立,白鸟敏夫入职,在松冈洋介、广田弘毅等历任部长手下任职。

他还曾担任华盛顿会议成员。之后,成为情报部第二科科长。

白鸟敏夫被普遍认为是外务省中英语水平最高的人,而且也是一名熟练的官僚,受到币原喜十郎和吉田茂等官员的称赞,甚至被视为币原外交运动的宠臣。

1930年,白鸟敏夫出任情报部部长,但随着一年后满洲事变爆发。

白鸟敏夫是第一批支持该事件的人之一,并在外交政策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以对抗国际联盟的批评。

当秘书长埃里克·德拉蒙德秘密地向日方提出私人调解建议时,白鸟敏夫却单方面公开表示,拒绝任何国联调解。

德拉蒙德对此表示不满,国际联盟驻日本使团陷入困境。

白鸟最初对满洲独立持负面看法,因为这不可能获得大国的同意。但满洲事变后,他开始转变想法。

据悉,白鸟的转变源于他因工作而经常与军方接触,因为他性格腼腆,试图通过同情军方反英、反美、反对国际合作的思想来赢得他们的好感。

但后来,白鸟逐渐意识到,这是他自己本性的一部分。

二、担任驻瑞典公使

12月,第二次若槻内阁因事变后的混乱而垮台,犬养内阁成立。此时,白鸟被选为外务省代表。

白鸟主张在外务省内设立类似陆军参谋本部的“审查部”,负责审议外交政策,并得到了一些年轻官僚的支持。

此时,在一些重大外交问题上,白鸟常常会自行采取行动或接受外交部以外的指示,乐于向外国记者发表耸人听闻,且具有误导性的声明,并且还常常单方面公布并错误地总结秘密外交会议的内容。

白鸟常常对美国发表一些挑衅性的发言,并与军方合作,推行针对英美的强硬外交,包括退出国际联盟,并努力操纵舆论朝这个方向发展。

此外,白鸟敏夫对与他持不同观点的同事、上司和政客,常常会极具攻击性,这导致他与很多同僚关系变得很紧张。

1933年6月,白鸟敏夫任驻斯德哥尔摩驻瑞典公使。

有理论认为,白鸟敏夫与驻德国武官大岛宏合作,在1936年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但尚无确凿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不过,白鸟敏夫本人确实是支持反共产国际协定本身的,但他是从制衡英美的角度来考虑。

白鸟敏夫虽然不太重视与英美的冲突,但对苏联却极为警惕,坚持“清算”对苏关系,即带着对苏战争的意图进行谈判。

白鸟敏夫始终对自己在斯德哥尔摩的职位感到厌恶,因为斯德哥尔摩远离外务省中央政府和欧洲政坛。

他多次要求返回日本,但外务省以没有路费为由拒绝了。白鸟敏夫坚持要自费回日本。

1936年11月,白鸟敏夫终于接到了回国的正式命令。

12月下旬回国后,他被安排在一个次要职位上大约两年。

三、思想逐渐激进,操控日本外交政策

这一时期,白鸟敏夫在舆论界非常活跃,发表了多种散文。

他声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日本与中国之间意识形态冲突的结果,因为中国希望依赖西方,而日本忽视了向中国传达其真实意图的责任。

白鸟敏夫还宣扬日本神道教是一种“宇宙宗教”,可以称为“天皇崇拜”。

随着白鸟敏夫的个人思想变得越来越激进,就连与他关系比较好的近卫文麿也开始表示担忧,称他“变得妄想症”。

9月22日,白鸟敏夫被任命为驻意大利大使,之后参与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的谈判。

在被派往意大利之前,白鸟敏夫曾对反对日美同盟的叔叔石井菊次郎发表过如下言论:“我叔叔的外交政策已经过时了。”

然而,当时三国同盟条约的反对者众多,很多日本高层都明确表态反对。

而德国这边却希望与日本,建立不受任何限制的全面同盟。

而白鸟和驻德大使大岛虽然是日本官员,但在这一问题上,完全成为德国的代言人。

白鸟赞同日本要与德国和意大利建立不受任何限制的全面同盟,同时要求日本应该优先满足德国和意大利的要求,而不是实现自己的目标。

当三国同盟谈判陷入僵局时,白鸟敏夫多次要求回到日本,以此向日本政府施加压力。

海军大臣米内对此很不满意地表示:“政府的威信何在?不听从政府命令的大使就应该被迫辞职”。

但旋即,米内大臣又悲叹于当前的政治形势,完全不好去解职白鸟和大岛。

之后,日本五外长会议,通过了一项决定,表示可以同德国和意大利同盟,但必须附加

“无法立即提供有效军事援助”的条款。

同时,还表示如果白鸟和大岛不肯遵守的话,将会把他召回日本。

这个条款说白了,就是当德意与英美开战时,日本原则上予以支持,但短期内难以参战。这是一个比较模棱两可的方案,遭到了内部以坂垣征四郎和东条英机为代表陆军派的强烈不满。

但这一项决议,却得到了昭和天皇的认可,故而还是通过了。

然而,白鸟敏夫那边,在接到命令后,却对此做出了另类的解读,认为这个条款的意思是:“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向英国和法国宣战,日本也将向英国和法国宣战。”

昭和天皇对白鸟敏夫的这种另类解读感到非常非常愤怒,认为这侵犯了天皇的特权。

此时,海军大臣米内主张召回白鸟和大岛,但首相平沼喜一郎却表示,召回是徒劳的。

此时,外务大臣有吉还向美国大使格鲁抱怨说,白鸟敏夫正在操纵日本的外交政策。

此后,五外长会议决定不向白鸟和大岛发出任何指示,导致德意日三国同盟谈判陷入停滞。

1939年4月20日,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因对谈判的拖延感到沮丧,发表威胁性声明,称:“如果与日本缔结同盟太困难的话,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与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

当时,大岛认为这只是德国虚张声势,但白鸟却认为这是全面的警告。

日本政府最终没有听取白鸟的意见, 结果《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便火速在8月份签署上。

由此,德意日三国同盟谈判暂时中止。

但从此时起,白鸟不再满足日、德、意三国同盟,想要把苏联也拉进来,做出了一个“由日、德、意、苏四国组成的欧亚集团”设想。

由于三国同盟条约的中止,日本平沼内阁在不久后集体辞职。

元老西园寺公持表示,下届内阁的任务是“进行彻底清理”“召回大岛和白鸟也是可以的”。

故而,不久后新任外务大臣野村吉三郎先后召回白鸟和大岛,并调改革派栗原出任驻瑞士大使。

四、世界上所有人类都源自日本人种

白鸟奉命于9月2日回国,此后他还为德国辩护,说:“我们国家似乎对《德苏互不侵犯条约》有很多愤慨,我们认为这是德国对日本的背叛,但实际上,就此指责德国是不公平的。”

“如果你了解细节的话,就会发现德国有些方面是我们应该同情,而日本则有一些方面应该受到指责。”

在日本,白鸟因谈判管理不善而受到批评,但他坚称自己已提前警告过德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并积极开展演讲和写作。

他还认为布尔什维克已经成为一个潜在的盟友,扭转了他早先激烈的反共立场。

这一举动甚至招致了很多反共人士的批评。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白鸟就认为德国占有优势,并在演讲中表达了这种乐观的看法。

二战初期,随着德国的快速发展,白鸟宣称“新秩序”即将到来,极力主张与德国结盟,并对“日本高层”提出批评。

1940年7月,米内内阁垮台,第二次近卫内阁成立。

米内内阁末期,有传闻称近卫将出任首相,白鸟将出任外务大臣,而要求白鸟出任外务大臣的声音也很多。

然而,天皇反对任命白鸟为外务大臣,因此曾是白鸟上司的松冈被任命为外务大臣。

松冈虽然曾经是白鸟的上司,但两人的关系实际很差。

所以,当近卫文麿和陆军要求任命白鸟为副大臣的时候,但松冈却坚持任命大桥忠和为副大臣,并给予白鸟外务省顾问的职位。

接下来,白鸟发表了很多带有犹太阴谋论色彩的言论,声称:“英国参战是犹太资本家的错,英国也必须与犹太人控制的美国作战,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就是要把美国拖入战争。”

此时,文化友好组织“意大利之友协会”成为外交部下属组织,白鸟担任会长。

1941年4月,白鸟辞去顾问职务,接受狂躁症治疗,并在医院休养了一年。

之后,在1942年4月的大选中,他作为家乡千叶县第三区的天皇统治辅助政制委员会推荐的候选人参加竞选。

他在四名候选人中排名第三,当选为众议院议员。

白鸟被描述为“右翼阵营的领导人之一”,并于5月被推荐负责天皇统治援助协会的总务。

意大利投降后,意大利之友协会更名为盟军同志协会,白鸟通过这个组织积极进行公开演讲。

然而,他的言论被嘲笑为“一个狂妄自大的精神病患”。

白鸟敏夫还加强了对东条内阁的批评,并于1943年追随鸠山一郎和中野清吾的脚步,退出了天皇统治支援协会。

1944年,白鸟敏夫宣布这场战争是“对邪神耶和华天照大神的叛乱”,是“崇拜耶和华的犹太人和共济会成员”的叛国行为。

他还宣称:“世界上所有人类都源自日本人种,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和宗教都起源于日本。”

同年,外务省年轻官僚中爆发了反对外务大臣重光葵和大东亚共荣圈担当的运动,而白鸟敏夫则是这场运动的煽动者之一。

五、成为甲级战犯和死亡

太平洋战争结束后, 1945年11月19日,盟军最高司令官总部命令日本政府逮捕白鸟敏夫等人,作为甲级战犯,将他们囚禁于巢鸭监狱。

白鸟敏夫在前往巢鸭监狱汇报的途中,拜访了外务省外相吉田茂,并写下了对修宪的意见。

它建议天皇皈依基督教,让日本人民基督教化,并致力于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民主化。

1946年,白鸟放弃了二级旭日大绶带勋章,理由是深感责任重大,且对当前处境感到担忧。

虽然白鸟敏夫出现在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但是喉癌使他的身体严重衰弱。

庭审中,有人指出白鸟的积极舆论活动是在煽动战争 。

在审判的后半段,白鸟大部分时间都缺席,并被判处终身监禁。

但六个月后,白鸟敏夫于1949年6月去世,享年61岁。

1978年10月17日,在日本靖国神社的入社典礼上,白鸟敏夫被追授为昭和殉教者。

当时,昭和天皇向宗师富田智彦表达了,对白鸟敏夫进入靖国神社供奉的不满,称:“甲级神社供奉了松冈和白鸟”“从那以后我就没再去参拜过,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战前,白鸟敏夫曾批评昭和天皇,称“天皇是和平主义者,是因为受到元老(西园寺公望)和内务大臣(牧野伸昭)的影响”。

然而,在战后出庭前写的一封信中,白鸟敏夫却对昭和天皇给予了好评,称他“生来就热爱和平”。

在被派往意大利之前,白鸟敏夫主张向北扩张,声称“南方不过是一片巨大的草原”。

然而,回到意大利后,他却改变了立场,成为向南扩张的倡导者。称:“海洋和山脉的资源是帝国的生命线,日本应该向南方转移。”

1 阅读:49